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3亿中年人的快乐宝典:甩掉这种羞耻,快乐瞬间回来!

张德芬空间 2024-08-29 11:41:43

有人说,中年阶段是人一生中最苦的阶段:

“上有养育之恩要还,下有抚育之责要尽,看不清未来,也回不到过去,心里藏着疲惫和无奈,却也要尽力讨好生活。”

以前不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发自真心地大笑过了。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父母身体越来越差,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工作越来越不顺心,还有每个月要还的房贷、车贷及各种开支……

所有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压下来,接不住,也躲不掉。

你有多久没有感受过快乐了?

我们该如何从疲惫的生活里重拾快乐的能力?

答案也许并不深奥。

“重压之下,哪有快乐可言?”

歌德曾说:“人之幸福,全在心之幸福。”

可对于中年人来说,想要发自内心地快乐幸福,谈何容易?

和很多中年人一样,40出头的边雪,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夫妻处成室友,随时可能失业的尴尬期。

双方父母虽无大病,但小病小痛不断,几乎每周都得去医院拿药。

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每天下班回家,等着她的,除了家务,就是家长群里打不完学习任务卡。

老公会分担家务,但无奈工资不高加班还多得离谱。

等他下班回来,两人都已身心疲惫,只想睡觉或安静地玩会手机,除了孩子和钱,夫妻间再无半句废话。

事业上,她从事的是没什么核心竞争力的人事行政工作,公司如果要裁员,她觉得自己肯定是第一批。

这样的生活状态让边雪感到特别焦虑和迷茫,快乐更是谈不上了。

很多人都有着相似的困境:

年轻时,没房没车,每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偶尔和爱人出去吃顿饭、看场电影,就能很开心。

人到中年,房子车子虽然都有了,但无力感也有了。

每天祈祷着家人不要生病,自己和老公不要失业,孩子在学校不要闯祸,根本没心思去想其他事。

最大的愿望,是提前把房贷还清了,无债一身轻。

可夫妻俩的工资就那么点,每月开支又那么大,想还清几十甚至上百万的贷款,谈何容易?

有时会特别想听到老同学、老同事的消息,但又害怕别人都过得比自己好。

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这种拧巴的状态最终体现在生活态度上:

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没有耐心,遇事容易抱怨,习惯用愤怒来表达需求,彻底进入“快乐无能”的状态。

“快乐无能”背后,藏着对自己的不满

我曾经也掉进过“快乐无能”的陷阱。

在忙于生活、担忧未来的时候,确实很难快乐起来。

而且只要一遇到点问题,马上就进入“战斗”状态,跟谁都亲近不了。

后来经过一百多天的觉察训练,我才确定自己的不快乐来源于两方面。

一是在害怕自己“不够好”的恐惧里,我慢慢丢失了对快乐的感受能力。

从小到大,我一直被教育要努力,要向人看齐;不论在学业上,还是在事业上从来不敢松懈。

我几乎没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知道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我不该给父母丢脸。

这种完全受外力驱使的努力,让我慢慢对自我评价逐渐单一,成为他人眼中“有出息的人”,成了我前30年最大的动力。

“考了第一名我快乐,但是第二名就会很可惜;” “好的工作有了,但是没嫁人还不算圆满;” “孩子怎么说也要成绩在上游才行。”

一个又一个世俗的“任务”支配着我,让我的头脑判断越来越强大,但是心却慢慢麻木了,因为我很少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

二是内心深处有种【快乐羞耻】,总觉得只有自己足够完美,老公和孩子足够优秀,生活足够富有,才配快乐。

一旦觉得自己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心情就会变得很低落,内心的批评家就会跳出来提醒我:

“这个机会错过了,还会有下个机会吗?”

“现在躺平了,以后可怎么办?”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一种恐惧驱动着我要“变更好”。

这让我经常性地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整天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烦恼。

同时,这种思维模式还让我总忍不住和他人比较,追求比较级的快乐,结果整日郁郁寡欢。

现在想来,【快乐羞耻】是源于长时间处理生活难题和鞭笞自己前进而造成的创伤。

对他人的羡慕和暗暗比较,其实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

此外,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快乐的的种子,在童年时期就已经种下了。

生活的匮乏远比不上心的匮乏折磨人。

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卢熠翎老师曾说过一个观点:

“人之所以总会好奇别人眼中的自己,总是在意别人眼中的评价,是因为我们总在寻求一种终极的证明,我们想要证明自己是足够好的,证明自己是可以无条件地被爱的。”

朋友玲玲和曾经的我一样,也是通过他人正面的评价,以及确认自己比他人过得好,才能感受到快乐。

而这一切,源于她从小就一直在讨好父母。

玲玲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多子女家庭,排行老四又是女孩子的她,被忽视像是逃不掉的命运。

为了让父母能多看自己几眼,多夸自己几句,玲玲一直非常懂事和努力。

不管多辛苦,只要能得到父母的一句夸赞,她都觉得值得。

而这种从小就在想方设法地去得到父母的肯定的经历,导致她成年后大部分快乐的时刻,都来源于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认可。

她总是忍不住去看别人过得好不好,想知道对方怎么看自己,如果反馈符合自己的期待,内心就会觉得很满足。

可一旦与自己的期待不符,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怎么也快乐不起来。

即使已到中年的她已经过上了让很多人羡慕的生活,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有着很深的不配得感。

越是向外抓取,越痛苦;越是想证明自己,越是容易掉进自我怀疑的陷阱,越是自我怀疑,越是不敢在意自己的感受。

最终的结果便是:彻底失去感受快乐的能量,成为用“不允许快乐”来进行隐形的自我惩罚的“忠实”追随者。

重拾快乐,就在转念与取舍之间

我相信每一个中年人都曾有过“自怜”的时刻,都想要找回那个曾经快乐的自己。

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完全被挤压掉的时间,早已让人失去感受快乐的能力。

想要重拾快乐,得先让自己在喘不过气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如果你常常觉得孤立无援,自己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

也许不是你的家人太差劲,不关心你,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忙碌和操劳中,你积攒了太多的怨气;

让你忽略了向他们求助的方法和技巧,用情绪化的表达把对方越推越远。

尝试着把带着抱怨和指责的沟通方式,换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练习用“我感到......因为......我希望......”的句式,代替情绪化表达。

埋怨和指责会把人越推越远,表达感受和提明确的需求,才让人更容易理解你。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只有对方懂得你的不易,才会替你分担。

其次,是接纳自己。

有【快乐羞耻】的人,本质上是对自己有着不切实际的高要求,用他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

可我们能决定自己用什么样的状态去过每一天,但无法决定别人怎么看自己。

控制能控制的,放弃不能控制的,才是接纳的本质。

把关注别人过得好不好,转而关注自己今天过得怎么样。

每天抽出10分钟,认真地去觉察和记录。

“今天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错?”

“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怎么改?”

这有助于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再用他人的标准为难自己。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转念】,把消极变积极。

心理学认为,事件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是你的看法,也是你的念头赋予了它意义。

当你觉得它是好事,它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当你觉得它是坏事,它就会越来越糟。

人的不配得感,实际上只是一种与过去的创伤有关的情绪,它并非事实。

而心理学认为,所有情绪的背后一定有对应的想法在支撑。

玲玲后来明白,她的不配得感,来源于她认为别人喜欢一个人就会直接表达,如果没表达,则意味着不喜欢。

而不被喜欢的感受,会激发她童年的创伤,让她更加质疑自己。

但喜欢就必须要直接表达吗?不被某个人喜欢就说明自己很糟糕吗?似乎也不是。

这就是转念的过程,当识别到自己的消极情绪时,尝试从多角度自我提问、验证,往往能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法国作家埃尔文说:“拥有好的心态,就算眼前的现实惨不忍睹,命运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你要相信,人生一场,快乐与否,选择权一直在你自己手上。

放松放松再放松,人生不在对未来的期待里,就在当下,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抚慰和放松,恭喜你,又拿回了快乐的能力。

*本文由不执和张德芬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编辑丨kiwi

0 阅读:2

张德芬空间

简介:由作家张德芬女士创办,倡导自我负责的个人成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