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时常感到焦虑,就读读老子和庄子的这些话,一定能够治愈你

代菩提心觅 2025-02-19 15:31:20



生活在现代社会,举目四望,一片钢铁丛林。

看看新闻,讲得都是AI怎么取代人工,使人对未来更加迷茫和担忧。

打开手机,看到的都是别人在朋友圈晒出的完美生活,似乎自己处处不如人。

因此,内耗、焦虑,时常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让人找不到幸福所在。

想要摆脱这种状况,我们可以从古老的道教哲学中,寻回那份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老子和庄子的4个重要思想,一定能抚慰和治愈你的心灵。

01

远离人群

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想要营建一个相安无事,和谐自然的美丽家园,人民能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风俗好。

就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才能消除人类之间的纷扰,争斗和痛苦。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90%的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你本来一个人的时候,还好好的,吃得香,睡得好。

但偏遇到有些人就喜欢打击你,否定你,让你陷入精神内耗之中。

但可惜的是,你还无法离开那些人,因为你害怕孤独。

所以你只能在与人交往的烦恼中,日益焦虑,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其实,真正的强者无需社交,当你选择远离人群,静下心来深耕自己时。

你会发现真正的社交,是在不久的未来,遇到那个更美好的自己。

02

祸福相依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此刻发生的事,你以为是坏事,但以后才发现它竟然是好事。

而此刻发生了一个你觉得非常好的事情,令你欣喜若狂,但不久却发现它原来是坏事。

所以,世上其实没有所谓的好事或坏事,用平静的心去看待一切就好了。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离婚了,郁郁寡欢了很长时间,那阵子看她的状态差到极点。

好在不久之后她自己调整了过来,又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现在的她又谈了男朋友,家境、学识都远在前夫之上。

她当初的离婚,都以为是个坏事情,但现在看来,根本就是个好事情。

人生,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都是宇宙对个体的独特安排。

我们应在顺境中保持谦虚和谨慎,在逆境中保持坚韧和乐观。

不因一时的得失而过分的喜悲,用积极强大的心态面对所有的境遇,如此才能从容面对生活。

03

少用机械

在《庄子·天地》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子贡看见一位老汉在田地里劳作,他劝老汉用机械,一天可以浇上百亩地,而不是像他这样自己提水。

谁知老汉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人经常使用机械就会生出机巧之心,一旦有了机巧之心,心就不再纯净,精神就不再安定。

人的精神若不安定,就会被大道所抛弃,从而过得浑浑噩噩,空虚迷茫。

这段话是对现代人为什么会焦虑的最好解释——沉迷电脑,沉迷手机,多用机械而少用人工。

长此以往,人丢失了自己的本心,找不到自己的本源。

往小了说,人变得程序化,功利化;往大了说,整个社会过度物化,人类可能迷失在机械化之中。

人的存在好像只是一台机器,精神的家园荒芜一片,这是非常可悲的。

当然,我们个人,无法阻止社会的发展,但我们可以从自我发出些改变,找到自己的“道心”。

比如我们可以用手洗衣服,代替洗衣机;自己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用走路,代替汽车;闲时做做手工...

我就是在自己织了一件毛衣,和缝了两双鞋垫之后,感到身心都愉悦了很多。

当你放下所有的急功近利,所有的投机取巧,你才能找到那个最洁白无瑕的本心。

04

回归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都是在告诉我们:自然是最美的,我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投入自然,在自然中一定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无论是在山野徒步,还是在海边漫步;无论是在林中徜徉,还是在溪边小憩。

倾听那风声,鸟鸣和水流,大自然的美妙总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

所以,若是你感到焦虑烦躁,就去融入自然之中,一种无言的宁静便会油然而生。

道家哲学提倡的“清静”、“无为”并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放下焦虑,放下烦恼,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四个简单的方法:无论是远离一会儿人群,还是看淡福祸;

无论是做一做手工,还是在自然中散步,都能帮我们找到内心的平和。

愿您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快乐!

0 阅读:0
代菩提心觅

代菩提心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