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三峡计划:在36000公里高空建电站,发电量超全球石油总储量

五楼的辣男人 2025-02-01 03:07:47

在距离地球36000公里的太空之上,蕴藏着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有望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为了利用这些太空能源,提出一个宏伟的设想:“在离地面36000公里同步轨道上,建造一条1公里宽的太阳能电池带环绕地球,它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全人类可开采石油总储量,这相当于把三峡工程的发电能力搬到太空。”

随着这个设想被提出后,在科学界引发了巨大的热议,人们认为这个设想太科幻了不太现实,然而,这个有些科幻的设想,实际上已经有中国机构在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那么这个设想真的可以实现吗?如果可以实现的话,还要面对哪些问题,大概需要多久才可以实现呢?

被低估的“太空三峡”工程

由于龙乐豪院士把太空能量带类比三峡工程,因此,在科学界也有很多人把此称为“太空三峡”工程。

实际上,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并非这里如同地球地下蕴藏石油。而是这个高度的太空比较特殊,因为这个高度一般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

也就是说在这个高度,与地球自转速度几乎同步,因此,仅消耗极小的能量,就可以维持人造天体的运转。

而龙乐豪院士提出的这种设想,就是突破人们对地球和太空的认知局限。这种设想说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在这个高度利用太阳能。

我们都知道在地球表面,太阳能的利用率非常低,这不仅是技术的限制,也是自然条件的限制,因为在太阳光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大气层会吸收和反射大约30%的能量。

而在距离地面数十公里的高空中,由于云层的存在,又会导致30%的太阳光被反射和散射,再次损耗了30%的能量。再加上日夜交替,也存在50%的空闲时间。

抛开上面这些因素,如今即便最先进的单晶硅太阳能板,其发电效率也仅有18-22%左右,综合下来的话,地表太阳能的利用率理论上还不到5%。

然而,在距离地面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上,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这里不仅没有大气层干扰,也没有云层,太阳辐射强度可以达到每平方米1366瓦,是地表日照最强地区的1.4倍。

更为关键的是,这里没有日夜之分,只要太空设备与地球同步旋转,就如同向日葵一样,始终面向太阳,因此,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发电,同样功能和面积的太阳能板,在这里发电量是地面的8-10倍左右。

如果按照龙院士的方案,1公里宽的环带,地球同步轨道周长约26.5万公里,其总面积将达到26.5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相当于2.6个韩国。

如果按照目前太空太阳能板的能量转换率来算,其发电量可以达到3.8×10^16千瓦时,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

如果按照三峡的发电量来算,这个一年发电量,是三峡电站发电量的38万倍,而如果以目前地球探明的石油储量换算成能量,那么其发电量与石油总储量相当。而以目前人类一年的用电需求,可供人类使用200年。

那么如此诱人的“太空三峡”项目,为何迟迟没有启动,目前有哪些技术难点呢?

想要实现太空三峡工程,还有哪些难点?

目前,想要实现“太空三峡”工程,还有三个方面迫切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涉及到太空运输、材料结构,以及电力传输。

实际上,太空电站最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68年,当时由物理学家彼得·格拉赛首次提出,然而,这一设想受制于当时的技术以及高昂的成本,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1968年正处于美苏太空竞赛如火如荼的时期,当时阿波罗11号还未登月,两国虽然有能力把探测器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但是以当时的火箭技术,不仅成功率偏低,而且成本极其高昂,这一设想也不太现实。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随着可回收火箭的成功运用,让以往价格极其高昂的太空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01.运输成本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从1970年-2000年里,运送一公斤物体到太空的成本大约是1.85万美元,而如今,随着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这个成本被大大降低下来,目前SpaceX公布的资料显示,发送1公斤物体到太空的成本仅200美元。

如今,随着太空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让太空三峡工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除去太空运输成本外,另外一个就是太阳能板的材料问题了,以目前传统的太空太阳能板的重量计算,每平方米的重量大约是3公斤,而建成太空三峡的面积是26.5平方公里。

根据已知的数据,可以推算出其总质量为:265000×100000×3÷1000=795000000吨,也就是7.95亿吨,将近8亿吨的重量了,是目前人类太空最昂贵建筑,也就是太空空间站(420吨)的18万倍之多。

无论如何,这个重量还是太大,即便如今的太空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但是运送接近8亿吨的货物前往太空,成本依然极其高昂,达到了20万亿美元,这个成本依然让人望而退步。

02.材料进步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太空材料也在不断被发明出来,202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曾展示过“太空纺织”技术,其采用碳纳米管编织的薄膜太阳能基板,密度仅为0.5-1.5克/立方厘米,其厚度仅为0.1毫米。那么其重量就是0.1公斤/平方米左右。

这个重量是原来的太空太阳能板的30分之一左右,那么其整体成本将是6000多亿,不到7000亿美元,而美国最近宣布了一个“星际之门计划”的投入,就高达5000亿美元,也就是说运输成本比星际之门计划高1/4左右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了。

以如今的运输成本,以及材料的进步,完成太空三峡计划,已经不仅仅是设想了,而是有操作空间的现实计划了。

如果仅仅是解决太空运输,以及材料问题,想要实现太空三峡计划依然有个难关,那就是电力是在36000公里的高空产生,如何运输到地面上来的呢?

03.电力传输

如果依靠线缆进行电力运输的话,那么就要构建一条从太空延伸到地面,长度为36000公里的电缆,这么长的电缆,依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说,制造起来并不困难。

困难的是在太空中没有锚点来固定这根线缆,即便线缆被固定住了,但是受到地球引力、风力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这根太空电缆显得非常脆弱,因此,想要依靠太空电缆进行电力传输,显然不太现实。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找到了不依靠电缆,就可以进行电力传输的技术,这项技术就是“无线电力传输”。

其原理就是使用微波进行电力传输,2023年,日本三菱重工成功实现了5.8GHz微波千米级无线输电,效率达到了90%。

但是这项技术延伸到36000公里,目前的技术方案,显然距离太短了,无法实现把电力从地球同步轨道运输到地面上,因此,需要解决微波束发散的问题,中国工程院提出了解决这个方案的计划,那就是构建“相位阵列天线群”,通过数万个小天线协同工作,将微波束聚焦在一个直径为5公里的接收站,那么就可以接收到来自太空的电力了。

但是,这同样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那就是微波束的安全问题,如果微波束传输方向出现偏差的话,那么其携带的能量,对地面任何生物来说,都是异常巨大的灾难,因此,微波束的安全值需要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的误差内,才能开始实施这个计划。

除了以上这三个方面的挑战外,想要实现太空三峡计划,还需要建立一个防护系统,以应对太空垃圾碎片对太阳能板的撞击。

结语:

以目前中国的实力,只要再过5年时间,中国是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个太空三峡计划的,发射能力方面,2030年中国长征九号重型火箭就可以进行首飞,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50吨,足够将大型设备运送到太空进行组装。

另外,中国已在重庆璧山建造全球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计划2028年实现10千瓦级微波输电。

另外,中国电力全球领先,特别是特高压输电技术全球领先,这为太空能源接收做好地面网络支撑。

从这个方面来说,实现太空三峡计划,中国已经具备了一切“硬性条件”,而在“软性条件”方面,还需要协调,这是因为,这样一个庞大的太空工程项目,涉及到太空资源的开发,因为太空资源是全体人类共同的资源。这就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制定一个开发公约,便于开发太空资源。

这也是龙院士最终所言:“这不是某个国家的独奏,而是全人类的交响曲”。只是不知道,漂亮国是否会在这件对全人类都有益的太空三峡工程上,从中作梗。

你认为美国会让我们顺利的开展“太空三峡”计划吗?他们能够阻挡吗?能够阻挡得住吗?

5 阅读:3101

评论列表

枫叶秋棠

枫叶秋棠

6
2025-02-01 14:57

能量环计划

江渐月

江渐月

5
2025-02-01 15:07

[抠鼻]够呛,五十年之后再看看吧。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3
2025-02-01 16:23

我12岁时读到科技出版社的一本书中介绍国外科学家有这个计划,我现在快退休了。

吴亨利

吴亨利

3
2025-02-01 20:35

吴京的下一部电影《烧烤地球》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2
2025-02-01 18:49

还是把沙漠全铺上太阳能板子更合适更容易些![抠鼻]

大英精神病院院长

大英精神病院院长

2
2025-02-01 19:57

还可以利用源源不断的电力顺便安装电磁炮,用来打太空垃圾和美国佬

朋友

朋友

2
2025-02-02 05:55

机器狗,电动车一边跑一边充电要实现,牛逼

昵称

昵称

2
2025-02-01 22:39

用储能航天飞机,充满电回地面往返

百川栖梧

百川栖梧

2
2025-02-01 12:03

怎么输电回来?

lee 回复 02-01 19:01
目前为止还没法解决,这家伙又轻描淡写的。

天下朋友 回复 lee 02-02 00:17
无线充电!

A紅綠燈

A紅綠燈

1
2025-02-01 23:37

装电池上去!充满就回收

外星特使

外星特使

1
2025-02-01 21:57

还是在太平洋上建大坝发电现实点!

用户10xxx40

用户10xxx40

1
2025-02-01 23:26

又一个白日做梦的

柳心

柳心

1
2025-02-01 16:01

这个项目我王多鱼资金不够。你们找别人吧。

西风

西风

1
2025-02-01 23:07

用微波传输电力,这种级别的功率,照到谁身上,恐怕能瞬间成灰。

长刀出鞘

长刀出鞘

1
2025-02-01 20:33

人类头顶上悬着的利剑从来都不能阻止欲望的膨胀。

五楼的辣男人

五楼的辣男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