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用血的代价又给我们上了一课,未来终极一战开打,严防内鬼

畅谈古今使 2024-12-23 17:50:07

俄乌冲突持续两年以来,双方都被消耗了巨大的兵力、弹药以及各方面资源。

但别看俄罗斯是排名世界前列的大国,将来与乌克兰孰胜孰负还真不一定。

因为对方“身后”不仅有北约支持,而且“内鬼”或许已经渗透进了俄罗斯社会的各个“角落”。

例如前几天,三防将军在自家门口被炸弹袭击身亡、火星设计局导弹专家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到枪击身亡。

而这些骇人听闻的刺杀案件,就发生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甚至距离克里姆林宫仅十几公里的路程。

自冲突以来,俄罗斯高级军官、社会高层精英的离奇死亡案件加起来竟高达50起。

莫斯科频繁遭到“袭击”

12月17日,俄军三防部队司令伊戈尔·基里洛夫在莫斯科主干道梁赞大街上遭遇路边炸弹爆炸袭击,当场身亡。

12月13日,俄火星设计局副总设计师米哈伊尔·沙茨基在莫斯科的库兹明斯基森林中被暗杀,距离克里姆林宫才十多公里。

11月10日,莫斯科遭受大规模无人机袭击,据称有34架无人机被俄防空系统击落,莫斯科三大机场一度停航。

8月21日,莫斯科首次遭遇无人机“蜂群”攻击,俄防空部队击落了至少11架无人机。

7月24日,莫斯科北部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一名俄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官员受伤。

3月22日,莫斯科附近音乐厅遇袭,遇难人数达145人。

这些“袭击”事件充分证明,莫斯科似乎已经被“严重渗透”,内鬼问题十分严峻。

俄军高级军官、重要人才,一个接一个地“突然离世”。有些是在自家浴室中“意外滑倒”,有些是在出差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更有甚者,被发现死在自家办公室内,死因竟然被标注为“突发心脏病”。

能源巨头、银行高层接连陨落,这些人之中不乏参与国际能源交易的关键人物。

有人从豪华游艇上坠入海中;有人在家中被发现倒卧于床,旁边竟放着一封“遗书”。这份遗书用力堆砌着文字,试图让死亡显得自然而然,却难掩其中的匆忙和违和感。

同时,关于这些事件的“幕后黑手”猜测不断,外界的目光也开始投向俄罗斯的内部网络。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乌克兰情报部门早已借助网络渗透,深入到俄罗斯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一些受雇的平民,甚至从未与上线见过面,仅靠一条条加密信息,便能完成整个行动。

他们从网络上获取资金、指令和操作教程,而所有的联络,都隔着层层虚拟的屏障,看不到也摸不着。

12月17日的路边炸弹袭击事件中,嫌疑人是一名29岁的乌兹别克斯坦男子。他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的军事训练,也从未与所谓的“上级”面对面接触。

他的任务很简单:接收一个快递,放置到预定位置,再把摄像头对准居民楼楼道,便完成了任务,随后便有人远程监控,进行引爆。一切看似简单,却精准致命。

而他干这一切,是为了10万美元的报酬和一份据说可以“逃出贫穷”的国外身份。

更早之前的莫斯科音乐厅爆炸案中,百余条生命在瞬间化为灰烬。而策划者,同样是通过网络招募到一批不明真相的普通人。

这些人中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物品是爆炸装置,仅仅是按照指令进行配送,便将一场血腥的灾难推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一旦被招募,这些“内鬼”无需具备专业的能力,仅需拥有被金钱收买或哄骗的心。

通过简单的操作,他们便能执行致命的任务。这种作战方式几乎无成本,却能让整个俄罗斯防不胜防。

严防“内鬼”,是俄罗斯目前的一大难题,但俄罗斯似乎在冲突开始的初期,就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舆论战这方面下功夫,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所以说,俄罗斯是用“血”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但除了这些,还有更重要的经验。

战争一旦爆发,切勿“束手束脚”

开战之初的俄军,似乎“手握”一副好牌,作为全球公认的军事强国,面对一个军事力量明显弱于自己的乌克兰,按理来说,这场战争理应是一场摧枯拉朽的“闪电战”。

然而,事实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最初的几天,俄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坦克纵队沿着公路行进,战机呼啸着穿越乌克兰上空。西方情报机构甚至预估,基辅可能在48小时内失守,乌克兰政府或将被迫流亡海外。

然而,俄军在推进过程中,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慢动作”模式。

装甲部队行驶在乡村公路上,甚至懒得掩盖自己的位置;前线士兵沿途驻扎,有些人甚至被拍到在乌克兰民居内煮饭、打牌,更像是一次旅行。

对于一个号称“特别军事行动”的战争,这种“克制”显得尤为矛盾。甚至有分析认为,俄军之所以选择这种姿态,是因为其高层试图避免战争演变为民族对抗,以避免进一步激化乌克兰民众的反抗情绪。

更为致命的是,俄军在初期未能充分削弱乌克兰的关键军事能力。

在战争的头几周里,俄军鲜少对基辅的通信中心、运输网络和能源设施进行系统性打击。这让乌克兰得以在西方援助到来之前保留大量的作战能力。

当美国和欧洲的军事物资逐步运抵乌克兰时,俄军已失去了将战争快速解决的最佳时机,而这一时机的错失,直接将这场冲突推入了长期消耗战的深渊。

学会结束战争,永远比发起战争更加重要

当俄罗斯宣布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时,目标看似清晰,通过迅速行动解除乌克兰的军事威胁,为自身安全建立战略缓冲地带。

然而,当卢甘茨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个地区先后“并入”俄罗斯版图后,一部分目标已经实现,但战争却没有因此停止。

恰恰相反,冲突在这些地区变得更加激烈,甚至远超初期的战斗规模。

俄罗斯面临的难题不只是乌克兰的反攻和西方的援助,还有如何在这场持续的冲突中找到一个体面的“出口”。

如果说战争的目标是为安全赢得保障,那么无休止的战斗反而会让最初的目的被无限拉远。

对手显然也深谙这一点。泽连斯基拒绝和谈的态度背后,是对战场形势的自信以及西方援助提供的底气。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如果不能主动掌握战争节奏,就只能被迫迎合对手设定的规则。俄军在占领地区面临的抵抗和治理困境,也让战争变得愈发难以“收场”。

反观历史上的一些成功案例,不难发现关键在于“见好就收”。我国在对印、对越的自卫反击战中,成功的秘诀往往在于快速确立目标、迅速达成并果断结束。

然而,这样的果断在当下的俄乌战场上却显得遥不可及。俄罗斯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继续推进,可能陷入更深的泥潭;退却,又可能失去既得利益甚至国内的支持。

信息来源:

环球网——俄三防部队司令在爆炸中身亡,俄联邦安全局公布爆炸实施者被捕和受审画面

时代周报——坠机、跳楼、心脏骤停……俄乌冲突以来,离奇死亡的两国高官和精英已超50人

https://www.time-weekly.com/index.php/post/304658

0 阅读:3
畅谈古今使

畅谈古今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