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天的京剧不受绝大多数年轻人喜欢?

田野里的绿草 2019-06-05 22:47:20

到底是因为什么,曾经无比辉煌的艺术形式京剧难以被今天的年轻人所接受呢?有人在说现在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使京剧没落了,其实还是没有解答真正的疑问,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的竞争力这么差,它的缺陷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这种艺术形式不被今天年轻人的审美习惯所接受了呢?

在大多人脑皮层应激反应里,京剧是国粹!牛逼!但也就仅限于此了,没听过没见过。

所以也难怪,会有人把京剧理解成霸王别姬里面,角儿一出,十里繁花,山呼海啸的盛景;就会有人理解成穿着老汉衫摸着大肚皮,一壶一蒲扇,旁边收音机里和着电流声一起出来的咿咿呀呀。

唱腔,不现代!扮相,不时尚!讲的故事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了,没新意!齁大个剧场还没字幕,根本听不懂!——是这个么理儿吧?

没有创新,因循守旧,还以此为荣

京剧尝试过很多革新,西洋乐器,舞台效果,唱腔,新编现代戏等等都做过尝试,但全被戏迷否了,建国以来做的最大的创新就是样板戏,如此精品反被部分人说不算京剧。

京剧的兴盛才是样板戏的功劳。

样板戏之前,中国很少有人知道京剧,各地人通常只知道各地的地方戏,是样板戏让京剧走向全国,从京戏真正变成国戏,中国人几乎人人都能哼两句。

同时样板戏也给京剧起了个好头,让它变成现代京剧,唱现代故事,穿现代服装,用现代道具。

可惜京剧没保留住这个好头,在春天来到之后它又退回到大清时代了,它没落能怪样板戏?

其他的艺术,像文学写作,摄影设计,服装,绘画,不管是从理论到软硬件,都在保持革新,凭什么京剧就非得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前为真理?

老先生们唱的是好听,但他们活跃的年代那套技术并不过时,反而是时髦,几十年过去了,审美和其他娱乐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还想让当下年轻人去欣赏几十年前的流行时尚,可能吗?

他们是大师,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开宗立派,名震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现在年轻人平时看他们的多还是看其他现代人的多?

今天大多数人喜欢看电视剧,每天上班,大家可能会讨论一下剧情啊,明星啊,八卦啊什么的,几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讨论京剧的,剧情啊,唱腔啊什么的,跟今天是一样一样的。

1790年,四大徽班进北京,意味着京剧从民间一跃登上中国这个最高的舞台,京剧成了整个中国最好的国粹。京剧名角进了宫,甚至给了骑马进宫,带刀上殿的崇高荣誉,大臣都不敢,所以导致了京剧的辉煌。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辉煌到现在。

只不过,时代过去了,仅此而已。

当然,比起别的艺术,京剧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个。同样是时代都过去了,相声还存活在小剧场里,还存活在网络视频里,还能接地气,还有好角儿,好作品。京剧呢?倒了血霉,被政治看上了,一门艺术的形成,有自己的生命力和魅力,浑然天成。艺术的天敌,是行政性的、强制性的、口号式的、样板式的东西。从前的京剧,可不全是陈腐的才子佳人,各种类型片都有,就像是今天的电影电视,武打、刑侦、言情、战争、历史、官场、惊悚...京剧也不都是墨守成规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都排过现代装束的戏,一样受欢迎,甚至还有取材自印度民间故事的舶来品京剧。曲调音乐也是与时俱进的,杨宝忠除了京胡一绝,当年在现代装束的戏里还能穿西装在台上用小提琴伴奏,曲调也都是新创的。当年好多有文化的,都不爱这个,就像今天很多人讨厌俗套的电视剧一样。鲁迅就贼讨厌京剧。俞振飞,自己昆曲京剧两门抱,但是不爱上台唱京剧,“寒碜”,太低俗。余叔岩,多牛逼,但是也不爱登台,很多戏根本就不演,丢不起那人。

京剧在以前,其实就是现在的电影,但京剧的表现力有限,题材也有限。所以没法得到更大的发展,历史的经典毕竟要有特定的环境才能欣赏,就想歌剧一样,必须得有特定的环境他叫做艺术,而并非现在的大众娱乐了。

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的写照。京剧就像今天的电视剧,鱼龙混杂,出了很多垃圾作品,甚至大多数是垃圾,最多是平庸之作。但是京剧也出了程砚秋这样的艺术家、《锁麟囊》这样的艺术作品。我喜欢的,是这些人、这些戏。

程砚秋说,京剧绝不是有钱人消遣的玩意儿,而是一门严肃的艺术。他正值当打之年却远赴欧洲考察西洋戏剧,奋笔疾呼京剧唯有改革才是出路。他抛弃了传统的京剧科班,创办了新式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不光教唱戏,还教文化课。在一堆吃喝、嫖、赌、抽的京剧角儿里,他不抽大烟,不三妻四妾,不收女弟子,不让自己孩子唱戏。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后面的事儿,我们大家都知道。程砚秋一生,都想再登台演一次《锁麟囊》,到死都没实现,连段录像都没能留下。如果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去看电影《霸王别姬》。如果你知道,那就不用细说了。也不能细说,说多了不好。

关于京剧与体制:时至今天,京剧院团的衣食父母依然是王部长、李主任,而不是广大观众。不想混体制的,像言兴朋,出国了;体制内真正想做点事情的,像上海的王佩瑜“瑜老板”,前两年出来挑班单干,很可惜,没能成功,兜了一圈又回体制内了。

关于过去的京剧曲目:不像电影《霸王别姬》里表现的那样,不可能两个人一辈子就唱这么一出戏。看看今天的郭德纲就知道了,必须定期出新活,否则观众就看别人去了。

现在的娱乐形式太多了,内容新颖容易接受传播快,年轻人接受新事物都乐此不疲,为啥会反复去听空城计呢?

由于历史原因,京剧的演员和观众都出现了断层,别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很多都木有进过剧场听过戏,所以,一方面他们没有环境熏陶,娱乐形式又多,没人引导他们听京剧。二来,他们认为进剧场听戏,太高雅,有点神圣不可攀的感觉。此外,京剧是看表演,看演员的艺术,不同于电影看导演,电视剧看编剧。如果不进剧场,偶尔通过电视看,可能只关注到剧情。你想想,京剧都是三国水浒隋唐之类的题材,故事耳熟能详,跟现在的狗血虐心看剧情的电视剧比怎么吸引的了观众?而且现在年轻人连电视都不看了,娱乐形式太多,分散观众了。有些东西跟不上时代,自然就会被淘汰,太正常了。关于这些说法您怎么看?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冠军.李

冠军.李

4
2019-06-06 07:04

有人很喜欢啊

冥昊

冥昊

4
2019-06-06 11:44

我还行,我36了,不算青年了[呲牙笑]

田野里的绿草

田野里的绿草

每一部影视作品,一起去鉴赏每个故事的辛酸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