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清明节,牢记:1不吃,2不穿,3人不上坟,传统习俗要了解

小茉莉美食记 2025-04-02 19:59:06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3月已经成为过去,4月来临,清明节也如期而至,这是春季当中的一个盛大节日。古来与之,大约从周代开始,便已经出现了这个节日,如此算下来其已经流传了两千五百多载。最初其只是一个传统的节气,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以祭祖为主要内容的节日。百善孝为先,祭祖也是传承孝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清明节一直深受重视,届时很多身在外地的人们,也会跨越成百上千里,回到家乡,礼敬先祖,表达追思与感恩。

古老的节日在流传的过程中内涵不断丰富,比如清明,除了祭祖之外,还流行着踏青出游,放风筝,蹴鞠,以及美食等诸多的内容。当然在这些习俗当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的讲究,使得人们对于这一节日的重视更加形象地彰显出来,值得我们去延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明日清明节,牢记:1不吃,2不穿,3人不上坟,传统习俗要了解。

1不吃

不吃路边的野菜

清明节也是个尝鲜的节日,这也是古来有之的习俗,此时各种春芽,野菜,河鲜等都进入鲜美的时刻。人们在出游踏青的时候,也会采摘一些春鲜,带回家品尝。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采摘野菜要注意其周围的生长环境,很多人看到路边的野菜十分新鲜,便忍不住去挖。其实在这种地带的野菜,通常会受到汽车尾气以及灰尘的污染,那么其中可能会含有重金属或是其他的有害成分,这些是我们用水洗不掉的。所以这里提醒大家,路边的野菜不要去吃。

2不穿

不穿颜色艳丽的衣服

不同的节日都有着相应的情感基调,而清明作为祭祖的节日,则是以庄重肃穆为主。所以在衣服的着色上,讲究以素雅或是深色为主,以示对节日的尊重,也更能彰显人们的心情。所以在这样的节日里,不能选择颜色艳丽的衣服,这是与节日氛围所不符的,也是老人们比较忌讳的。

不穿得过于轻薄

清明为暮春拉开了序幕,这意味着春已深,不过并不代表此时的气候已经稳定,忽冷忽热,阴晴不定才是正常现象,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温差的变化也会比较大。同时在同样的温度下,有太阳和阴凉的地方,温差也很明显。所以在衣着上要避免过于清凉,最好随身携带一件有保暖效果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此时各种蚊虫已经开始活跃,在郊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裤长袖,避免被叮咬。

3人不上坟

清明节期间,上坟祭祖是最为主要的内容,其是人们对先祖尽孝的一种形式,有助于增强家人之间的情感,增强凝聚力。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前往,尤其是以下3人:

年过七十的老人

在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身体状况都有发生一些变化,一般来说,过了七十岁,人们的体力会有所下降,而墓地大多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很多都是驱车难以直接到达的,下了车往往还需要爬山,走路,道路也比崎岖。对于七十岁以上的人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同时祭祖是比较悲伤的,对于老年人来说容易触景生情,感怀伤神,难以平复,不利于身体平安。所以从身体的角度来说,年过七十的老人,最好不要在这样的日子出门奔波,待在家里即可。

孕妇

孕妇是女人的一种特殊时期,这个阶段幸福甜蜜,但需要更多的呵护。要以休养为主,不能透支体力。同时受到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孕期的人往往比较敏感,情感上也比较感性。这时候若是前往祭拜先祖,容易情绪失控,从而不利于身体平安以及胎儿的稳定发育。所以在传统里,孕妇也是不能去祭祖的。为的是身体安康,宝宝的平安出生,以及家族的延续。

小孩

在祭祖的人群中,一般也不包括小孩,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还在发育时期,并未成熟。其体力有限,不适合长途跋涉。同时其对于祭祖的意义也还不能理解,因此也没有必要带去祭祖。而且墓地大多比较偏远,阴凉,孩子的抵抗力也比较弱,容易生病,还是待在家里比较好。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5 阅读:3295
小茉莉美食记

小茉莉美食记

专注营养健康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