在我国国民经济分类体系中,第二产业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至于我们熟知的工业,一般将第二产业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又包括制造业、采矿和能源三大类。
从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来看,第二产业(下称二产)在全国的分布,有何规律?今日的数据,一起来了解下。
除了6座数据缺失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外,其余331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可以分为以下五类:<1千亿、1千亿~2千亿、2千亿~5千亿、5千亿~1万亿、1万亿以上。
从数量看,2022年度,4座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了1万亿,分别是深圳12405亿、重庆11693亿、苏州11521亿和上海11458亿。
不曾想到,曾经工业产值长期全国第一的上海,在工业+建筑业的指标中,居然落后于深圳、重庆和苏州。
在图表中,我们引入了GDP规模,数据表明:二产增加值达到5千亿以上的城市,除了前述的4城外,其余也全部都是GDP达到万亿规模的。
很多人会认为宁波、无锡和佛山的制造业极其发达。但数据表明,以商业闻名的广州,在二产增加值这个领域,2022年仍然领先于前述三座城市。
还有41座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了2千亿但低于5千亿,GDP达到万亿规模的济南、合肥、福州和西安,分布在此区间。
淮安、芜湖、淄博等GDP规模在2千亿~5千亿区间的城市,二产增加值居然也分布在2千亿~5千亿区间。
77座地市的二产增加值分布在1千亿~2千亿区间,包括GDP达到5千亿的哈尔滨和南宁,其余均为GDP在2千亿~5千亿区间的城市。
其余的193座地市,二产增加值均低于1千亿,包括工业城市焦作、十堰、玉林、黄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