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的电影,厮杀得格外惨烈。
有喜剧,有悬疑,有动漫,称得上百花齐放。
其中,《维和防暴队》既有刺激的动作场面,又有让人飙泪的场景,票房一路走高,让不少观众看得十分激动。
这部取材中国维和警察真实任务经历的电影,揭开了覆盖在这个神秘职业上的面纱。
维和警察远赴海外维持和平,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电影或许不能呈现出十分之一。
他们在枪林弹雨之间穿行,与血与火共舞,为那些动荡的地区,带去和平与希望。
走过荒芜
维和警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需要深入最危险、最动荡的地区,执行一系列高难度的任务,帮助宗主国恢复法治和社会秩序。
维和警察的选拔标准十分严格,能成为维和警察的,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参选者必须满足7年以上公安工作经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熟练、两年以上驾龄等条件。
在经历为期数月的魔鬼式训练之后,他们会面对联合国的甄选考试,考试共9门,包括语言、驾驶和射击三个方面。
任何一门没有通过,都会被判定为甄选失败。
整个流程像走独木桥,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但当他们取得成为一名维和警察的资格后,却将迎来更严峻的挑战。
他们首先面对的是最恶劣的环境。
在非洲的利比里亚,维和警察要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执勤,一站就是8个小时,酷烈的日头,短短几个小时就能把人晒伤,脱一层皮。
每次执勤后,他们都不敢用毛巾擦拭身体,因为一擦就会掉皮,脚被流在鞋子里的汗水泡烂,每次脱袜子的时候都必须泡在水里脱,不然皮肉就会被撕裂。
热带的环境让他们身上长满湿疹和痱子,每次执勤时都要用强大的意志力克服瘙痒。
非洲的南苏丹,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中国维和警察执行任务的地点之一。
图源:澎湃新闻
这里的气温最高可以到达50摄氏度以上,一年只有雨旱两季,蚊虫肆虐,疾病横行。
当地人会为客人准备姜茶和咖啡,但他们递来的杯子,四周总是爬满了苍蝇。
在当地执行任务的维和警察经常得疟疾,出现头晕、冒冷汗、浑身发冷、不停发抖的症状。
但当地并没有治疗疟疾需要的医疗设备,他们只能靠吃药和硬扛,导致病情反反复复。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还需要完成维和任务。
在炎热潮湿的海地,除战乱之外,登革热、艾滋病也在这片土地上横行。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30名先遣队员抵达海地后,被临时安置的营地不过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废旧仓库,满地都是垃圾,蚊虫乱飞,甚至经常能看到狗在啃食尸体。
仓库里没有电,没有水,没有食物,更别提其他必需的生活物资,队员们就睡在地板上。
作为先遣队员,他们不得不靠自己修建营地,冒着枪林弹雨运来建筑材料,顶着高温清理仓库,除草平地,排除污水。
短短20天,中国维和警察就将原本的废旧仓库,改造成所有维和队伍中最好的营地。
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出征前,“号称‘非洲死神’的埃博拉病毒正在利比里亚肆虐,致死人数已达2300多人。
这种病毒有着较强的传染性,病死率最高可以达到90%。
图源:中国维和警察
面对如此危险,140名队员无人退缩,有人在出发前写好了遗书,有人向家人交代了后事,一名女队员剪下了一缕头发,悄悄地留给了妈妈。
在那些最动荡的地区,他们扛起维护和平的使命,还有属于中国的荣耀。
枪林弹雨
比恶劣环境更危险的,是人为制造的动乱。
维和警察们,置身于动乱的漩涡中心,每天听到的是枪炮呼啸声,看到的是流血和死亡。
海地首都太子港政治局势动荡,黑帮组织和政府冲突不断,非法武装分子数不胜数,有些还对外国面孔抱有敌意。
中国维和防暴队负责的贝尔莱尔和太阳城的治安控制任务,这两个地区治安最为混乱。
防暴队进驻之前一周,两个地区就有十几名当地警察被杀害。
中国维和防暴进驻任务区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就遭遇过多起冷枪袭击。
一次,队员正在午休时被枪声惊醒,那是十几个非法武装人员向着营地射击。
还有一次,一名狙击手直接对着维和警察执勤的哨位开枪,有一发子弹就打在执勤警察面前30厘米的防弹玻璃上。
在“巴尔干火药桶”科索沃,流血冲突接连不断,维和警察每天都与死神共舞。
他们每天早晨上班的第一件事,是趴到车底下仔细检查,看车辆有没有被安装汽车炸弹。
一位维和警察开的车, 7天就被炸得面目全非。
危险无处不在。
曾经有恐怖分子假装给他们带路,在中途突然从柴禾垛里抽出手枪。
还有个恐怖分子躲过三次地毯式搜索,最后被维和警察吴强发现。
恐怖分子用上了膛的枪支对准吴强,扣下扳机,万幸子弹卡壳,吴强才平安无事。
2008年,吴强曾被派往战火纷飞的东帝汶。
他被分配到要人保卫部,负责保护东帝汶总理夏纳纳·古斯芒的家人们。
一个多月后,二十多个叛军包围了官邸,想要对吴强保护的总理家人动手。
当时在场的只有4名维和警察和2名当地警察,他们只配备了92式手枪,叛军却都装备着冲锋枪,火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叛军向他们喊话,要求他们交出武器投降,即可保全性命离开。
但吴强对此置若罔闻,他坚决不投降,心里念叨着“宁可战死,不可吓死”,把总理的家人们藏在床下,用家具构筑防线,和叛军对峙。
他一直坚持了半个小时,联合国派来的防暴装甲车前来支援,他和总理家人才转危为安。
维和警察吴强
这些穿行枪林弹雨,随时都可能丧命的危险场景,却是维和警察们的日常。
背后是中国
维和警察们在海外行走,五星红旗时常给予他们底气和保障。
一次,一些不法分子要抢劫一间中国人开的超市,正好被吴强撞见。
他一个人堵在在超市门口,呵斥那些成群结队的不法分子:“要抢超市,就从我身上踏过去!”
不法分子被他身上的五星红旗震慑住,很快离开了。
还有一次,一伙武装分子一边鸣枪,一边靠近了正在执行任务的吴强和其他维和警察们。
即使子弹已经在头上呼啸,维和警察们仍保持镇定,毫不退缩。
为首的武装分子看着吴强胸前的国旗,用英语问:“你是中国人?”
吴强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中国维和警察,正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使命,请你们立即离开这里。”
开口的武装分子与其他人交流一番,向他鞠了一躬,就率领着众人散去了。
事后吴强才知道,这个武装分子和他姐姐的白内障是中国红十字医疗队的医生们治好的,他们脱离黑暗的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五星红旗。
背负着祖国的荣誉、和平的愿景,中国的维和警察在完成任务时总是拼尽全力。
2013年10月,朱巴市发生重大爆炸案。为了避免惨剧重演,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中国维和警察刘圣皇毫不犹豫地和当地军警一起趟进雷场。
他穿行过到处是尸块和血迹的雷场,对清理出来的地雷、炸弹一一拍照、登记,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
当他走出雷区,警局局长握着他的手表示感谢:“你是第一个到爆炸现场,直接参与调查取证的维和警察。中国警察,了不起!”
刘圣皇在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海地地震后,太子港一所孤儿院房屋损毁,始终没有得到国际援助物资,一群不到十四岁的孩子连基本的食物供应都无法保证。
得知这个消息后,中国防暴队队员们拿出帐篷、方便面、八宝粥、饼干、矿泉水等物资,火速送到他们手中。
院长一边抹眼泪,一边激动地说:“你们中国人太好了,太谢谢你们了!”
维和警察文越岭,在南苏丹的难民营认识了一个叫阿拉丁的孩子。
经过交谈他知道,阿拉丁是因为家里穷不得不辍学的。当地冲突不断,他不得不跟着父母躲避战乱,后来又住进难民营。
看着眼前的孩子衣衫破烂,读不起书,文越岭给了他两年学费,希望他能把书读完。
阿拉丁说,他长大了也想当警察。
文越岭与小朋友们合影,图源新京报
维和警察不只是在维护和平,更是在对那些弱者进行人道主义关怀,所以维和警察所到之处,当地居民都对他们报以敬意。
他们在大街上巡逻时,总能看到当地的小孩一边冲着他们笑,一边竖起大拇指,嘴上喊着“Very good”。
2020年,是中国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周年,他们的足迹从东帝汶到波黑,从海地到南苏丹,遍布那些饱受摧残的地区。
20多年过去了,他们始终保持着“无一违纪、无一遣返、无一战斗伤亡”的纪录。
这份成绩,在世界维和警察队伍之中都足够耀眼。
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他们为:“世界和平的使者,中国的骄傲!”
世界总是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摇摆,总有些地区被战乱裹挟,向混乱和无序崩塌,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平显得尤为珍贵。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维和警察要不远万里,翻山越岭到别的地区,执行那么艰难和危险的任务。
《中国蓝盔》的作者黎云写过一段话:“因为人类文明的底线需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底线是什么?是能够活下去的机会。去维和,就是去帮助更多人活下去。”
有中国维和警察存在,世界的天平,就会向和平的方向倾斜一点,再倾斜一点。
参考资料:
1. 《维和警察:我在东非听过密集的枪声,也差点丢过命》 真水无香公益2. 《“维护世界和平”,他是这么做的》 新京报3. 《对话南苏丹维和警察张凯:曾手捧手榴弹送至安全区域》 新京报4. 《持枪劫匪看到中国国旗后,竟然鞠躬走了…》 人民日报5. 《【岛读】穿这身衣服下跪?真正的维和警察告诉你什么是生死》 侠客岛6. 《揭秘中国维和警队:去了更知和平珍贵》 新京报7. 《维和警察是一个怎样的职业?三个维和小故事告诉你》 中国维和警察8. 《和平之剑这样铸成—中国维和警察培训选拔全记录》 新华社9. 《中国蓝盔 热血铸就》 樊磊10. 《铁血维和 第2集 海地防暴纪实》 央视网11. 《密集枪声像放鞭炮,中国维和部队如何平息“死亡之城”骚乱? 》 凤凰卫视12. 《警察故事:到任务区签第一份文件是牺牲赔偿款给谁》 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