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逆行人生》上映以后,即使有徐峥坐镇,但是票房仍旧低到上映8天仅有2.58亿,不仅如此,徐峥还陷入了“消费苦难”的争议之中。
“太假了,能不能拍点接地气的东西?”、“每次都是我们这些真正的穷人花钱看一群有钱人装没钱,有意思吗?”、“徐峥是不是除了消费底层人物,再也拍不出其他有内容的剧了?”……
铺天盖地的骂声,豆瓣6.8的低分,甚至徐峥都不得不出面回应“消费苦难”的争议。
这部《逆行人生》为何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呢?它真的是在消费苦难吗?
其实这部电影的内容并不复杂,主要内容无非是一个中年男人“破产”了,于是成为了一名外卖员,在这过程中感受到的温暖。
剧情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虽然和以往感人暖心的电影相比没有什么突破点,但是也能达到一部电影的质感。
在电影中,徐峥饰演的男主高志垒原本是一个公司的职员,妻子肖妮(辛芷蕾饰演)是一个音乐老师,两人有一个乖巧的女儿。
一家人生活原本十分幸福美满,尽管每个月还要还房租,但是好在夫妻两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压力也不是很大。
可是没想到天公不作美,忽然有一天,公司裁员,高志垒的稳定饭碗彻底丢了。不仅如此,公司答应给的赔偿金还一直压缩。
正巧这时女儿又考上了国际学校,学费非常高昂,但是却能够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平台。
高志垒为了回到之前的经济状态,投了无数的简历,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工作续上。
可是因为年纪也不小了,投了很多公司都吃了“闭门羹”。
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又忽然传来噩耗,因为年事已高,终于还是病倒了。
一时间,几乎所有需要花钱的事都挤在了一起,房贷、女儿的学费、父亲的治病钱还有日常的开销。
高志垒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睁眼就要支出。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这不就是在演自己的生活吗?身为一个中年男人,无非就是这样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了。
在高志垒快要被这些突如其来的压力逼疯的时候吗,他看到了出没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
想到如果自己努力送餐的话,或许每个月也能赚到像之前一样的薪资,甚至会赚的更多。
于是,高志垒给自己也穿上了黄马甲,从此加入到了外卖小哥的庞大行列里。
可是大家都知道,外卖小哥哪有好当的,除了要赶送餐时间,还要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
一天送的单子太少?那就和“资深外卖员”沟通学习经验。老是收到差评怎么办?那就微笑面对每一个顾客。
就这样,高志垒从一个脑力劳动者转变成体力劳动者,并且逐渐克服了所有的难题,渐渐成为一位“送外卖老手”。
电影本身所传达的思想其实是非常鼓舞人心的,无论是电影的整体基调还是角色的思想和行为,无不给观众营造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年失业,如山重的生活压力,送外卖时遇到的突发状态……这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很多普通人都在经历着这样的生活和变故,因此,很多观众在观影中都会不自觉地代入进去。
可是为什么这样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会被观众说成是在“消费苦难”呢?
“不明白苦难人生有什么好激励的,又有什么好称赞的?”
“太假了,一家人住着至少上千万的房子,每个月挣着1万多的工资,结果搞得跟如临大敌一样。”
“住的房子也不错,工作也不错,生活条件也不错,难不成就一点存款都没有吗?”
很多观众在看完以后,觉得这部电影像是在“无病呻吟”,甚至是富人版的“无病呻吟”。
有观众在看完以后给出了这样的影评:“如果你真的想要表现穷人,至少应该真的做到尊重穷人,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进行模仿。”
其实这种类型的影片,《逆行人生》并不是第一部,甚至不算是表现的最直接的一部。
同样是徐峥导演执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也同样是将镜头对准了穷苦的普通人,但是收获的却是观众的一众好评。
两部作品都是在讲述苦难和底层人士,《我不是药神》关注的是癌症患者,《逆行人生》则对焦外卖小哥。
《我不是药神》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叙事方法,都十分的沉重。
而《逆行人生》虽然也充斥着压抑,但是在叙事上更多采取了轻松幽默的风格,让观众更好地接受这个故事。
观众觉得徐峥是在“消费苦难”,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觉得,一个有钱人拍出来的穷人影片,最后还要我们穷人买单。
“那这岂不是恶循环了吗?”
“徐峥真的了解过这个行业吗?现实中的外卖小哥真的会像他演的那样吗?”
其实放下个人偏见以后,就会发现,其实徐峥这部电影真的还不错。
某些网友在评论徐峥“消费苦难”,难道他在拍摄《我不是药神》的时候就不富有了吗?
在拍摄《我不是药神》时,为了能够更加融入到角色本身,很多参演人员都前往血液科和病人交流,甚至还同住在一起,观察病人的真实生活。
这样愿意切实体验角色生活的演员和导演,再差劲也错不到哪去。
观众认为,外卖员不会骑那么差的车子,不会有外卖员真的为了一个好评努力。
在一些观众看来,这些无非是导演自己“脑补”的罢了。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为了赶时间,外卖小哥攀爬高台,直接翻过栏杆往下跳。
有的人为了节省时间,将车子停在路边,坐在车上或者地上匆忙扒上几口就算是吃过饭了。
为了赶电梯,送餐前先把身边的地垫挡在电梯门口,这样的话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去等电梯了。
不管是顶着几十度的高温,还是大到眼前一片模糊的雨天,外卖员似乎都无所畏惧,接到单子,哪怕是刀山火海都要按时送到。
或许“无病呻吟”的是某些观众,这些随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竟然觉得都是导演想象出来的画面。
徐峥将自己的镜头多次对焦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为了展现出苦难人民的生活,为底层人民发声。
但是这样一位导演却被观众冠上“消费苦难”的名头,难道真的要等到连帮我们说话的人都没有,才肯罢休吗?
辛苦的不仅仅是外卖员,更是社会上每一个付出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底层人,能看到我们这些底层人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还有像徐峥这样的好导演。
有观众在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感受颇深,直言:“尽管他知道说出平台算法这些话会触及到某些资本的利益,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说了出来。”
就好像当年拍摄《我不是药神》的时候,尽管知道将底层人士的苦难搬上大屏幕会触及到一些人的“蛋糕”,但是徐峥还是那么做了。
或许《逆行人生》想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当一名外卖员有多么丢人,或者穷人就应该吃苦。
徐峥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不管是因为生病,还是因为失业,或许底层人所经受的苦难,根源并不在我们身上。
不是穷人的徐峥反而看透了穷人,苦难不美好,美好的是面对苦难所展现出来的那股不服输的劲。
《我不是药神》中,患病的大妈对着镜头说道:“我就想要活下去,有那么难吗?”
《逆行人生》中的外卖小哥对大家说:“我就想生活的好一些,有那么难吗?”
为病人发声,为外卖小哥发声,为了普通人对抗资本而发声,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徐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的原因。
就像徐峥说的那样,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教育什么,“现实生活中,顾客愿意打出一个好评,或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价值所在了。”
你们看过这部电影了吗?你们觉得徐峥的这部电影怎么样?
对不起,我穷,看不起你的电影
保安跟外卖员关系,小区跟外卖员关系,公司跟外卖员关系,外卖员路上跟开小车的关系,都是矛盾,这种环境心态这电影,会好卖吗?别说什么扮穷吗?现在短视频,爽剧,现在电影都不好卖,短剧爽剧短来的快。电视剧更加加没耐心看了,这种环境下,扑街吗?现在什么环境
扮穷,穷是能扮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