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欧洲的捷克有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这个自然保护区内很多动物都惬意的生活着,这里之所以能够聚集这么多的动物,一个主要原因,是一条叫做克拉巴瓦的河流以及其直流流经这里,为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然而在2018年,动物专家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克拉巴瓦河的水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那些对这条河流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就直接受到威胁。
为了挽救这片湿地,专家们给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在这条河上修建一座水坝,预算大约3000万克朗(约904万人民币),对河水进行截流,以保住湿地宝贵的水资源。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座水坝一建就是7年时间,懂的人都懂,因为欧洲人的办事效率就是如此,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简单的建造一座水坝,在欧洲人看来并非如此。
从水坝项目被立项后,就因为土地纠纷、各部门间的协商、走各种复杂的审批流程,以及资金分配等问题,工程进入到无休止的扯皮中,也就是说这座工程从立项那一刻,就开始“烂尾”了。
最开始,水坝计划用混凝土结构,但是动物保护组织对此表示反对,理由是这样的水坝会破坏鱼类的洄游,要追加200万克朗,用以建造生态鱼梯,但是相关的水利部分对此表示反对,理由是预算不足。

就这样设计方案再次进行修改,从最初的混凝土水坝,到后来的“仿生木”结构水坝,而仿生木水坝又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木质结构的水坝容易遭到河狸的啃食,导致坝体遭到破坏。
就这样又改回了混凝土结构,就这样来来回回更改了12次。面对这种情况,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为了符合流程,只有漫长的等待,湿地保护区的局长就曾对外抱怨道:“审批文件比水坝的设计图还要厚”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有关水坝的扯皮还要继续下去,水坝建设也遥遥无期,还要“烂尾”很长一段时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保护区宝贵的水资源一点一点的流失,毫无办法。

或许是看到人类拉胯的执行力,又或许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保护区内的8只河狸看不下去了。
2025年2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河道上突然出现了一座由树枝和泥巴建造的“毛坯水坝”,8只河狸还在未完成的水坝上继续施工,而2天这里什么都还没有,也就是说在2天时间里,8只河狸完成了捷克政府7年时间都未完成的水坝建造工作。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座水坝的选址竟然与水利专家的选址一模一样,水坝的长度和弧度也与设计图相似,误差不超过3米。
它们每没有繁琐的审批流程,也没有资金预算,却悄然的接手了这项工程项目,凭借一张口,一双“巧手”,仅仅2天时间,就完成了大坝的建设,为捷克政府省下了3000万。
另外,这座水坝建成后,为湿地保护区带来巨大的活力,截流下来的水资源,形成了一个面积接近2万平方米的新湿地,是原计划的2倍。
这样不仅改变了水资源流失,湿地保护区动物家园受到威胁的情况,还为湿地中的野生动物扩展了生存空间。

看到这里,很多人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河狸难道是真的看到欧洲人的“办事效率”,看不下去了,才会出手建造这座水坝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河狸建造水坝的本能,源自它们的生存需求。河狸虽然是水陆都可以生存,但是其食物来源更多的来自水里。
由于河狸身体较小,有很多像狼、狐狸等以啮齿类动物为食的天敌,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河狸会在河流和小溪中建造水坝,以此形成一个深水池,以此来躲避天敌。

除了以深水池躲避天敌的追击外,它们筑造的巢穴入口,也会在这个深水池相连,这样河狸家人都可以安心的在巢穴中生存和繁衍后代。
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河狸在水中建造水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万年前的始新世,这是在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大爆发的世纪。
河狸之所以能够在哺乳动物大爆发的时候,没有被灭绝,反而生存了下来,靠的就是建造水坝的这项绝活。

为了练就建造水坝的技能,河狸门齿外层富含铁元素的橙红色釉质,硬度达到了3.5莫氏硬度,与低碳钢的硬度接近了。
这让河狸能够在2个小时内,啃断一棵直径40厘米的树,当然直径这么大的树木,对于体长60-70厘米,体重11-30公斤的河狸来说,还是非常庞大的,它们也无力搬动。
一般情况下,它们选择一些大小合适的树木,在咬断后,然后将树木推倒或搬运到筑坝地点,然后将大木头打入河床淤泥中,作为水坝基座。然后用树枝、树皮和泥土等作为填充材料一起构建水坝。

在建造的过程中,河狸还会不断地检查和修理水坝,以确定水坝的稳定性。为了确保水坝能够顺利建成,河狸在建造前,会对水流的流速和方向进行判断,以确保其建造的水坝能够承受强大水流的冲击。
从捷克建造的这座水坝中,就可以看出,河狸不仅拥有高超的建造水平,并且还有丰富的建造经验,在不依靠任何科学设备的情况下,其选址竟然与人类专家不谋而合,选在了同一处位置。
然而,河狸啃树和筑坝的行为,并未与人类的需求每次都这么重合,捷克的水坝只能说是巧合,人类与河狸的需求高度重合了。

很多时候,河狸筑坝的行为,不仅不会给人类带来任何的收益,反而起到反方作用,2021年,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河狸在当地一座排水渠上面筑坝,导致渠水无法被排出,造成渠水阻塞,附近的小镇被淹,居民需要划船出行。
另外,作为啮齿类动物的河狸,其门牙每年生长12厘米,为了避免牙齿过长,影响正常的生活,其需要不断的磨牙,很多时候,即便不需要筑坝,它们也会啃咬树木。

根据数据显示,一头成年河狸,一年会啃断300棵树木,1946年,阿根廷因为皮毛贸易,引进了河狸,然而,河狸在当地缺乏天敌,导致其在南美泛滥成灾,数十年过去,河狸摧毁了当地48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而加拿大魁北省,也曾有50公顷的枫树林,遭遇河狸啃咬,最终整个枫树林被“剃光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