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26:为何老好人总是被毫无顾忌的欺瞒?被奸臣蒙蔽的汉元帝

老田读历史 2023-04-11 23:31:08

作者:老田读历史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行为逻辑,化为自己的生活智慧,久而久之,那你面临任何困境、挫折、纠结,都能不慌乱、不怕事,从容应对。亲爱的朋友们,跟我一起带着自己生活、工作中的困惑,每天只读1个小故事,积累生活的智慧吧!

1、今日问题:

为什么老实厚道人容易被人欺负?正在于毫无底线的妥协!

今天打开《资治通鉴》,看到汉元帝被奸臣所误的前因后果,方知老实人的可怜可恨之处。

2、《资治通鉴》同样情景历史人物的应对:可怜人汉元帝,被奸臣蒙蔽令人叹息

弘恭、石显等了解萧望之平素气节高尚,不可能接受下狱的屈辱,因此建议说:“萧望之侥幸没有牵连进前案中去,而又得赐爵位封邑,他不悔过认罪,反而满腹牢骚,教唆儿子上书,把过失推到陛下身上。自以为是陛下的师傅,无论怎么都不会治罪。如果不用监狱的痛苦压制萧望之,阻止他的怨恨,那么陛下就再也无法施厚恩于臣子了!”

元帝说:“萧太傅素来性情刚烈,怎么肯去坐牢?”石显等人说:“人所最重视的是性命,而萧望之被指控的,不过语言上的轻罪,必定不会有什么可担忧的。”元帝于是同意奏请。冬季,十二月,石显等把诏书封好,交给谒者,命令让萧望之亲自拆封。同时下令太常迅速调发执金吾所属车马,赶来包围萧望之住宅。谒者到达萧宅,召萧望之。

萧望之就此问他的学生鲁国人朱云,朱云是崇尚节操之士,劝萧望之自杀。当时,萧望之仰天长叹说:“我曾经立于将相之列,而今年纪已超过六十。这么老的年纪被关进监狱,去苟且求生,岂不鄙贱?”遂呼唤朱云的字说:“游,快把药和好,不要延长我等死的时间!”于是饮下鸩酒,自杀身死。

元帝接到报告,大为震惊,拍手说:“我本来就怀疑他不会去坐牢,果然杀了我的好师傅。”这时,太官正呈上午餐,元帝不肯进食,泪流满面,悲哀感动了旁边的人。于是召石显等责问,石显等承认当初判断错误,都摘掉官帽,叩头请罪,过了很久,事情才算了结。元帝追思哀悼萧望之,不能忘情,每年四季都派使节去他坟墓前祭祀,直到自己去世。

司马光都忍不住评论道:元帝这位君王,太容易受欺骗而又难以醒悟了!弘恭、石显诬陷萧望之,其阴谋诡计,诚然有时候很难分辨。至于他开始怀疑萧望之不肯入狱,弘恭、石显却说必定不会出现意外,不久萧望之果然自杀,则弘恭、石显的欺诈,已经很明显了。属于中等智慧的君王,谁不情绪激动,勃然大怒,给奸邪的臣子以惩罚!而元帝则不然,虽然以痛哭流涕、不进食来哀悼师傅,却终究不能杀掉弘恭、石显,只不过使他们脱下官帽谢罪而已。如此,奸臣怎么惩治呢?这正是导致弘恭、石显肆意妄为而不再有忌惮的原因。

3、今日箴言

老田看来,汉元帝在发现被奸臣蒙蔽之后竟然选择无动于衷,无异于为虎作伥,那奸臣作恶之时还有何忌惮可言?所以对于奸臣邪恶该处罚就要毫不手软。

0 阅读:70

老田读历史

简介:为大家持续输出好玩的历史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