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三传”里看到的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最常见的往来就是结盟和征战。
三传里关于“经”的部分,就是《春秋》原本的内容,“传”的部分是对“经”的解读。而关于“经”的部分三传的记录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左传》对“经”的记录要多于《公羊传》和《穀梁传》。
鲁隐公元年秋天,三传都记载了同一件事,鲁国和宋国结盟。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宋,诸侯国国名,子姓之国,国君爵位公爵。西周初年,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后,周公旦把商族旧都及周边地区分封给微子,表示不绝商的宗祀,这就是宋国,都于商丘。微子启就是宋国第一代封君。
这次结盟《左传》解释得稍详细。交待了鲁宋结盟的前情“惠公之季年,败宋师于黄(河南民权东)。”鲁惠公晚年在黄这个地方打败了宋国。
鲁隐公继位之后没有接着再打,而是要求和宋讲和。
这次结盟并不是在当时符合礼的结盟。结盟双方的当事人来的都不是国君,用《穀梁传》的说法是“内卑者”和“外卑者”。内指的是鲁国,外则指别国,两国来的都是地位卑微的人。
鲁国来的既不是国君,也不是卿大夫,只是个士。宋国也一样。
从称呼上来说,鲁国的士不称“人”,诸侯国的士称“人”。比如宋国的士,就称“宋人”。
两国的结盟之地,既不在鲁也不在宋,而在宿。“宿,邑名也。”《穀梁传》认为宿是个城邑之名。也有观点认为这个“宿”指的是宿国的都城。宿国是伏羲后裔,风姓男爵之国,周初受封。春秋的时候宿国被宋国欺负,后来被宋灭国。
三传里唯有《左传》记载,“始通也”。这是鲁宋两通好的开端。
这几天正好讨论过一个问题,春秋霸主谁最可能统一天下。我个人以为历史的进程有其规律,不可能随着人的意志为导向改变节奏。春秋时期并不具备真正统一的各种条件,哪个霸主都不可能统一天下。
从上古原始社会一直到三传记载的春秋时期就没有过真正的统一天下。统一天下是综合体系的一统,而不仅仅是把所谓天下的地域归于一国一人治下就叫统一。实际上真正的统甚至可以说不在都不在秦,而在汉。因为秦虽然在疆域上、体制上、制度上、文化上都看起来是统一了,但是这种剧变对于六国来说心理上很难接受,所以秦被颠覆。一直到了汉代,经过时间的洗炼,有了接受的过程中国才在心理上真正统一。
秦统一都要奋六世之余烈,更何况是春秋时期那些短暂称霸的霸主们。统一是需要多方面准备的,不是靠打几仗屈人之兵、夺人之城就能统一。
原始部落时期只有共主,早期王朝的夏、商也只是以中原为核心将王朝范围扩大。夏和东夷就一直征战不断,夏也曾失祚,后来少康复国。从出土的甲骨刻辞看,殷商时有许多的方国。这些方国和商并不是完全从属的关系,有商一代也是四方征战不断。
到了西周,以宗法制为核心而封土建邦,最大的弊病就是封建制的施行会让周王朝自己一步步衰落,而邦国的势力却越来越大,后来到春秋时期,周王室名存实亡,类似于平王卿士的小霸郑国都能代掌国政,更别提后来真正称霸的“春秋五霸”。
但是有称霸的能力不代表就能统一。统一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心理,太过超前。统一的话,首先就要灭了周王室,这在春秋时期是不可以想象的事,必然会被视为众矢之的,会死得很快。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亲亲恩上的思想非常明确。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靠的就是尊王攘夷,因此诸侯才会甘心驱从。当时诸侯国多如牛毛,如果齐桓公跳出来说要取而代之,那么天下诸侯国立刻就会群起而攻之。或者齐桓公想要取代周王室,不管天下同不同意,诸姬姓国都不会同意。
春秋时期的土壤并不适合培养一统天下的成果。
三传里单有《左传》在这一段还提到了“纪国”,这是一个姜姓的诸侯国,故城在山东寿光南,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作“己”。纪国辖地应该很大,寿光、莱阳、烟台都有纪国青铜器出土,是东方大国。《左传》记录了隐公元年八月,“纪人伐夷”。夷国是妘姓诸侯国,太古八姓之一,故城在山东即墨西壮武故城。
沅汰,《沅汰博物馆》主编,历史作家主要作品:《博物馆里的汉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
《高澄传》、《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龙凤传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