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千古传颂,又是起义军首领,黄巢之死自杀、被杀还是逃脱?

回味历史时光 2023-12-10 22:08:43

我想这首诗你肯定读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作者黄巢。

古代有名望的诗人基本大都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佼佼者,要么是名士大儒,

要么至少也会曾经官居高位,但是这位写出“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人却是赫赫有名的造反头子。

乱世英豪的崛起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此诗精准地描绘了黄巢起义在唐朝末年的威猛之势,犹如烈火燎原,气吞山河。

黄巢,一个出身盐商家庭,却最终成为唐朝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起义领袖。

他的一生,充满了英勇、智慧与决心,更充满了历史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从盐商之子到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出生在一个富足的盐商家庭,曾经多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屡屡不中,

于是大名鼎鼎的《不第后赋菊》在黄巢再次没有考中的气愤中诞生了。

从此后他回乡继承祖业,成为了本地盐商的首领。

然而他并未满足于享受富贵,反而对社会的不公产生了深深的反感。

关东大旱,赤地千里,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在这艰难时刻,黄巢挺身而出,广开接纳之门,积极收聚四方难民。

他心系万民,深感世道不公,于是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号召,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反抗唐朝的道路。

这一刻,黄巢的决心与勇气,为历史的洪流注入了新的力量。

长安之围:黄巢的巅峰时刻

长安之围时,黄巢领导下的起义军迅速壮大,战斗力强悍,

如狂风骤雨般席卷唐朝首都,黄巢的智慧与勇气赋予了他们无坚不摧的力量,如同破竹之势,锐不可当。

公元880年,黄巢率领起义军攻陷了唐朝的首都长安,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唐朝。

攻陷长安标志着黄巢起义达到了顶峰,也意味着唐朝的统治被严重撼动。

攻入长安后,黄巢在含元殿举行即位仪式,他身穿龙袍,头戴金冠,神态威严。

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他宣布建立新的政权,国号为“大齐”,年号为“金统”。

这一刻,黄巢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然而,黄巢的政权并未稳固。

他的起义军虽然勇猛,但在攻占长安后,面临着严重的物资短缺和唐军的四面围攻。

唐朝调集了各地的精锐部队,对长安进行反扑。

同时,长安城内的贵族和官僚也组织起抵抗力量,与黄巢的起义军进行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起义军的物资供应逐渐枯竭,粮食、武器等必需品严重短缺。

面对唐军的围攻和物资短缺的双重压力,黄巢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退出长安。

在退出长安的那一刻,黄巢的神情凝重,他深知这一决定意味着他的起义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

然而,他并未放弃,他带领剩余的起义军转战各地,继续与唐朝进行抗争。

这段历史展示了黄巢的英勇、智慧和决心,同时也揭示了起义军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段历史不仅是对黄巢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对唐朝末期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的深刻揭示。

兵败身死

关于黄巢的死因历史上有多种记载,争议纷纷,主流的说法有这几种。

战败自杀。《新唐书》中这样记载,黄巢自杀,让外甥那他的首级去换取富贵。

《旧唐书》的《僖宗纪》、《时溥传》和《资治通鉴》、《桂苑笔耕录》、《北梦琐言》都有记录说,义军将领林言在虎狼谷斩杀了黄巢和其亲信。

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巢兵败后逃遁,在寺庙落发为僧。

历史与传奇的交织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巢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的传奇色彩。

据说他出生时,家中院内的菊花突然绽放,这被认为是吉祥之兆,预示着他未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黄巢的一生也充满了诗歌和传说,他的诗作《不第后赋菊》更是透露出他的豪情壮志和反叛精神。

历史深处的回音

尽管黄巢的起义最终失败,但他对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

他揭示了唐朝末期的社会矛盾和制度腐败,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和五代十国的到来。

同时,他的反叛精神和追求社会公正的理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家和革命者。

结语:

黄巢的一生充满了反叛、英勇和智慧。

他的起义虽然失败,但他的一生是对唐朝末期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

也是对公正和自由的热烈追求。我们可以从黄巢的故事中反思历史的错误,

也可以从中借鉴他的智慧和勇气。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巢犹如一颗璀璨的流星,短暂而耀眼,他的传奇故事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人不断追求社会公正和自由。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关注+和点赞❤可以让你更容易找到我的后续文章,并且不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他写过千古名句,是商人之子又是起义军首领 ,黄巢的双重身份

0 阅读:23

回味历史时光

简介:一束照亮过去的光,指向通往古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