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西北的雕像
摘引:《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的作者陈明福先生回答记者的内容
对如何看待左宗棠,陈明福先生总结为:十功三过。
1.左宗棠不论在何地为官任职,都把民众的疾苦放在首要的位置,安抚民众的措施层出不穷。《清史稿》记载:宗棠以王道治民,以霸道克地,王霸兼用,治国安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传递火矩是从兰州黄河大铁桥起始的,而这座大桥原称《左公桥》,它是左宗棠治理西北陕甘时,用了自己的响银修建的。
2.左宗棠在督抚西北时,在甘肃、西安和兰州等地,大量引进西方人才和技术,包括购买西方的先进设备,先后创办了机器局(厂)和织呢局等新式工厂,也是洋务运动的具体实施举措,是近代民用工业和军事的先河。
3.左宗棠在福州创建了船政学堂,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和骨干。这些精英在以后的历次海战中都担任舰长一级的战地指挥官,如邓世昌就是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甲午海战失败后,清末又重建海军,还有民国时期的海军将领中,大多都是福州船政的学生。
4.左宗棠重视学习西方的技术工艺,重视抢救传播中国的传统教育事业。左为政陕甘之时,再版魏源的《海国图志》,复刻《六经传注》。创办或重办三十余所教书院。有大量的教材发放给学生。在陕甘地区举办乡试、会试。收复新疆后,也兴建义塾培养治国人才,提高民众的识字率。
5.左宗棠对祖国的环境建设也做出很多贡献。修路:在西北筑路三千余里,横贯陕甘,路宽随地势,通达无阻挡。在其它各地也大量修路,方便统辖地方和经济发展。植树:左公每治一地,执行植树改变环境的政策。植树与经济结合,绿化了生态,富足了民众。
6.兴修水利,开发农业:在哈密重修石城子渠,屯田二万亩,使军粮充足。在南疆修水渠,种稻田,收粮满仓。在新疆地区修渠总长约530余里。在甘肃各地筑坝开渠,灌溉农田,为回民、汉民休养生息,创造基本条件。
7.晚清时,西方列强在中国划有租界,洋人在中国耀武扬威,很多晚清官员面对洋人时都低调做事,生怕惹事生非。唯有左宗棠与洋人办事则不卑不亢,先从心态上和行为上,放在与洋人平等的位置。对洋人办事,洋人们不敢怠慢。
8.督办陕甘军务,平定回变,安抚回民,平复回汉矛盾,用五年的时间,将西北陕甘地区的形势稳定下来,为克复新疆准备了可能的条件。
福州船政局
9.亲手制订“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克疆策略,呕心沥血筹措兵饷军粮。以63岁高龄,率军队进新疆,克难攻坚,赶走了盘据新疆的阿古柏军事政权,收复新疆大部。
10.遣重兵挺进伊犁,威慑盘据伊犁的俄国军队。为迫使俄国最终在谈判条约上签字,撤出伊犁,彻底光复新疆,做了坚强的后盾。
11.左宗棠七十高龄,请行东南沿海,坐镇福州,指挥部下抗击法军的侵略,在镇南关大败法军。更重要的在东南沿海建设海防,培养海防人才。
左宗棠在福州督办军务时因病殉职。
左宗棠三过:
1.被人说服,参与同太平军作战,替清廷镇压农民起义军,走反动路线。对太平军的家属实行连坐,一经查实,概不赦免。屠戮了很多无辜的平民。
2.追求功名,仕途不通,改做将领。为报皇恩,大杀起义军(太平军、回民军),为封建王朝效劳。客观上维护了封建王朝统治,镇压了汉人的反抗精神。
3.在陕甘剿抚回民时,在金积堡一战后,没有遏制住部下的杀降行为。在回民领袖马化隆投降后,还要将其凌迟。
莫说三过,哪怕十过又如何,为子孙后代护住大西北一功,就足可让左公名垂千古
[抠鼻]各为其主,这根本就不是过失。
没有西北人民,陕甘宁边区,满洲国叛变投敌就成功了,就不会有今天的革命果实,和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