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公益慈善2025年五大趋势,中国公益慈善2024年十大进展也同步发布。
发布指出,2024年,“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被写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对公益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
修改后的《慈善法》正式施行,中国慈善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慈善信托、慈善捐赠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应急慈善、社区慈善和个人求助有法可依,取得重要进展;互联网技术继续赋能慈善创新;慈善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深化。
展望2025年,慈善事业进入价值提升和结构调整期,呈现五大趋势。
来源:南方周末。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研究中心王明媚、周佳如、尹力子、赵延会、程芬
趋势一:慈善的功能价值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慈善事业进入法律政策进一步完善、监管进一步加强、行业进一步自律的高质量发展期。这也是进一步认知慈善价值、凝聚社会共识的时机。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公益慈善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将更为凸显。
慈善是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第一,探索社会创新。慈善力量发现社会问题,以试点或小切口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采用新的技术方法,创新工作机制,进而推动系统性变革。
第二,丰富精神文明。慈善服务、爱心捐赠等慈善行为,将仁爱、互助、与人为善的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价值观,与公益、利他、志愿等现代慈善理念相结合,有助于弘扬慈善文化,提升社会价值认同和文化凝聚力,丰富精神文明。
第三,健全社会治理体系。通过社会组织治理、社会力量参与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等,慈善在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慈善将发挥更显著的经济功能。
第一,形成社会服务产业。中国进入社会服务的量质双重需求提升期,慈善力量作为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服务重要提供主体,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服务的领域覆盖民生、公共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国际交流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巨大的社会服务产业。
第二,创造就业机会。慈善在成为社会服务主要提供主体的同时,将吸纳大量就业,形成庞大的社会服务队伍。
第三,推动共同富裕。通过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慈善将创造更多直接经济价值,向服务提供者进行第一次分配。通过扩大捐赠、志愿服务等,慈善将深化第三次分配的功能,进一步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趋势二:步入“慈善+”时代,慈善趋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随着慈善事业覆盖的领域日趋扩大,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带动慈善服务价值链不断延展,慈善行业趋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最明显的体现是,慈善行业逐步与更广泛的产业相结合,形成“慈善+金融”“慈善+科技”“慈善+家族传承”等创新领域。
党中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金融工作需要更好地服务民生需求,推动慈善与金融的交叉领域逐步成型。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将慈善融入主营业务范围。一方面,通过慈善信托、慈善保险等创新工具,为慈善事业提供资源供给。另一方面,为慈善机构开发专属的财务管理产品,保障慈善资产的增值保值。
公益慈善与科技之间的融合态势愈发显著且深入,呈现出相辅相成、协同共进的崭新格局。
一方面,慈善借助科技力量,能够不断优化服务模式、拓展服务范畴。修改后的《慈善法》要求完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慈善信息平台、加强慈善组织的应急信息共享,数字化慈善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相关主体逐步开发拓展慈善相关的数字化服务,既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捷的慈善捐赠渠道,又为慈善机构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沟通工具。人工智能技术也在教育、医疗、环保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公益服务质量的提升贡献卓越力量。
另一方面,科技将吸引更多慈善资源涌入,加速自身迭代。二者携手共进,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精神文化的不断丰富,高净值爱心人士逐步把慈善与家族传承结合起来,希望以慈善事业为纽带,链接子孙后代的家族向心力。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等财富管理机构,为高净值人士开发带有慈善属性的家族理财产品,既解决家族的传承需求,又为慈善事业提供了新的资源。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保障机构,加大对于慈善领域的资源倾斜,为慈善机构、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等提供法务或会计等专业服务,保障捐赠人、慈善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权益。此外,高校、智库等研究咨询机构,也投入到慈善行业研究中,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趋势三:慈善和政府、市场的跨部门协同合作更加密切
从实践探索看,为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慈善与政府、市场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比如在公共卫生领域,盖茨基金会推动“共建式慈善”,支持中国企业开发的脊髓灰质炎、乙脑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认证、扩大产能,并通过“开放获取政策”,促进产能扩大和中低收入国家地区对疫苗的公平获取。
在应急领域,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15亿资金,设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综合保障基金”,联合41家国内外企业保障抗疫物资的供应、运输和战疫后备,联合39家数字科技企业支持全国各地抗疫小程序开发,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应急网络。
应急管理部与多家慈善组织、电商平台等探索救灾物资保障的协同机制。在助残领域,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与残联、各级助残公益组织联合开展助残行动,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行动、社会组织参与、志愿者助力、残疾人受益”多元助残模式。
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就业等将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灾害响应、社区韧性建设、大病救助、公共卫生、养老、托育、教育、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社会议题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政府、市场、社会等单一主体无法完全承担,需要跨界力量的合作协同,以系统性解决。因此,未来公共部门、企业和慈善力量的合作将更为普遍。政府提供兜底、基础性支持,商业力量解决市场化的需求,慈善开展创新和精细化服务。
趋势四:慈善力量助力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
气候系统变暖趋势在持续。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平均气温10.9℃,较常年偏高1.01℃,再创历史新高。气候变化加剧灾害风险。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不同群体和地区的暴露程度和抗灾能力不均衡。老人、残疾人、儿童、妇女和低收入者等群体,以及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更为脆弱,更加需要慈善力量的关注。
根据全球气候资助报告,2023年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资助总额达到93亿至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但全球减缓气候变化资助占全球慈善捐赠总量依然低于2%。同时,仅有约十分之一的全球气候资金用于气候适应。
按照《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要求和建设“气候变化适应型社会”的目标,国家疾控局、应急管理等13个部委在2024年9月联合发布《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要“教育、引导、促进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自救互救措施,提升公众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素养水平。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城市、乡村、社区、重点场所(医院、工业企业、托幼机构、学校和养老机构等)行动试点,总结可推广的适应模式”。
未来,气候变化和适应将成为中国公益慈善持续关注的议题,更多的慈善资源也将随之投入其中。
趋势五:社区慈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慈善法》明确支持发展社区慈善事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为社区慈善的发展奠定法律基础。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沉,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各个公益领域在不断向基层延伸,使得社区慈善的服务内容持续拓展,从传统的救助困难及特殊群体,逐步转变为向社区群众提供涵盖教育、文化、体育、环保和应急等多元的社会服务。
社区慈善具备“看得见”的特性,捐赠者能直接看到捐赠款项给社区带来的改变,受益者就在身边,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模式更能激发参与热情。同时,与国外相比,中国大部分慈善捐赠来自于慈善家和企业,公众捐款占比较低且多用于社区之外,这反映出中国社区慈善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公益事业从大范围公益向社区慈善的转变,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将成为主流,社区慈善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