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这位昔日权臣,被赵高陷害,落入了阴森恐怖的牢狱之中。
赵高为了确保李斯不会翻供,使出了狠招,多次派手下装扮成胡亥的使者,悄悄潜入狱中,审问李斯。
“李大人,你可要想清楚,翻供的后果,你承受得起吗?”假使者阴森森地说。
每次,只要李斯稍有动摇,便是一顿毒打。
李斯被打得遍体鳞伤,心中充满了恐惧。
终于有一天,真正的胡亥使者来了,带着一丝希望的光芒。
“李大人,皇上派我来核实你的供词。”使者正色道。
但此时的李斯,已经被之前的恐吓打怕了,哪怕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他也只是颤抖着重复了之前的供词,不敢有丝毫反抗。
供词很快被呈到了胡亥面前,胡亥看后,满意地点点头:“多亏了赵高,不然我还真差点被李斯这老狐狸给蒙混过关了。”
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是李斯无数次想要开口,却又被恐惧深深压制住的无奈与悲哀。
李斯这位一代人杰,曾经权倾一时的他,此刻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深渊。
在临刑前,李斯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两人相拥而泣,泪如雨下。
“儿啊,我多么希望能再和你一起,牵着黄犬,从上蔡东门出去追逐狡兔啊,可惜,这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李斯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无奈。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他们。
在咸阳独柳之下,父子二人被押上了刑场,面对着冰冷的刀刃,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就在刀光一闪之间,两人的生命就此终结,他的家族也因此被夷三族。
1、人性。
一个人要是老碰壁、老受罚,慢慢地,他可能就觉得自己啥也干不了了,只能任由别人摆布。
赵高逼供李斯那一套,用的就是这个招儿。
想想咱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我有个朋友小张,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特积极,啥都想尝试,啥都想做好。
但偏偏运气不太好,老是遇到难搞的项目,或者碰到挑剔的领导。
每次努力过后,得到的不是认可,而是批评和指责。
慢慢地,小张就变了。
他开始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遇到新任务,第一反应不是“我能试试”,而是“我肯定不行”。
连同事建议他争取个机会,他都会摇头拒绝:“算了,反正我也做不好。”
小张因为重复的失败和惩罚,慢慢失去了自信和动力,变得任人摆布,不敢再挑战自己。
但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是要意识到问题的根源,然后一点点找回自信。
2、得寸进尺。
李斯和赵高,两人携手改了诏书,共同扶持胡亥上位,本以为能一同享受那无尽的富贵荣华。
可结果呢?
一个落得腰斩的下场,一个虽然一时得意,却也结局凄凉。
这背后啊,其实藏着一个人性的大坑——得寸进尺。
你想啊,李斯和赵高一开始合作,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李斯想保住相位,赵高则想手握大权。
改诏书这事儿,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豪赌,赢了就能坐拥天下。
可人性这东西,往往就是欲望无止境。
赵高得了权,还想得更多,他开始担心李斯会分走他的蛋糕,甚至威胁到他的地位。
于是,他开始一步步设计陷害李斯,从最初的试探,到后来的栽赃陷害,直到最后把李斯送上了断头台。
而李斯呢,他一开始也觉得自己和赵高是利益共同体,能共享富贵。
但慢慢地,他发现了赵高的真面目,想要反抗,却已经太晚了。
他就像是被温水煮的青蛙,等到发现危险时,已经无力逃脱。
所以啊,这世上的事儿,往往就是这样。
你以为和别人一起干了件大事儿,就能共享成果,却不知人心隔肚皮,欲望是个无底洞,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3、总结。
在我们还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份天真,以为世界就像童话里描绘的那样,美好而纯真。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太老实了,真的会吃很多亏,走很多的弯路。
很多人总是容易被别人的表面热情所迷惑,以为人家对你笑一笑,就是真心待你。
于是,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的心,希望和别人建立深厚的友情。
但结果呢?
往往换来的却是背叛和伤害。
长大后,我们才渐渐明白,成年人的世界远没有那么简单。
每个人都带着一副面具,善于伪装自己。
那些对你热情洋溢的人,可能只是出于基本的社交礼仪,心里并不一定真的有你。
而那些看似冷漠的人,也许只是不善于表达,内心却藏着一份真挚的情感。
当你尝尽了人性的险恶,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点。
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那些伤害你的人,都是故意的。
他们或许出于嫉妒,或许为了自身利益,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行为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所以,别再对任何人掏心掏肺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值得你信任的人,其实并不多。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变得冷漠无情,而是要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分辨真假。
在与人交往中,保持一份警惕和理性,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表面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