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税近 4.8 亿!“硬刚”的博汇股份“服软”!对企业有什么启示?
博汇股份停产“硬刚”税务局的事件,迎来了大结局。在展开具体事项的讨论前,我们先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事件的脉络:
1、2023 年 6 月底,税务部门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 2023 年第 11 号文件,明确:自 2023 年 6 月 30 日起,对“重芳烃”按照石脑油 1.52 元/升征收消费税。
2、2023 年 7 月,博汇股份反应迅速,发布公告,声称对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生产的产品由原来的“重芳烃”变为“重芳烃衍生品”,试图借此规避缴纳消费税。
3、2023 年 11 月,税务部门向博汇股份下达风险提示,认为博汇股份的“重芳烃衍生品”应按照“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存在未足额缴纳消费税的风险。博汇股份根据风险提示单向税务机关反馈提交产品鉴定报告及检测报告,并表示公司生产的重芳烃衍生品,无需缴纳消费税。
4、2024 年 3 月,税务部门向博汇股份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博汇股份“重芳烃衍生品”按“重芳烃”缴纳消费税。博汇股份发布公告,表示若按通知书缴税,对 2023 年年度利润及 2024 年一季度的利润影响分别约为 3 亿元和 2 亿元。同时,进一步表示了对此事存在较大争议,继续与税务机关保持积极沟通。
5、2024 年 6 月,博汇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停工停产。外界一时哗然,认为公司是在用停工停产来“硬刚”税务局。同月,税务部门发布相关通报,表示将加强与企业沟通,继续争取企业配合,深入做好政策辅导。
6、2024 年 8 月,宁波市镇海区税务局发布通告,显示:经多次政策宣讲和沟通,博汇股份已自主申报了 2023 年 7 月以来的相关税费。同时,博汇股份发布的相关公告,表示:公司已对照现行税收政策,申报消费税及附加税费,共计 4.79 亿余元,将尽快安排缴纳税费款。同时,正在积极准备,争取 8 月底前复工复产。
至此,事件迎来了最终结局,格外引人侧目的税企博弈,最终以企业依法补缴税费款、复工复产作为终结。
为什么博汇股份最终会补税呢?又为什么只有补税,却没有滞纳金呢?如果博汇股份不补税,会有什么结果?这个事情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又有什么启示呢?接下来,我们就上述大家关注比较多的几个问题,聊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博汇股份,为何最终会补税?
从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博汇股份是进行了一系列相当“严谨”的“升级”操作的,大致情况梳理如下:博汇股份在得知对“重芳烃”征收消费税的政策后,迅速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并声称生产的产品变为“重芳烃衍生品”,试图规避缴纳消费税。公司不仅发布公告表明产品的变化,还向税务机关提交了产品鉴定报告及检测报告,以支持其“重芳烃衍生品无需缴纳消费税”的说法。整个操作过程看似“行云流水”“面面俱到”,仿佛有“高人指点”一般。然而,这一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被“破局”了。
从博汇股份最终补税的结局,我们可以合理推断:税务部门并未认可公司对于“重芳烃衍生品”的说辞,且掌握了证明材料,来证明所谓的“重芳烃衍生品”本质上仍属于应缴纳消费税的“重芳烃”范畴。税务部门在进行税收征管时,有着严格的标准和专业的判断能力。对于企业的产品性质认定,会依据多方面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化学成分、生产工艺、用途等。博汇股份的“重芳烃衍生品”可能在这些关键方面与真正意义上无需缴纳消费税的产品存在差异,从而被税务部门认定为应缴纳消费税。此外,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也会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和法规,以确保税收政策的准确执行。如果企业试图通过改变产品名称或进行表面上的改造来规避税收,很可能会被税务部门识破并要求补缴税款。
博汇股份“补税近 4.8 亿”事件对企业有以下启示:
1. 税收筹划需合法合规:
- 摒弃侥幸心理:在依法治税以及税收监管不断趋严的大背景下,企业不要试图通过一些看似“巧妙”但不合法的手段去规避税收。博汇股份试图将“重芳烃”升级为“重芳烃衍生品”来规避消费税,最终被税务部门认定需补缴税款,这表明税务机关对于企业的税收行为有着严格的监管和认定标准。企业应认识到,税收筹划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 深入研究税法: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必须对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对于一些存在模糊地带的政策,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理解或片面解读就进行操作,而应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确保自己的理解和操作符合税法的要求。
2. 准确理解和把握税收政策:
- 关注政策变化:税收政策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应保持对税收政策的敏感性,及时关注政策的更新和调整。博汇股份事件中,2023 年 6 月底税务部门发布了对“重芳烃”征收消费税的政策,企业如果能及时关注并正确理解这一政策变化,就能更好地应对税收风险。
- 正确适用政策: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或进行税务处理时,要确保自己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通常需要企业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留存相关资料备查。企业不能仅仅因为进行了备案或留存了资料,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政策优惠,而应确保自身的经营行为和财务状况真正符合政策要求。
3. 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
- 争议处理:当企业与税务部门在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争议时,应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争取达成共识。如果无法与当地税务部门达成一致,可以向上一级税务机关反映,寻求更权威的解释和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因争议导致的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 日常沟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了解税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和政策导向,以便更好地遵守税法。同时,良好的沟通关系也有助于企业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4. 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税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税务申报情况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税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 定期进行税务审计:企业应定期进行税务审计,对自己的税务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通过税务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降低税务风险。
5. 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
- 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企业的基本义务,也是企业维护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积极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税收问题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 妥善处理危机:当企业面临税务危机或其他经营危机时,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进行处理。博汇股份停产“硬刚”税务局的行为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对企业的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在处理危机时,应保持冷静,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