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地方,民间有“70不上坟,寿宴三不办”的习俗。
俗话说:人过70古来稀,家有一老,犹如一宝。
在过去,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较短,能活到70岁就比较稀少了,也算是高寿了。
如果一个家庭里能有一个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个老人就是一个宝贝,也说明这个家庭是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子女孝敬老人,老人关爱子女。
那么,70岁老人为什么不能上坟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老人到了70岁,身体机能衰退,体力减弱,走路行动不便。而坟地一般都在离村庄,距离比较远的偏僻地方,有的还在深山里。70岁老人上坟会很吃力,也可能会累出毛病,所以上坟祭祖一般都是青壮年人来完成。
第二个原因,有的70岁老人本身就有病在身,患病的人是不能上坟的,强行上坟的,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意外。
当然,这是指过去来说的,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均寿命也长了。有的70岁老人身体硬朗,完全可以承担上坟祭祖的任务,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出决定。
第三个原因,70岁以上老人为了祭祖,一般来说都要在家里设置祭奠祖先牌位,不用辛苦劳累,亲自上坟地去祭祖,在家里就可以完成了。
以上三个原因,并不是说70岁老人就不用祭奠祖先,忘记先人了,主要考虑70岁老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健康状况,是否适合上坟。
现在再说“寿宴三不办”,有以下三种情况,不办寿宴:
第一种,上有父母的人,不能办寿宴,比如一个成功的中年人,尚有父母健在,就不能自己办寿宴,但是可以办个生日宴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过个生日,过生日和办寿宴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二种,家庭困难,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老人,不宜办寿宴,会增加经济负担,造成思想压力。勉强办的话,效果不好,亲朋好友印象也不好,这种情况完全没有必要办寿宴。
第三种,不能自己给自己办寿宴。办寿宴是个很复杂的任务,繁重的事老年人一般精力有限,体力不支,自己是不能承担这项任务的。这事应该由子女操办,老人可适当支付一些费用。子女为老人操办寿宴,顺理成章,既好看又体面还光彩。
对以上习俗,你有什么看法?你们那里有没有这种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