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晚,李氏医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李素领教授)进行了第十七次经典学习,由张亚琪同学带领大家学习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
张亚琪:各位老师,师兄弟姐妹晚上好,今晚由我带领大家继续学习。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很多病都可以引起咳嗽,遇见咳嗽的病人时候,有条件的,要搞清楚咳嗽的西医诊断,这会让医生对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清楚的认识,肺癌,变异性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都可以表现为咳嗽,但每个病的预后是不同的。
首先看一则医案:
某,男,11岁,患者以咳嗽1月余来诊,感冒后咳嗽,反复输液吃药不效,来诊时症见:咳嗽气逆,遇凉加重,咽痒即咳,无痰,无口干口苦,身无汗,二便可,纳可,眠一般,舌淡嫩润尖红,苔薄白润,脉弦细。
大家如果遇到这样一个患者,会怎样考虑?面对一个咳嗽的患者,我们是不是首先想到中医内科学的咳嗽篇,分了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相关证型有风寒、风热、痰热、肺脾气虚、肺肾阴虚等,每个证型的表现不一样,我们只需要把患者的症状对号入座,是不是就能选出相应的方剂治疗了。但是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辨证思路真的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临床吗?《医宗金鉴》上说:“莫言变化千般状,只在阴阳表里间”,也就是说,不管这个疾病是什么,我们只需要辨别出阴阳和表里就行,阴阳代表的是病性,分而言之,包含虚实、寒热,表里代表的是病位。这其实也就是中医诊断学讲的最基础的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那么我们就尝试跳脱出辨病的思路,重新回归八纲辨证,去思考这个患者。
李萧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八纲,咳嗽遇寒加重,明显属寒,舌质淡嫩,也符合寒证,身无汗,稍有表实故按八纲辨证属阳,属表,属寒,偏属实。
张亚琪:那么通过八纲辨证,辨为寒咳,那么是不是可以用三拗汤治疗?其实进一步更细致的去考虑,患者感冒后咳嗽,遇凉加重,是不是有表未解,并且运用大量抗生素治疗,会不会损伤阳气,阳气虚弱,会不会产生水饮,舌润也提示这一点,舌尖红又代表啥,说明有郁热,所以整体的大方向,就是有寒又有饮,又有点郁热,那么你按照这个思路开的方,是不是就一定会有效?辨证对了,最后还要落实到方上,选用合适且高效的方,就和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了,为什么啰嗦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面对每一位患者,我们都应该有思辨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套某个方,那么多病,得记多少秘方才管用?包括咱老师的经验方,肯定也是有最符合某一种情况的,而不是机械套用,不仅要记住,还要学会灵活运用。
我开出的处方是麻黄6g,桂枝12g,白芍12g,半夏12g,甘草6g,干姜6g,细辛6g,五味子9g,射干12g,紫菀12g,款冬花12g,牛蒡子12g,僵蚕12g,蝉蜕12g,3剂,水煎服。二诊,服上方后,咳嗽明显减轻,守方继进3剂。
当时运用了小青龙汤加减,其实还有点射干麻黄汤的意思了,加上咽痒、舌尖红有郁热,所以用了僵蚕、蝉蜕。如果出现烦躁、口干化热更厉害,有阳明的表现,那就是加石膏,小青龙加石膏汤,今天以一个医案引发大家思考,正式进入小青龙汤的学习。
【小青龙汤条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肺胀,喘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小青龙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方药煎服方法】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以上是小青龙汤条文及方药煎服方法,大家都应该比较熟悉了,不逐字解读,学过小青龙汤的都知道,它的病机是“表寒里饮”,那么大家思考,小青龙汤只能治疗“表寒里饮”的咳嗽吗?不然,小青龙汤可以说是治咳的一张神方,也是很多医生打开局面的一首方,可以说学会学好小青龙,就能应对一大半咳嗽。关于方解,我选取了成无己的解释。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枝辛热,甘草味甘辛,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者,寒饮伤肺,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故用芍药、五味子为佐,以收逆气。干姜为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
很多医家对小青龙也是推崇备至,《伤寒类方》说:此方专治水气。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邪汗未尽,必停于肺胃之间。病属有形,非一味发散所能除,此方无微不到,真神剂也。《伤寒贯珠集》:夫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之而为病。
看一则老师的医案,
某女,60岁 ,2019年3月5日就诊,4月前患者感冒后开始出现咳嗽、胸闷,在当地医院口服中西医药物、输液治疗,花了几千块,仍咳嗽不止,经人介绍,从云南坐飞机至郑州来诊,刻下:咳嗽、胸闷,遇冷空气咳嗽加重,喉中痰鸣,咳白黏痰,无恶寒发热,无反酸烧心打嗝等症状,纳眠可,二便调,舌尖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按照刚才的思路逐步分析,病位在表还是里,病性是寒还是热,虚还是实。
李萧雨:二陈汤+小青龙汤+白芥子。
李淑娣:在表,属寒,虚实夹杂。
单亚男:咳嗽遇冷加重,寒咳表证,胸闷痰鸣白黏痰,痰饮停肺,里饮,舌尖红有郁热,予小青龙合五苓散。
岳瑞珍:痰浊阻肺,予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李春阳:遇冷加重,痰白而粘,寒邪束肺,寒性收引,故有白浊痰,肺之升清之气被阻故生咳嗽,风寒表证,兼生里热,舌尖红有小热。
张亚琪:患者目前的表证应该是不明显了,有寒,又有痰浊,这些因素是不是也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从而导致表闭,所以即便没表的情况,也要适当用开表药,以符合肺的生理功能。
麻黄3g 细辛3g 五味子10g 干姜3
半夏9g 炒白芍15g 桂枝6g 甘草3g
射干10g 炙冬花10g 鱼腥草30g 芦根30g
6付水煎服,这是老师当时的处方,老师的处方有何妙处?
李萧雨:轻可去实,宣而不散。
张亚琪:此一妙也,第二妙在芦根、鱼腥草,患者是白粘痰,说明已有化热,但痰未变黄,所以老师用了芦根,鱼腥草以清郁热化痰,可见,痰的颜色,黄白并不是区分寒热的唯一标准,痰的粘稠度也是,痰稀为寒,浓稠为热,所以八纲辨证看似只有简单的八个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实际到临床中,能精确的辨好还是很不容易的。
再来说一下小青龙的加减:
偏阳明少加石膏(饮郁化热),偏少阴少加附子(阳气不足),痰多重用半夏,夹燥可加麦冬,热痰可用贝母,带喘可用杏仁、厚朴,病久用紫菀、款冬,痰气在咽喉可用桔梗、牛蒡,小青龙的核心是姜辛味,这个基本组合不能少。灵活运用小青龙可对付一切新旧寒咳。方中要做到精纯,效专。不必全面照顾。挟水气,小龙平,姜辛味,一起烹,长沙法,细而精。
那根据老师和我自身的临床使用情况,我一般这样使用小青龙加减。
患者符合外邪里饮的证型,有汗怎么办?
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去麻黄加杏仁,二是可以加石膏,口干,欲饮,烦躁,舌红,小青龙汤加石膏。若仅有轻微咽干咽痛,轻微郁热,也可以加芦根,僵蚕、蝉蜕,牛蒡子,射干等。如果舌尖红苔黄腻,痰黄的,完全可以合小陷胸汤,千金苇茎汤一类。
大家可以看,这个饮郁化热的热是逐渐递增的,也说明临床中并非只有寒饮可以用小青龙。既有外邪里饮,又有半表半里阳证,如口干口苦,不想吃饭,胸胁苦满,小青龙合小柴胡汤,这个加减在临床中是十分多见的,不管成人小孩,输液吃药后,这种情况都可以用。
小柴胡汤具有枢转三焦气机的作用,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不管从理还是临床都是讲的通的。
小柴胡汤具有枢转三焦气机的作用,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不管从理还是临床都是讲的通的。
马新童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治咳嗽的方,十味咳喘饮,就是从小青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化裁的。如果既有外邪里饮,又有半表半里阳证,又有舌红苔黄腻,痰黄,小青龙合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也有老师把这个合方叫做三小汤。
如果这个患者素体都阳虚正气不足。就会进一步往阴证方向发展。外邪里饮,里虚寒明显,尺脉沉细微无力,小青龙加附子。
外邪里饮,反复咳嗽,中焦虚弱,加四君子汤,上面两个一起用,形成李可老先生的虚化小青龙汤,在临床中也是十分好用的,很多医家说小青龙有动冲气,拔肾根的弊端,那么虚化小青龙汤既散寒化饮,又顾护脾肾阳气。
也有医家急性期用小青龙,缓解期就用苓桂术甘汤。另外还可以根据症状加减,咽痛咽干可以加牛蒡子,射干,青果等,咽痒可以用喉科六味汤;痰多,苔白腻,咳逆气上,加三子养亲汤的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咳嗽,外邪里饮,咽痒,痰气交阻,也可以合半夏厚朴汤。
这些加减法除了根据咱自己的临床总结,也从别的老师那学了些,按照这个思路运用,临床也确有疗效。
总之,小青龙汤绝不仅仅是治疗外寒里饮的一张方,那样就局限了它,所以思路打开后,一张方也会千变万化,应对临床出现的各种问题。
另外,就是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的鉴别。
刘高源:还得了解小青龙的结构,就是外寒(桂枝汤+麻黄)内饮(甘五味姜辛夏),小青龙即为里有饮,原则上不能以麻黄剂起手,所以我把他拆成桂枝剂起手。这是个行云布雨之方,名之青龙。老师常讲用小青龙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案例,为何?
李萧雨:肝病尤其到后期反复发作,单纯利水是不行的,想方设法把水弄下去,提壶揭盖就是很好的方法。老师还说实在不行可以憋憋再利,没有阳气气化,水是下不彻底的。另外是病位的问题,胸水靠上,利水哪有云行雨施来的快。用小青龙治长期咳嗽还有胸水等等反复不愈,白芍,五味子一定不能少。
李淑娣:肝性胸水是肝硬化腹水合并胸水,中医属鼓胀并发饮证,其病源在肝,其本属虚,其标为实。老师临床总结的病机为其病机总由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迫及于肺,气、血、水相互搏结,水湿弥漫三焦而致。治疗上老师总结肝性胸水是在腹水的基础上并发,若单治腹水不治胸水则胸水难消,单治胸水而忽略腹水则胸水难尽,应腹水与胸水并治。基本方用小青龙汤合五苓散加活瘀六味;合并腹泻合藿香正气散;癌性胸水的话在活瘀六味基础上以破瘀消癥散结通络为主。三焦并治宣肺化饮,益气健脾,利水渗湿,温补肾脏蒸腾气化。肝肾阴虚型腹水,若腹大坚满,腹皮绷紧,此时用养阴制水之药很难奏效,可酌量予泻下之法。若病人腹部柔软,予利尿药物可起效,此时用养阴的药物效果较好。
李香香:肝性胸水多由积聚发展而来,属本虚标实之症,临床多表现为胸闷,病位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气血水互结,壅滞三焦水道,水饮停于胸腹。
【师 评】
第一,我治疗咳嗽经常借用小青龙汤的几味药,比如说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这几味药经常用,还有三子养亲汤的苏子、白芥子,再加佛耳草、金沸草治疗顽固性的咳嗽,效果都出奇的好,好多是专科都没有治好的,经过咱们的治疗,几副药就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关于小青龙汤的应用,属于小青龙适应症,如果偏热的话,要在小青龙的基础上要加一些芦根、鱼腥草、金荞麦、连翘等药,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如果是痰粘难咳的话,那就加白前、白芥子、苏子、海浮石,还有蛤粉等;如果有热见烦躁或喘的话,那就是小青龙加石膏汤。
再一个,辨别小青龙汤的时候,我自己的体会是对痰液的辨别,一个是吐痰,入水即化,这个痰吐到水里面很快就没有了,另外吐一些小泡沫痰,这是小青龙汤的一个主要特点,我觉得在临床上应该掌握。另外它的合方运用也特别重要,亚琪讲的也比较全面了。
第二,小青龙汤在临床上治疗肺部的感染、结核性胸膜炎,还有肝癌、肺癌引起的胸水都有非常好的疗效。
今天重点再说一下,咱们在治疗肝性胸水的时候,为什么用这个方剂啊,这方剂有什么特色?
在治疗肝性胸水,就是包括肝硬化腹水伴有胸水,还有肝癌胸水的时候,小青龙汤是常用的一个方子,它不仅有宣肺的作用,还可以温通肾阳,助阳气化,尤其是这个桂枝、干姜、细辛温心、脾、肾,再加上咱的五苓散、五皮饮治水。白芍、五味子入肝肾、敛阴,正好符合了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同时制约麻、桂、姜、辛、夏的辛燥。
治疗肝性胸水用小青龙汤的时候,麻黄、桂枝、细辛、干姜的量都不要太大,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几克就行,主要起到一个是宣肺、调动三焦的功能。
对于阴虚的患者,由于本方辛燥,运用是比较少的,尤其是在治疗此类型肝硬化腹水,这种时候要用养阴的办法,对于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咱们要切记,麻桂辛容易对胃粘膜造成刺激,更容易诱发这个消化道的出血,所以对于舌质红、鼻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严重的,红色征比较严重的,这种情况应该谨慎应用。
第三,治疗外感,运用小青龙汤的时候,为什么有人反复,这个饮食禁忌特别重要,我在临床有特别多的体会,有些用了好了以后,为什么过几天又复发了,主要是凉空气还有寒凉的饮食,尤其是在夏天时候吃西瓜,一吃这个病情就又反复了,所以说在运用小青龙汤时候,除了用好它,临床上的禁忌也特别重要,我给大家强调这一点,因为在临床上很多病例就是这种情况。
好,今天就简单的讲这么多,大家回去进一步学习,小青龙汤的加减变化、合方运用,亚琪讲的非常详细,大家讨论的也非常热烈。今天讲的,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来源:公众号“李素领微医札记”,撰稿-张亚琪)
弥勒拈花微笑
这才是真的中医,每天看那些胡说八道的中医文章都无语了,懒得评价了!
The wanderer
[作揖]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
巫部风铃
怪不得古人说名医不治咳嗽,得了顽咳才知道,咳嗽没有神方!
寂寞网混 回复 01-01 23:41
二氧丙嗪
用户15xxx41
辛苦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