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一种低效率的行为方式,创造力才是当仁不让的大杀器,这就是知识的杠杆效应。
这就是为什么第一个做某件事的人会成功,跟在他们身后去做的人,基本上不会成功。
一个人成了某方面的大V之后,其他人跟着去做,也很难成为大V。
因为市场已经被他占据,其他人留下的空间就很少了。
这就如同一本第一版的教材和别人第七版、第八版的教材相比,别人已经积累了三四十年,用户都有了消费的习惯,第一版材刚刚起步,怎么也追不上对方。
别人已经努力了三四十年,已经积累大量的用户,习惯了用它们的教材。
写同类的教材,就很难出人头地。只有去写那种目前还不存在,却很需要的教材,竞争对手才少。
只不过这样的知识体系,大部分人根本都不具备。
大家上大学时候,都是同样的专业,学习着同样的课程,用着同样的教材,拥有的知识体系都是相同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和别人不同的知识体系。
同样的知识输入,无法有不同的知识体系。
创造力的体现,就是第一次做某件事。根本就没有方法的存在。
怎么去做,都是做的人在揣摩,在思考。
这就人的创造力。
当大家都不去日更的时候去日更,当大家都不去拍视频的时候,去拍视频。做到了第一个去做某件事,就是有创造力。

一件事情,只要不是第一次去做,就是跟在别人的身后奔跑,就是模仿着。
模仿的人,就没有创造性,没有创造力。
模仿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努力再勤奋也不顶用。
因为道路上的好果子,都已经被人摘取了。
这就如同植物学的发展史,当某个地区还没有被人研究过,很多植物都没有被命名,就很容易发现一种新植物。有的科学家就多次去非洲,研究非洲的植物,因为当地的植物还没有被研究。
当一个地区的植物都被人研究过,再想发现一个新种,就非常难。因为没有多少还没有命名的植物留下来。
多数人来说,勤奋大都是在知识搬运层面,而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知识。
创造确实比较难。创造力多来自极大数量知识的涌现,来自于日常的思考等等。
第一次去做某件事,和跟在身后去做,就是高维打低维,比较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