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状元学霸姚远:捡垃圾流浪12年,与自己和解,是最难的修行

史蒂夫皮 2023-09-02 12:58:17

2020年,上海警方在人口普查采集信息时,意外在一间破旧的烂尾楼中发现了一名蓬头垢面,精神恍惚的流浪汉。

他看上去大概有60多岁,在与警方的交流中,他言语混乱,无法正常沟通。

警方当即将这名流浪汉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治疗。

经调查,警方得知这名流浪汉的名字叫姚远,他就是12年意外失踪的高考状元。

那么姚远在12年前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才导致其意外失踪,如今却流落在街头呢?

一、刻苦学习,出人头地

1971年,姚远出生在湖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姚远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就患有冠心病,丧失了最基本的劳动能力,于是整个家庭的负担就都落在了姚远的父亲一个人的肩上。

父亲没有什么文化,就靠着打零工来补贴家用。

打姚远记事起,就算家里再穷父母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父母四处借钱,也要供他去读书。

姚远从小性格内向,不爱与人讲话,他也非常的要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姚远很懂事,上学时他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到村里回收废品卖钱。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以来都是名列前茅,父母也因此倍感欣慰。

高中毕业,姚远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当地的高考状元,顺利地考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北京理工大学。

村里听说老姚家出了个高考状元,便纷纷来到姚远的家里来祝贺。

村长还发动大家,一起为姚远筹集大学学费。

姚远被乡亲们的恩情深深感动,他也向大伙保证:“自己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村里的骄傲,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当年9月,姚远在全村人的祝福声中来到了北京理工大学报到。

然而入学没多久,姚远就渐渐地感觉到不适应大学里的生活,他总觉得自己在这个大集体里好像是一个小透明一般的存在,没人会注意到自己,更没人会重视自己。

当时的北京理工大学,可谓是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他们都是来自各地的高考状元。有些大城市来到同学,眼界和见识都要比姚远高出不少,姚远和身边的同学们相比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优势。

他觉得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仍然无法越过与同学们之间的这条差距鸿沟。

但姚远始终没有忘记好好学习,他依旧保持着自己优良的学风。

大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闲暇时光还会跟着老师做科研。

转眼间到了大四,姚远的成绩也是排到了中上的水平。

由于姚远的专业水平还算是优秀,大学毕业后,他就直接被北京的一家科研单位录取,轻轻松松地就获得了“铁饭碗”。

父母闻讯也是开心的不得了,他们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在单位好好干,争取在北京安家落户。

孝顺的姚远也答应了父母,并表示:“一定不会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二、期望太高,焦虑蒙心

姚远在单位兢兢业业干了两年多,然而由于他为人直率,不懂得职场变通,导致他既没有加薪又没得到升职。

当年和他同批进单位的那些同事,几乎都得到了升职加薪。

甚至比他晚入职的同事,现在都成了他的领导。

渐渐的姚远觉得自己特别地不适应,他特别想找人去诉说心中的苦闷,但由于从小性格内向,他连一个知心的好朋友都没有。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自我内心抗争,最终姚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辞掉了北京研究所的工作。

丢掉了这个铁饭碗后,姚远成了一个无业游民,他整天门也不出,待在出租屋里混日子。

混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积蓄已经消耗殆尽,手中没有钱再支撑他继续在北京生活下去。

但从小自尊心极强的他,始终没有去向父母要过一分钱。

2003年,姚远独自来到了上海打拼,由于有学历,他便很容易地在上海找到了一家公司上班,工资待遇也还不错。

除去他自己的日常开销,每月他还能存下一些钱。

姚远一直在这家公司干了5年的时间,渐渐地他又遇到了同北京工作一样的问题。

他一次又一次被身边的同事所超越,慢慢地便沦为了公司的“边角料”,成为了圈子中的那个“小透明”。

姚远觉得自己不应该输给身边的这些人,他认为很没有面子。

于是在内心矛盾的抗争下,再一次选择了辞职。

辞职后的姚远又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在上海混了几个月后,决定再重新找一份工作。

可这时却正赶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都纷纷倒闭,未倒闭的企业也在裁员。

姚远在半年的时间里,接连面试的很多家公司,但最终都未被录用。

姚远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辞职,如今他手里的积蓄又全部都花光了,现在连日常的吃喝都成了问题,房东又三番两次地催他交房租。

此时,姚远已经37岁了,他还没有成家,事业上也是一塌糊涂,他觉得没脸去面对父母和乡亲。

于是姚远选择了逃避,他不光在逃避现实,逃避父母和乡亲,更是在逃避自己的内心,他无法接受当下的自己。

三、逃避内心,流落街头

姚远选择继续留在上海,但为了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他开始每天走遍大街小巷,捡一些废品卖钱,偶尔也去打一些零工赚钱。

可这点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支付上海那昂贵的房租,于是他在上海的郊区找到了一栋烂尾楼住了进去。

即使身处这样的困境,姚远每天依旧非常地讲究,他极其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每天都洗衣服、洗澡,把自己的住所也收拾的干干净净。

每次出门前他也很留意自己的形象,始终没有丢掉他自己的那个“体面”,致使当时很多人根本就无法看出他是在过流浪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姚远渐渐地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变得麻木,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可能也就是过这样的生活了,就这样他在上海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年的流浪生活。

慢慢地姚远开始变得自暴自弃起来,他不愿意再为生活去付出任何的努力,也不再刻意地去维护自己的“体面”。

他的衣服脏了也不想去洗,头发拧成了一股绳也不在乎。

他不出去打零工挣钱,也不去街头捡废品卖钱,而是整日躺在烂尾楼里昏睡。

肚子饿的时候,他就去街边的餐馆要点客人剩下的食物吃,吃饱后就又倒头大睡。

天冷的时候,他便到垃圾箱里翻找破旧的衣服穿上。

生病需要买药治病的时候,他便在繁华的街头乞讨。此

时的姚远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已经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流浪汉,就这样他在上海流浪了整整12年的时间。

这期间他没有给父母打过一通电话,家里人也无法与他联系。

姚远在流浪生活中,弄丢了自己的身份证,因此父母也无法找到他。

12年里,姚远几乎不与别人讲话,慢慢地他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语言上也有了障碍。

在姚远刚刚失联的时候,他的父母非常的着急,以为儿子出现了什么意外,便立即来到北京寻找姚远,二老在北京漂泊了大半年的时间也没有儿子的消息。

那段时间,二老整日以泪洗面,他们去了北京各个派出所报案,但警察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姚远,后来得知他几年前就去了上海。

于是二老又立即赶到上海去找儿子,前前后后他们一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去寻找姚远,但最终还是没有任何儿子的消息。

回到老家后,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念儿子,认为姚远终有一天会回家的。

四、回归本心,重识自我

幸运的是时隔12年的时间,上海警方在人口普查采集信息时,意外在一间破旧的烂尾楼中发现了姚远。

此时的他已经精神恍惚,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只会“啊啊啊”地用自己的双手来比划。

于是警察将他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并第一时间通知了他的父母。

得到儿子消息的二老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于是反复与警察确认。

当警察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找到姚远了!”他们激动地热泪盈眶,用最快的速度从老家赶到了上海。

在医院见到儿子的样子,二老心疼至极。

经过医生一个星期的细心治疗,姚远恢复了与人沟通的能力,精神也逐渐稳定。

他看着自己眼前的父母,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妈,我以后再也不跑了!”

三人顿时紧紧抱在一起,激动地大哭起来。

随后在民警的帮助下,一家三口被顺利地送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后,父母将姚远送到附近的医院继续治疗。

治疗了大半年,姚远的精神状态才彻底恢复,他的白头发少了很多,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以前他不敢与别人说话,他害怕街坊邻居嘲笑他,可现在他变得开朗起来,在街上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而且骨子里的那股自信也又回来了。

姚远和父母提出:“自己想要在镇里找一份工作来养活一家人,让父母休息下来,安度晚年。”

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二老不舍得让流浪12年的儿子回家才一年,就又离开他们出去工作。

于是就让姚远在家帮父亲一起干农活。

随着姚远的状态越来越好,他目前已经能够胜任大部分工作,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

虽然姚远一直都没有结婚生子,但他目前的情况已经是这一家最好的结局。

对于姚远而言,他既然已经与自己和解,就不会再纠结有没有生下孩子这样的事了,只要今后能够顺利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就是莫大的幸福。

与自己和解,才是最难的修行。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都面临生活和工作中的焦虑问题。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它可以源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经济负担等。

焦虑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缓解,可能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焦虑问题时,我们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方法来缓解和处理,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平衡和适度,学会接受和调整自己对事情的期望值。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寻求支持和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都有助于应对焦虑问题,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实的挑战。

0 阅读:4
史蒂夫皮

史蒂夫皮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