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灭亡的立陶宛,中国这次真的没手软

孔甲丙今说史 2025-02-21 04:49:58

外交活动是当前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交往活动,就中国而言,目前已与18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在183个国家中,却有一个最特殊的国家,那就是立陶宛,中国和立陶宛的外交关系为“代办级”,也是183个国家中唯一的一个。

当今国际社会的外交关系有特命全权大使、特命全权公使和代办三个等级,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最高一级的外交代表,系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代表,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在现代外交实践中,互派大使级外交代表是各国通行做法。而特命全权公使,除了所受礼遇次于大使之外,所享有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与大使相同,所以派驻公使的情况在当今国际越来越少。

所谓代办,与大使和公使不同,并非由两国元首派遣,而是由一国外交部长向另一国外交部长派遣的,所以它是最低一级的外交代表。

而中国目前已建交的183个国家,除了立陶宛之外,都是大使级外交,唯独立陶宛是最低的代办级外交。众所周知,中国在外交上一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是温和派,不会主动挑起争端。那这种特殊关系的来源是什么呢?

跳梁小丑蚍蜉撼树

立陶宛,东欧国家,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国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9.5万。从面积看,还赶不上重庆一个市,而人口更少,也就比重庆的渝北区多一点。但就这样一个蕞尔小国,却成功吸引了中国的注意。

正如朝鲜要时不时弄出点动静,秀一下存在感,来吸引国际社会关注一样,立陶宛最近几年也在不断吸引中国的注意。

早在1991年,中国与立陶宛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保持交往。但就在建交20年以后,立陶宛开始作妖了

2021年8月,立陶宛突然宣布允许在其首都维尔纽斯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同时还宣传未来可能在台北设立代表处。虽然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声称,开设该“代表处”是为了发展经济关系,不具有“外交地位”,立陶宛此举是为了“寻求与整个亚洲和印太地区加强关系”,但是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就是在公开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一般而言,台湾作为一个地区,之前在对外交往中的机构名称均以“台北”命名,在国际赛事上,是不是都称为中华台北队或中国台北队?因此,在当时,“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是在欧洲首个以“台湾”命名的“代表处”,欧洲的其他国家都不敢触这个霉头。台湾、台北,虽然一字之差,但是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实际上已承认其是一个国家,而非中国的一个地区。

众所周知,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国在国际外交中的不能触碰的底线,但凡触碰到这一底线的,不论是超级大国还是蕞尔小国,都必须予以最坚决的回击。截至目前,世界上仍有13个国家未与中国建交,而其中12个,都是因为与中国台湾地区保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

果然,在立陶宛同意设立该代表处以后,岛内就出现了一些人开始吹嘘所谓的“外交突破”。台“外交部”在新闻稿中称,除了促进经贸合作、民众交流外,“代表处”还会经手“领事”业务。台湾的国际法学者宋承恩称,设立“代表处”经历了“太多波折”“对台湾和立陶宛而言,都是不容易的外交突破”。因为之前和台湾地区保持外交关系的都是些没有什么名气的国家,而立陶宛好歹是个欧洲国家。

对于这样的挑衅,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立即给予最严厉的反制,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立陶宛做法“性质极为恶劣”,对于中方将采取何种必要措施,表示“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立方咎由自取,必将自食其果”。

中国立即降低了对立陶宛的外交等级,也就是本文开头说的,中方将中立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驱逐” 立陶宛驻华大使并召回驻立大使,这无疑与立陶宛断交只差一层窗户纸了。所以,立陶宛是中国外交关系中唯一个代办级,这可以说是最严厉的制裁了。

但是,就在这样的震慑之下,立陶宛不仅没有悬崖勒马,还在作死路上越走越远。

2022年8月2日,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之后,立陶宛马上表示出无限忠诚,不仅是欧洲第一个表达支持佩洛西的国家,还派出交通与通讯部副部长瓦伊丘凯维丘特马上跟上美国的脚步,同样窜访了中国台湾地区,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美国的忠心。

2022年9月,“立陶宛驻台经贸代表处”正式开始运作,悬挂立陶宛国旗,“驻台代表”卢百利抵达台湾。

在沉寂两年之后,2024 年 11 月 29 日,立陶宛外交部毫无征兆地宣布将中国驻立代办处的部分外交人员列为 “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他们限期离境,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外交惯例,是对中国的公然挑衅,中国对此发出了严重警告。

面对这一连串的挑衅,不禁要问,立陶宛是哪根筋搭错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甘当美国马前卒

俗话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立陶宛敢于这么做,一定是自认为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具体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意识形态上天然具备反共思潮的基因。一战期间,立陶宛曾一度被德国占领,后来宣布独立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二战期间,苏联军队进入立陶宛,并成立了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所以,实际上,立陶宛本质上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他后来加入苏联,不是因为本国共产党通过政变或起义的形式,而是苏联军队占领以后,强行将立陶宛由“姓资”改为了“姓社”。于是,在东欧剧变中,1990年3月,立陶宛通过恢复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立陶宛曾作为苏联的一部分,经历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资本主义的剧变,为摆脱苏联时代的阴影,国内兴起反苏、反共思潮,受此影响对中国也产生了敌意。

充当美国马前卒试探中国底线换取利益。与乌克兰企图加入北约而不得不同,早在2004年3月,立陶宛就加入了北约,同年5月加入欧盟。这是他敢于反华的最大底气。为换取美国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立陶宛将反华作为向美国示好的手段。美国也看中其坚定的反共、反俄立场及与中国相距较远的地理位置,支持其反华。

俄乌战争爆发后,这种立场变得更加坚定。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在俄乌冲突背景下,立陶宛急于向欧美阵营表忠心,试图通过在对华政策上的强硬态度,来换取欧美在军事和经济上的支持。同时,立陶宛由于与俄罗斯离得很近,加上立陶宛认为自己曾是被苏联强行吞并的受害者,独立后对俄罗斯保持警惕,俄乌战争爆发后,这种担忧加剧。由于中俄关系紧密,立陶宛在恐俄情绪影响下对中国也保持高度戒备。

民粹主义盛行换取民众支持。立陶宛政坛党派林立,民粹主义盛行,一些政客为吸引选民目光、获取政治利益,将对华强硬政策当作手段,不顾国家长远利益,盲目追随西方反华势力。

基于上述几个原因,立陶宛毅然站在了反华的前线,甘当美西方势力的马前卒。但是,得罪了中国,立陶宛会有好下场吗?

蕞尔小国自取其辱

虽然说,中国在外交方面一向奉行温和的政策,但也同样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底线。面对立陶宛一连串的挑衅,中国没有丝毫手软,除了降低外交等级之外,继续对立陶宛予以了更加强力的制裁和反击。

首先是限制贸易进出口,一开始主要是暂停了立陶宛牛肉进口申报,并对其奶酪、木材和酒类等主要商品的进口进行限制,后来几乎停止了所有从立陶宛进口产品。同时也限制中国商品对立陶宛出口,使立陶宛企业需要以更高成本从其他欧盟国家获取中国商品。

暂停了中欧班列在立陶宛卸货。中欧班列始于2011 年,是一趟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连接中国超百城与欧洲 20 多个国家的超 200 个城市,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加强物流运送的重要载体。2021 年 12 月,中国中铁集装箱公司决定暂停所有直达立陶宛的货运班列,立陶宛的出口货物无法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中国市场,增加了立陶宛企业的物流成本和清关难度。

同时企业合作也大大受限,凡是使用立陶宛企业产品的企业,都不得进入中国市场,导致萨博、沃尔沃等跨国公司为保住中国市场,取消与立陶宛企业的合同,使立陶宛企业失去重要合作伙伴,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地位也受到严重损害。

此外,还限制签证发放,自 2022 年 1 月起,中国不再为立陶宛公民签发入境签证,限制了双方人员的正常往来,对两国之间的旅游、文化交流、商务合作等活动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立陶宛民众难以方便地来华旅游、学习、工作和开展商务活动。

面对来自大国的这一连串的反制措施,又岂是立陶宛这个蕞尔小国能承受得起的?中国制裁立陶宛后,立陶宛经济受到多方面的严重影响。

直接影响是出口额锐减。中国曾是立陶宛重要的贸易伙伴,制裁后,2023 年 8 月至 11 月,立陶宛对华出口同比骤降 91%,从中国进口下降 51%,整体出口额锐减 28%。

从而导致相关产业衰退,企业大量倒闭。中立经贸合作的许多企业受到冲击,据统计,近两年立陶宛约 1300-1400 家企业倒闭,大量企业订单减少、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关门大吉。大量企业倒闭导致超过 6 万人失业,2023 年 12 月,立陶宛失业率升至 8.5%,创两年来新高,民众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其中以制造业和零售业失业率攀升最为显著,2023 年立陶宛工业产值同比下降 6.4%,农业产值暴跌,同比下降 20.1%。

此外,由于立陶宛企业失去中国这个庞大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也受到影响。国际投资者对其投资意愿降低,新的投资项目减少,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大量外资企业担心风险,选择从立陶宛撤离,导致立陶宛失去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全球化竞争中更加被动。

最后必然导致立陶宛国家财政压力增大,企业倒闭使税收减少,为刺激经济,政府被迫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发出主权信用评级负面预警,进一步恶化了立陶宛的融资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

这些就是立陶宛充当美西方势力马前卒的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可谓是自取其辱。虽然迫于国内民众压力和国际舆论,立陶宛新当选的政府多次表达要修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希望能重建在中国的大使馆,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更多只是政客在讲台上的作秀而已。

立陶宛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取消“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等机构,断绝与台湾地区所谓的“外交关系”,才能取得中国的原谅,重新赢得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的信赖。因为,一个中国是我们坚决触碰的底线,谁敢于公然叫嚣,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参考资料:

1.非要来惹中方?立陶宛无理驱逐中国外交官,新总理上台后仍在玩火

2.立陶宛宣布驱逐三名中国代办处工作人员!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3.立陶宛无理驱逐中国外交人员,破坏一中原则,终会受到反制

7 阅读:337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6
2025-02-22 22:14

立陶宛只能算个讨饭的,他的生存跟我们有关系吗?

风和日丽

风和日丽

2025-02-23 02:19

弹丸小国,自取其辱

孔甲丙今说史

孔甲丙今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