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积极地输入输出。特别是输出,更是成年后要关注的事情。
成年后,输出比输入还要重要。
很多人都忘记输出,将获得学位当成追求的目标,没有将输出当成生活的目标。
从18岁开始,就天天输出的人,生活不会很差。
反而是那些一直输入从不输出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差。
太多人习惯了输入,不习惯输出。
输出比输入难多了,慢多了。
写作比阅读难多了,慢多了。
这就是人不喜欢写作的原因,因为写作太难太慢了。
很多时间,人都不知道该写什么才好。
99%的人,都没有养成天天写作的习惯,没有养成天天输出的习惯。
最好的输出方式就是写读后感,看1000字,写1000字的读后感。
这样天天练习,就可以养成输出的习惯,变成一个知识生产者。
天天去写的人,再去看天天阅读天天看短视频的人,就会发现有巨大的差异。
看一个短视频,就是感到看到演员的傻,观众感觉自己很聪明,然后笑一笑。
比如,当妈妈说:“我的腰就是最细的地方。”
孩子去摸妈妈的脚踝,因为这儿最细。再去摸妈妈的脖子,因为脖子最细。

其实,人都知道腰在哪儿,是故意摆拍的视频。
其实,这些视频是专门设计出来的,故意用演员的傻,让观众感觉自己非常聪明。
笑过之后,什么都没有。看视频的人,照样没有变得更加聪明,反而感觉自己非常聪明。
这样心理上的快感,就让人对短视频无法放弃。
其实这样让关注感觉自己很聪明的短视频,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傻。
不天天输出,人就不是一个知识生产者,而是一个知识消费者。
因为没有输出,对别人没有用处,就无法和人交换。
人是用产品、服务和人交换的。
输入输出的时候,先别想着收益,先别想着赚钱。
粉丝少,就无法筛选到需要的客户。
只有粉丝多,才可以筛选到有需求的客户。
输入带来人的成长,让人睁开眼睛,增加见识。
输出能帮到别人,输出的产品能够对别人有用就行。
对别人有用,就意味着会受人欢迎,是潜在的市场。
往好里想,输出可能是下一份职业机遇或是副业的开端。
即便没这么好的结局,成长和利他本身也是有价值的。
人获得正反馈之后,会一直投入,长期投入,长此以往,会比普通人更优秀。
投入时间和精力是因,人优秀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