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促成了两个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大国和解,退休后却选择了看似平淡的道路,周游世界,为了人权与和平事业奔波。
他就是吉米·卡特,一位当过美国总统,但更像是一位世界公民。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了他的世界观?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让他走过百年人生,留下如此特别的足迹?
佐治亚州普莱恩斯小镇,这里遍地都是花生田,构成了卡特儿时的重要回忆,卡特家境不算富裕,但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支持。
信源:卡特对华政策遗产弥足珍贵2024-12-31 环球时报

他的父亲老卡特,是一位坚强的州议员,用自己的行动教导儿子正直、诚实,并尊重女性。
即使对待在自家花生农场工作的非裔女工,卡特一家也给予了应有的尊重和帮助,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卡特的价值观。

他的母亲莉莲·卡特,是当地医院的护士,充满爱心和耐心。
卡特的父母工作很忙,所以他从小就得照顾妹妹。
莉莲想了个办法,她每天都把要做的事情画成图画,然后贴在墙上,这样卡特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

而这种特别的教育方法让卡特变得很有责任心,也很会照顾自己。
小时候的卡特,对遥远的中国充满了好奇心,他每个星期都会往教堂的捐款箱里投5美分,希望能帮助到那里的孩子们。
通过教堂传教士带回的幻灯片,他第一次亲眼看到了中国的样子,也听到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故事。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就像一扇窗户,让他能够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生活,卡特被书中描写的安徽农村生活深深吸引,中国人在困境中表现出的顽强精神也让他感动不已。
不仅如此,卡特在海军服役的舅舅汤姆·戈迪常常给他讲述自己在上海、青岛等中国港口城市的经历和见闻。

这些来自远方的故事,都进一步激发了卡特对中国的浓厚兴趣。
1949年春,年轻的海军军官卡特终于来到中国,他乘坐“鲳鱼”号潜艇,先到香港,随后访问了上海和青岛。

在青岛,他停留了将近两个月,亲身经历了国共内战的紧张气氛,看到了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景象,以及在解放军步步逼近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的撤退行动。
这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状况。
他认识到,就像五四运动爆发时所释放出的巨大力量那样,中国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新的中国即将出现。

结束海军生涯后,卡特回到老家,继承了老爹的花生田。
他可不是只会种地的,脑子活络,把花生田搞得红红火火,他还发现了新的赚钱门路,开始做化肥买卖。
日子越过越好,人脉也越来越广,卡特就想着进军政界了。
他故意把自己打扮成土里土气的乡下人,告诉大家他和华盛顿那些高高在上的政客不一样,靠着这份亲民劲儿,赢得了老百姓的喜爱和支持。

1970年,他成功当选佐治亚州州长。
在州长任职期间,他努力消除种族歧视,这让他赢得了更多有色人种的拥护,同时也受到了佐治亚州一些有影响力的商业集团的关注。
信源:美国总统卡特的人生经历、对华政策及历史地位2024-12-30 澎湃新闻

这些集团看中了他,认为他是他们的利益代表,于是便大力支持他,助他一步步走向美国总统的宝座。
1977年,卡特成功当选为美国第39任总统,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新的阶段。

卡特总统入住白宫后,一直惦记着中国,他非常清楚,中国潜力巨大,对美国来说,建立外交关系至关重要。
尽管当时美国国内支持台湾的力量很强大,卡特总统还是顶住压力,坚决推动中美建交。
他没有走寻常路,绕过国务院,直接和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见面,还派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先后访问中国。

卡特总统甚至说,在邓小平访问美国之前,他不会先去中国,这足以说明他对发展中美关系有多么重视。
1978年,经过反复商量,中美两国终于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在台湾问题上,卡特总统与中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双方各退一步。

美国不再承认台湾是“外交”意义上的国家,但仍然承诺保护台湾的安全,这一安排也为今后的中美关系留下了一些潜在的问题。
为了庆祝这一重要的时刻,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热情欢迎邓小平一行。
宴会上,美国的孩子们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声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中美两国签署了很多合作协议,包括科技、文化、教育和商业等各个方面,为两国未来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卡特总统希望世界和平,这一点不只体现在他积极发展中美关系上,也体现在他其他的对外政策中。

比如,他决定把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还给巴拿马,虽然当时很多人对此有不同意见,但这个举动确实大大改善了美国和巴拿马之间的关系。
不过,卡特总统在国内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处理起来很棘手。

由于当时解决经济问题的效果不佳,卡特总统的支持度持续降低。
1980年的总统选举中,他最终落败,未能成功连任,结束了白宫的任期。
卸任总统后,卡特没有像其他一些前总统那样,靠演讲或出书赚钱,而是选择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人权和大众健康努力付出。

1981年,他接受邀请访问中国,再次与邓小平会面,深入讨论了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
卡特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骑自行车,和当地的老百姓亲切交流,亲身感受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改变。
卡特中心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开展了多项合作。
比如,他们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携手,致力于让残疾人能够用上高质量的假肢,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卡特中心还帮助培训教育领域的专家,指导老师们如何更好地教育失明儿童和听障儿童,让他们也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此外,卡特中心还参与了中国农村地区的选举观察项目,并且与中国民政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年迈的卡特总统一直惦记着中美关系。

他经常公开表示希望中美两国友好合作,并且批评美国国内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说法。
在2019年,中美贸易问题变得严重时,卡特还亲自写信给当时的特朗普总统,建议他组织专家团队来改善中美关系。
吉米·卡特的一生历经风雨,困难重重,但他始终积极乐观。

他曾勇敢地与癌症作斗争并战胜病魔,晚年却因一次意外摔倒引发并发症,最终于2024年2月18日在平静的家中安详去世,结束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笔者认为吉米·卡特的人生是是他个人抱负与国家利益、国际责任相互融合的体现。
可能他在经济上的成就并不像其他一些美国总统那样耀眼夺目,但他对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中美关系发展的推动,足以让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