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一书中,以史家之笔笺释了元(稹)白(居易)这两位中唐顶级诗人的代表性诗歌。
此书第一章陈先生要探讨的,就是白居易那首大名鼎鼎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先生的文章很有意思,完全没有我们现在学术书籍的那种八股腔调。一上来就直接讲了个"高霞寓逛妓院"的段子:
这个略微带点颜色的段子,就出自白居易本人的著作《白氏长庆集》里那封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书信《与元九(即元稹)书》中:
(白居易)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
这个故事的主角高霞寓一不留神,他这段长安嫖妓的风流韵事算是载入史册了。虽然白居易没有提及高霞寓嫖妓的地点,但根据本人对唐都长安的认知,他极有可能去的的就是当时著名的高级红灯区——平康坊(又名平康里),位于当时皇城的东南方向,是当时达官贵人和进京赶考的士子们非常喜欢流连的地方。
查诸史料,高霞寓实有其人,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都载有其事迹,在当时也算是日益没落的大唐帝国的一员骁将,巧的是他和白居易同庚,都是公元772年生人。
高霞寓大概是因公出差,一下子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边塞来到车水马龙五光十色的天子脚下,男人嘛,你懂的,当然要去平康坊放松放松,何况当时妓院在大唐可是合法的生意。
只是这位高将军万万没想到,据说这位倡妓还坐地起价,因为竟然就是因为她能全文背诵白学士新鲜出炉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由是增价"这四个字,现在读来不禁莞尔一笑,只是不知这位高将军是不是能够接受她的这个涨价的理由。
百度词条收有“高霞寓”条:
高霞寓(772年-826年),幽州范阳人。唐朝中期将领。
高霞寓早年投靠长武城使高崇文,受其厚待。唐宪宗即位后,先后随征刘辟、王承宗叛乱,累封感义郡王。淮西之乱时,出任唐邓随节度使,主持南线战事。他有勇无谋,不擅统兵,大败于铁城,被贬为归州刺史。后历任振武节度使、左武卫大将军、邠宁节度使、检校司徒等职。
宝历二年(826年),高霞寓病逝,年五十五。获赠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