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实力全球瞩目,凭借众多航母群,常年于海上占据强势地位。
货轮在海上遇见美国航母时,通常会迅速避开,以免产生误解或冲突,确保航行安全,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麻烦。
近日,网上热议美国航母与货轮相撞事件,此事故极为罕见,因而引起广泛关注。
美海军对“杜鲁门”号受损报告极为保密,似有隐瞒之意。但随着关注者增多,该航母的伤情信息仍被逐步揭露。
公布照片显示,“杜鲁门”号舰体被撞破大口。美海军将承担巨额维修费,且可能波及全球军事部署。
【事故经过】
美国时间本月12日深夜,一艘挂巴拿马国旗的货轮航行于苏伊士运河附近,船长及船员未曾预料,这一夜他们将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货轮以稳定航速在海上行驶,不料与美航母“杜鲁门”号相撞,对战舰而言,此事件实为极大耻辱。
正常航母雷达覆盖数百公里范围,“杜鲁门”号既已提前勘察到货轮,却仍与其发生碰撞。
技术层面观之,美国海军此举令人费解,鉴于美国航母性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美国航母性能虽强,为何两船临近时不提前通知货轮以防碰撞,或及时调整航线避开?
同时,“杜鲁门”号此次航行颇为费解,常规情况下,航母执行任务时,会有驱逐舰、预警舰等环绕,以形成有效保护。
即普通货轮难以接近航母,会在一定距离受警告或驱逐。然而,“杜鲁门”号航母发生事故之地,恰好在苏伊士运河。
该运河宽度有限,无法容纳多舰并行,致“杜鲁门”号失去护航。此外,夜间漆黑的海面严重降低了航行视野。
一艘普通货轮犯低级错误尚能理解,但世界顶尖的美国海军竟也在此失误,出乎许多人意料。
因此,美国海军内部体系存在显著漏洞,是其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
随着网友不断爆料,“杜鲁门”号航母受损情况公之于众。该航母受损程度究竟如何,引起广泛关注。
【“杜鲁门”伤势】
“杜鲁门”号航母与货轮相撞后,美海军立即通报,称军舰水上部分受损,但关键的核动力装置保持安全无损。
据网上流传照片显示,“杜鲁门”号近防系统下方受损严重,伤口处撕裂出一道大口子。
在复杂海面上航行,若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航母遇险风险将提升。据美国当前公布信息,航母暂无异常。
升降机一侧严重受损,图片显示外层钢板已撞毁,框架清晰可见,此损坏程度或将影响飞机正常起降。
在此情境下,飞机若贸然起飞,或将引发二次损失。且依据伤势程度,修复升降机该侧至原状,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这两处受损情况较为严重,相较于其他未公布之处,以美军当前的造船维护能力,仅修复这两处就需耗费大量精力。
美军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力求尽快修复航母,好强的美国定会竭力挽回因航母受损而受损的颜面。
同时,另一艘涉事货轮受损严重,尤其是船头部分。此外,该货轮上的停泊绳卷轴也被斩断。
与美国“杜鲁门”号航母的伤势相比,前者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对美海军而言,航母受损并非唯一困扰,后续麻烦更为严重。
【对美海军的影响】
事故发生前,“杜鲁门”号与杰森·邓纳姆号驱逐舰已完成地中海休整,正计划前往红海执行专项任务。
此次事故或打乱美军原计划,若取消红海行动,红海区域或将面临航母空缺,这对美海军将产生重大影响。
军事专家对外记者称,“杜鲁门”号当前伤势不明,若未伤及核心,可在附近港口维修后继续执行任务。
检修后若确认升降机等关键部位影响航母航行与作战能力,鉴于胡塞武装激战正酣,“杜鲁门”号航母或将被迫返厂整修。
专家称,航母选择就近港口或返回基地维修,均会对美军全球航母布局造成影响。
美国航母数量众多,但近年多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实际可调动的航母数量有限。
西太平洋海域,美国历来重视。近年来该区域多次出现航母空缺。当前,美国航母均忙于各自任务,难以集中。
若“杜鲁门”号返回基地,红海军事任务将中止,随之红海区域将面临航母部署的空档期。
最新报道指出,2月16日,“杜鲁门”号航母已抵希腊克里特岛检修,具体后续计划需待检测报告出炉后方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