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在一挽联前驻足,看到落款:张伯驹是什么人

浅吟时光 2024-11-28 21:17:19

引言:

1972年1月寒冬,陈毅元帅追悼会上发生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插曲。毛主席在巡视挽联时,被其中一副笔力遒劲、情真意切的挽联所吸引,驻足细读。当看到落款"张伯驹"三字时,不禁询问此人身份。这位曾为保护国宝散尽家财、后又被划为右派的"民国四公子",与陈毅有着深厚的知己之谊。一副挽联,不仅道出了两位风骨之士的真挚情谊,更在毛主席的过问下,改写了张伯驹暮年的人生轨迹。这看似偶然的相遇,却暗含着历史的必然。

大纲:

一、张伯驹其人

民国四公子之一,出身显赫

醉心书画,倾家荡产收藏国宝

新中国成立后无偿捐献珍品

二、与陈毅的情谊

1957年书画展上结缘

陈毅主动结交,两人相见恨晚

张伯驹被划右派,陈毅多方援手

陈毅临终前仍念及故友处境

三、追悼会上的挽联

张伯驹难以参加追悼会

托人送上情真意切的挽联

毛主席驻足欣赏,询问作者身份

周总理介绍张伯驹事迹

四、命运转折

毛主席关注并过问张伯驹处境

当场指示周总理妥善安置

张伯驹获聘中央文史研究馆

暮年获得安稳生活

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在一挽联前驻足,看到落款:张伯驹是什么人

1972年1月寒冬,陈毅元帅追悼会上发生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插曲。毛主席在巡视挽联时,被其中一副笔力遒劲、情真意切的挽联所吸引,驻足细读。当看到落款"张伯驹"三字时,不禁询问此人身份。这位曾为保护国宝散尽家财、后又被划为右派的"民国四公子",与陈毅有着深厚的知己之谊。一副挽联,不仅道出了两位风骨之士的真挚情谊,更在毛主席的过问下,改写了张伯驹暮年的人生轨迹。这看似偶然的相遇,却暗含着历史的必然。

旧时名士为国献身

在民国那个动荡的年代,张伯驹以"民国四公子"之名享誉京城。他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之家,本可以循着家族的道路平步青云,却偏偏对仕途不感兴趣。

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张伯驹将毕生心血都倾注在了中华文物的保护上。自三十岁起,他就迷恋上了书画收藏,将祖传的家产变卖,只为搜罗流落民间的珍贵文物。

他的收藏之路走得极其艰辛。每每听闻哪里有珍贵文物出现,他都会不远千里亲自前往,只为确保这些国宝不流失海外。

张伯驹的藏品中不乏稀世珍宝。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李公麟的《五马图》等,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为了购买这些珍品,他卖掉了北京的豪宅,变卖了祖传的产业。在当时的收藏界,张伯驹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可理喻的。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大量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这些文物中包括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书法作品。捐献的还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卷轴画。

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如此珍贵的藏品白白送人。

张伯驹却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理应归于国家。"这句话道出了他的赤子之心。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张伯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文明。他不是将军,不能上阵杀敌,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在文化战场上进行着另一种形式的抗争。

通过变卖家产收藏文物、无私捐献国宝的举动,张伯驹展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这种担当,不是靠豪言壮语,而是用实际行动诠释的。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张伯驹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了一曲文人报国的壮歌。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篇章。

书画因缘结知己良朋

1957年的春天,北海公园里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明清书画展。陈毅元帅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参观,展厅内的一幅幅珍品让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看得如痴如醉。

展品中有王羲之的传世墨迹,有顾恺之的绝世丹青,每一件都价值连城。陈毅边走边看,不时询问工作人员这些珍品的来历。

"这些作品都是张伯驹先生收藏的,他是中国书法研究社的副社长。"工作人员如实相告。"张伯驹为了收集这些文物,几乎散尽了家财。"

这番话让陈毅肃然起敬。在他看来,一个愿意为了保护文物而倾家荡产的人,必定是位有大节操、重气节的文人。

第二天一早,陈毅就迫不及待地亲自打电话给张伯驹。"伯驹兄,我是陈毅,昨天看了你的书画展,深受感动,不知可否到寒舍一叙?"

两位风骨相投的人就这样相识了。在陈毅的住所,他们畅谈诗词书画,讨论文物收藏,时间过得飞快。

这次会面后,两人的交往日渐密切。陈毅常常邀请张伯驹到家中,一边品茶一边欣赏书画,两人还经常以诗词唱和。

陈毅对张伯驹的敬重,不仅在于他的学识渊博,更在于他那份舍己为国的情怀。张伯驹为保护文物而散尽家财的事迹,让陈毅深感钦佩。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友谊显得尤为难得。一个是位高权重的开国元帅,一个是饱学多才的文化名人,两人却能成为忘年交。

陈毅在公开场合多次表达对张伯驹的欣赏。他说:"像张伯驹这样的文人,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人才。"

不幸的是,这段难得的友谊很快就遭遇了考验。1957年后期,张伯驹被划为"右派",处境变得异常困难。

但陈毅始终没有忘记这位朋友。在公共场合,他多次为张伯驹说话,试图为这位文化名人正名。

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期,陈毅也一直默默关注着张伯驹的处境。他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张伯驹的近况,想方设法给予帮助。

这份真挚的情谊,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陈毅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友情是可以超越身份地位的。

两人之间的这段交往,不仅是个人之间的友谊,更折射出那个特殊年代里知识分子与革命家之间的一段佳话。在中国现代史上,这样的故事并不多见。

挽联留名终见天日时

1972年1月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庄严肃穆。陈毅元帅的追悼会正在这里举行,各界人士纷纷前来送别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

会场四周悬挂着数不清的挽联,每一副都饱含对陈毅元帅的深切怀念。毛主席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缓步查看着这些挽联。

在众多挽联中,有一副格外引人注目:"戎马一生忠贯日,文章千古气盖世。"笔法遒劲有力,字里行间透露着深厚的功力。

毛主席在这副挽联前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这副字。他被这副挽联的内容和书法艺术所打动,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当目光移到落款处,毛主席看到了"张伯驹"三个字。这个名字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询问此人是谁。

周围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一时无人能答。这时,一位年长的干部走上前来,向毛主席介绍了张伯驹的身份。

这位干部详细讲述了张伯驹为保护国宝散尽家财的事迹,以及他与陈毅元帅的深厚友谊。他还特别提到,张伯驹目前仍背负着"右派"的政治帽子。

听完这些介绍,毛主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注视着这副挽联,久久没有移开目光。

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毛主席对这位素未谋面的文化名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看似普通的场景,却为日后张伯驹命运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毛主席的这个举动,很快传到了相关部门。一些熟悉内情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张伯驹的政治命运可能即将出现转机。

果然,没过多久,有关部门就开始重新审视张伯驹的案件。他们认真梳理了张伯驹过去的所作所为,发现很多问题都值得重新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张伯驹为保护文物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充分肯定。他那些无私捐献给国家的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是无可替代的国宝。

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张伯驹与陈毅元帅的友谊绝非偶然。两人都是真正热爱中华文化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做贡献。

这副挽联不仅展现了张伯驹的才华,更体现了他对故友的真挚情谊。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毛主席,也让历史重新记住了这位文化名人。

平反昭雪再展风华采

1972年春天,一纸关于张伯驹改正结论的文件下达。经过重新审查,张伯驹"右派"的帽子被摘除,他重获新生。

这个消息传来,文化界一片欢腾。许多老朋友纷纷登门道贺,为这位文化名人终于沉冤得雪而高兴。

平反后的张伯驹很快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委员,重新回到了社会舞台的中心。他的书房再次成为文化名人聚会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张伯驹继续着他对文物收藏和研究的工作。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年轻一代传授书画鉴赏的知识。

1973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特别举办了一场"张伯驹捐献文物展"。展览展出了张伯驹多年来无偿捐献给国家的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中包括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国宝级文物。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人们在惊叹这些文物价值的同时,更被张伯驹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同年,中国书法研究院成立,张伯驹被推选为副院长。这个职务让他有了更大的平台继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新的岗位上,张伯驹积极推动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普及工作。他组织了多次书法展览,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书法人才。

晚年的张伯驹依然保持着对文物收藏的热情。他继续在民间搜罗流失的文物,并将它们无偿捐献给国家。

他的家中常常聚集着各路文化名人,大家或论古鉴今,或品评书画,延续着传统文人雅集的风尚。这些活动为当时沉寂的文化界带来了一丝生机。

张伯驹的故事,在文化界广为流传。人们称赞他是真正的文化传承者,是传统文人中的典范。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文人报国不一定要建功立业,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同样是一种崇高的爱国方式。

1978年,年过古稀的张伯驹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将剩余的所有收藏品都捐献给了国家。

他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张伯驹的名字与那些珍贵的文物一起,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报国情怀的一个重要注脚。

1 阅读:46
浅吟时光

浅吟时光

浅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