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我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我国商务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三大部门同时亮剑,在关键矿产管制、关税加征、反垄断调查三个维度对美国展开精准反制,此时距离美国发动新一轮贸易战仅仅相隔了72小时。
与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正面硬刚”不同,这一次我国用上了“不对称打击”手段,直接选择美国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进行反制。特朗普政府将会发现,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正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另类催化剂”。
一
中方掐住美国高端制造“咽喉”
根据商务部2月4日公告,中国将对钨、碲、铋、钼、铟等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材料是半导体、新能源电池、航空航天等产业的核心原料,我国在其中的众多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
举例来讲,我国钨矿占世界的比重,在储量上约为52%,在产量上约为80%以上。当前,美国90%的军用穿甲弹依赖中国供应,EUV光刻机的钨合金部件库存仅够维持6个月;
我国的铟产能占据了全世界的80%,铟是OLED面板制造不可替代的ITO靶材原料;我国的钼产能占据了全世界的75%,钼是波音787发动机叶片的关键强化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此次管制不仅限制原材料出口,还将含稀有金属的合金,以及能被机械加工成相关产品的物品纳入监管,直接切断了美国通过回收渠道获取替代资源的可能性。
荷兰ASML此前已经发出过警告,若无法获得中国钨供应链支持,其光刻机产能将面临腰斩风险。
要知道,美国近年来正在俄亥俄州等地扩建晶圆厂,拉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等地建设先进芯片厂。
我国的管制措施落地后,美国《芯片法案》2000亿美元补贴,将面临“有厂无设备、无材料”的尴尬。可以说,我国的这一措施直接击中了美西方的痛处。
二
我国对美加征关税,启动对谷歌公司的立案调查
我国财政部同日宣布,自2月10日起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等商品加征10%。
我国的这一举动,是实打实的对等反制。在这一系列政策落地后,俄罗斯和中亚西亚等地的国家,将有望进一步扩大在我国的能源市场,美国在我国的能源市场份额大概率会被其它国家瓜分。
至于我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谷歌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展开立案调查,此举与鸿蒙系统全球设备数突破8亿台形成了战略呼应。
资料显示,我国手机厂商每年大概需要向谷歌公司支付近200亿美元的“安卓税”,谷歌公司涉嫌违背了我国的反垄断法。
我国此次出击,意味着中美正在打响一场“数字主权”争夺战。在鸿蒙系统迎来迅猛发展的“东风时刻”之际,我国在为自主操作系统扫清障碍的同时,也在对美国展开猛烈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