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推介:《无线电》2025年第1期

科创中国 2025-01-17 15:09:50

博览:《无线电》70 周年大事记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在那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岁月,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迈出了振奋人心的第一步,开启了激情昂扬的奋斗历程。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能够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研发人员和仪器设备都寥若晨星。然而,国家深刻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毅然决定投入资源和力量,推动电子产业的发展。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挺身而出,期待着向人民大众普及电子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介绍电子信息技术为人民带来的全新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寄托着国家建设发展新兴产业殷切希望的《无线电》,于 1955 年 1 月创刊。《无线电》为我们留下了科技电子器材展览的珍贵画面,让全世界看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教育研究、培养科研技术人才的坚定信念。

博览:《无线电》与中国社会在不同时代的跨越发展

从1955年到2025年,中国社会先从农业时代快速跨越到工业时代,并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的20多年里成功跨越到信息时代。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向智能时代全速前进。在这70年里,《无线电》作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普期刊,与历年以来的众多作者和无数读者一起见证了中国社会宏伟壮阔的跨越发展历程。

博览:脑机接口技术——

科幻与现实的连接

在科技与医疗交汇的前沿领域,脑机接口技术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构想,这项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生活。通过对大脑活动的精密解码和实时解析,脑机接口技术为人机融合提供了可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时代。

特别策划:70周年情怀——

纪念《无线电》杂志 创刊 70 周年

为纪念《无线电》创刊 70 周年,本期特别策划了多篇资深读者的文章,他们的故事和感悟让我们得以一窥电子技术的历史脉络。这些文章不仅展现了老一辈读者对技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们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对新一代的读者而言,这种精神同样值得传承和发扬。

特别策划:欲罢不能,钟爱一生——

我与《无线电》杂志“结缘”60 年

1965 年我第一次看到《无线电》杂志(以下简称《无线电》),至今接近一个甲子。从最初喜欢这本杂志坚持订阅 40 年,到后来因故中断了若干年,再到退休后我重拾旧趣,不仅恢复了《无线电》的订阅,而且还想方设法地把早年漏订的杂志全部集齐。其间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和坎坷,但我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收获了许多快乐。

特别策划:《无线电》和我

我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11 岁时偶然看到《无线电》杂志,就被那神奇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越看越有兴趣,反复认真阅读后,感到无线电技术实在太吸引人了,也想按照那么多引人入胜的文章来尝试制作。尤其是看到矿石收音机的文章,反复阅读之后,我决定大胆地动手试试。

特别策划:风雨几十年——

我与《无线电》杂志的缘分

《无线电》杂志创刊于1955 年,我比它小一岁。我在上初中后接触了电子类的制作,按照一本科普书介绍的方法制作矿石收音机。要知道这是不需要电源的,当制作成功收到电台后,那个心情别提多高兴了。1973 年 9 月回村里,在路上看到一条有关《无线电》10 月要复刊的消息。我到村里后,赶紧给家里写信,请家人去邮局订一份,从这一年开始,我就一直订阅到现在。

特别策划:此情可待成追忆——

为《无线电》创刊 70 周年而作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无线电》杂志将迎来它的 70 华诞。在国内的科普期刊中,《无线电》是少有的几家“老字号”之一,其累计的发行量之大,拥有的粉丝之众,在同类刊物中恐怕是首屈一指的。我虽然也曾在《无线电》上登过几篇“豆腐干”那样的文章,却称不上是作者;就像我喜欢玩无线电,却始终够不上“无线电爱好者”这个“格”。但与《无线电》的不期而遇,却成为了我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多年来与它的朝夕相处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启迪。

特别策划:我的“无线电”记忆

我的“无线电”这一爱好是从童年开始的!具体从小学几年级开始的?好像有点想不起来了。这一爱好一直伴随着我,早期购买的大部分电子元器件也一直跟随着我,我从大西北回到了大东北,也没有把它们丢下!

特别策划:让《无线电》相伴我一生

我是一名无线电爱好者,一生喜欢亲自动手鼓捣家用电器。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我陆续组装了矿石收音机、干电池电子管收音机、交流电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黑白电视机、落地大音箱、彩色电视机、电子管“胆机”。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不过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无线电》杂志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相伴一生,几十年如一日,每天不翻看几眼《无线电》,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浑身不得劲。

特别策划:《无线电》让我成为“土专家”

说起我这个“土专家”这一名称,与《无线电》杂志密不可分,如果不是跟着《无线电》学习无线电、电子知识,我就不会有“土专家”名称。

特别策划:《无线电》——

岁月长卷中的科技灯塔

在时光长河的滔滔浪潮里,《无线电》杂志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自 1955 年创刊起,便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漫漫征途,也在我个人的成长轨迹上,镌刻下深深的印记。

制作:如何快速搭建原型机

如果你是个闲不住的电子爱好者,平时休息时喜欢捣鼓点东西,那么你肯定遇到过和我类似的问题——不是琐事缠身就是场地有限,没地方施展,而制作一些太普通的东西又觉得不过瘾。本文以一组创意电子作品的快速搭建为例,和读者朋友们探讨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搜集资源,排除干扰,展开设计,最终制作出个性化作品。

制作:指间舞者——仿真机械手

上初中时,我很喜欢在本上绘制各种有趣的设计,曾经还用易拉罐和四驱车里的齿轮等材料制作了一只机械手。那时,我就已经在思考多级齿轮是如何联动的,电机是如何通过开关控制齿轮正反转的。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毕业好多年。偶然一次我看了一部名叫《西部世界》的美剧,片头那灵活的仿真机械手在钢琴的键盘上弹奏着优美的旋律,再次让我想起儿时制作过的那只简陋的机械手,我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这只机械手。

制作:便携式露营灯

● 本作品电路简单,适合新手 DIY。

● 控制模块集成了双通道触摸无极调光芯片,可实现灯带的双色温调节和触摸调光。

● 内置 3 个 N52 磁铁,可使露营灯吸附在铁制品表面。

● 采用单节 21700 锂电池,大容量电池续航更长。同时内置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可为露营灯充电。

● TPU 材质外盖,提高了露营灯的耐摔性。

制作:再做拟辉光时钟

第一次尝试制作拟辉光时钟是在 2017 年年底,后整理成文刊登在《无线电》杂志 2018 年第 4 期。从第一版拟辉光时钟发布至今,不断有喜欢拟辉光时钟的网友咨询我们是否会完善此设计,使其便于DIY。近几年,工作室成员各奔东西,我也始终没有时间优化此项目。可能是好事多磨,最近遇到了同样热爱开源的“00 后”加入工作室,碰撞出很多思路。也等来了 STC 推出更强大的国产 8051 芯片。经过近一年的完善和改进,第二版拟辉光时钟以电路精简、物理结构简单、低成本为目标,设计出可以显示时间和温 / 湿度两种版本,同时增加了自定义图案、文字等内容。使其成为更具趣味性和容易上手的开源项目。

入门:实用模电速成:

基础知识基于标准运算放大器的 MF 法——定义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电赛)题目中,少不了模拟电路内容。而模拟电路内容繁杂,让很多初学者望而却步。即便《新概念模拟电路》上、中、下这3本书,也仅是沧海一粟,而就是这沧海一粟,初学者恐怕也难下通读的决心。怎样能让初学者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模电知识,能够在电赛中得心应手,是《实用模电速成》的撰写初衷。《实用模电速成》分为两部分,基础知识和常用电路。基础知识包括11篇独立文章,以及2篇设计举例,要想学好,就得细读;常用电路有21个,都是在电赛中频繁出现的电路。

入门:实用模电速成:常见电路

加法器和减法器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电赛)题目中,加法器和减法器出现频率很高。虽然它们很简单,但仍需要引起重视。

入门:树莓派 5 入门与人工智能项目实战

树莓派 GPIO 基础——PWM 输出控制

树莓派的 GPIO 通常只能输出高、低两种电平状态的数字信号,但在控制系统中,有很多执行器不能只用数字信号控制,例如灯的亮度、电机的转速等。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用到模拟信号,也就是在高低电平之间连续的电压值。例如,树莓派不仅能输出 3.3V 的高电平和 0V 的低电平模拟信号,也能输出 0 ~ 3.3V 范围内的任意电压值。有了模拟信号,就能对执行器进行复杂、精确地控制。

入门:STM32 物联网入门 30 步

省电模式、CRC 与芯片 ID

本期我们学习单片机内部的3个小功能:省电模式、CRC和芯片ID功能。之所以说这些是小功能,是因为它们的实现都很简单,在项目开发中并不常用。由于太简单,在STM32CubeMX图形化界面里并没有设置项目,大多数设置在程序中完成。这3个功能已经在《STM32入门100步》里讲过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第92~93步学习省电模式,第97步学习CRC和芯片ID功能。这里我只对功能做简单介绍,重点讲解HAL库如何设置和开启这些功能。

装备:万用表与直流稳压电源

中国电子仪器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了多年发展之路,《无线电》杂志创刊于1955年,70年间见证了我国电子技术和电子仪器的发展与演进。早期的电子仪器以万用表为基础,之后逐渐有了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可调电源、LCR电桥、电子管测试仪、晶体管特性测试仪等。

2025年1月刊目录

0 阅读:1
科创中国

科创中国

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