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心灵鸡汤:妈妈,是最有力的名字!

田野里的绿草 2019-05-07 19:03:02

在每年的五月份,在五一劳动节一过去,母亲节就要来临了。

随着科技的发达,每逢过节都会在朋友圈或者是在各种媒体上发表对节日的祝福语,或者是分享自己的过节时的欢乐。

在母亲节那天,会在朋友圈话费心思写长文案,再字里行间中都会深情的表达:母亲,辛苦了,永远爱你。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请回答1988》,在这部韩剧中有段话,让小编记忆深刻。

“ 听说神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

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

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触动心弦

妈妈,是最有力量的名字 ”

————《请回答1988》

作为母亲,心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为了自己的孩子,从含辛茹苦的十月怀胎,然后再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成人。

而作为子女的只能发朋友圈聊表自己对母亲的感恩,殊不知作为母亲的只需要子女的陪伴和健康无忧成长就已经非常欣慰了。

母亲:健康!

母亲节作为节目的主角,家中长辈身体健康也是子女最大的夫妻。

在母亲面前不管自己的孩子多大,心目中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

正所谓古人曰:“父母在,不言老”。

我国有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自古就是”百善孝为先“。母亲为了子女劳累了大半辈子,应该给母亲一个幸福的晚年,而作为子女没有什么比健康重要了。

妈在,你永远是孩子,妈不在,你就是孤儿!妈妈在,家就在。

汉代刘安说:“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母爱是人类最神圣、最纯洁的情感。

《劝孝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母亲:年轻!

“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时光悄悄地流逝,妈妈年轻的容颜只能从那一张张发黄的旧相片上追忆,洗尽铅华;妈妈对我们的爱却不停地在加重,以致于美丽的身体不复存在,换来的是佝偻的背影。

母亲:快乐!

《诗经》:“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由《诗经》中的典故,古人把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指代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花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母亲:远行!

元代王冕有一句诗:“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千古传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妈妈在,你就可以放心地天马行空、独闯天下,你可以安安心心地规划你的理想,路的前方还有路,你不可能一口气到达终点,累的时候,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那便是家,妈妈在那里为你守候。

母亲:我回来了!

高处不胜寒,特别是当你事业有成或是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物,可以叱咤风云的时候,内心的你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安全、最永久、最可靠的心灵依托,依然是妈妈,是家。

儿女的脚步走得再远,也走不出母爱的呵护。儿女的行程再长,母亲的腿也能丈量。我们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那如海的爱。

母亲:您辛苦了!

《诗经》里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从我们出生开始,喂奶换尿布,生病时的不眠不休地照料,教我们生活基本能力,供给读书、吃喝玩乐和补习,母亲的关心和行动永远都不停歇。

0 阅读:4
田野里的绿草

田野里的绿草

每一部影视作品,一起去鉴赏每个故事的辛酸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