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喜迎新春|2025年1月优秀习作展

儿时有记忆 2025-02-06 17:02:45

时光的五线谱上

农历新年正踏歌而来

每个人的心里都跳动着喜悦的音符

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情美丽

月度美文又双叒叕上线啦

编辑们从2025年1月丛书中

(低小版和小学版)

精选了10篇优秀好文

一起来阅读吧

陪妈妈家访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西校区210班 马逸骋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老师,这几天要去家访。

  昨天,妈妈在准备家访的资料时,突然对我说:“你明天陪我一起去小朋友家里家访,怎么样?”一听去家访,我立刻来了兴致。以往只有我的老师来我们家里家访,我还真没有跟着妈妈去别人家里家访过呢,真想体验一回!而且妈妈班里的学生和我年纪一样大,说不定我还能交到好朋友呢!想到这里,我喜滋滋地答应了妈妈。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出发了。按照约定,我们先去第一个小朋友家里。路上,我已经听妈妈讲了,这个小朋友叫轩轩,是个比较内向、容易害羞的男孩子。果然,到了他家,他的爸爸妈妈热情地在门口迎接我们,而他却羞涩地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这时,妈妈拉着我走到他的房间门口,笑着对他说:“轩轩,你看,今天张老师来你家做客,还带了一个和你一样大的小朋友呢。你能帮张老师招待一下吗?”轩轩害羞地点了点头。就这样,我和轩轩在他的房间里一起玩,妈妈和他的爸爸妈妈坐在客厅里聊天。过了一会儿,妈妈来叫我,我们该告辞了。走到门口,轩轩突然对妈妈说:“张老师,下次来家访时,把昊昊再一起带来好吗?”妈妈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叮嘱他在家里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其他小朋友家里,也都受到了热情招待。直到夜幕降临,我们才疲惫地回家。

  路上,妈妈问我:“你现在知道妈妈为什么要请你一起去家访了吗?”“我知道!本来一听到老师去家访,小朋友们都会紧张、害怕,但是我陪着他们一起玩,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就不害怕了!”我抢着回答。妈妈笑着说:“对,尤其是今天这些孩子,他们在班里都很胆小、内向,有时候有了心事也不敢和我说。我就想,你和他们年纪一样大,肯定能玩到一起。同时,我也想让他们知道,老师其实一点儿也不可怕,在学校里是老师,在家里也是妈妈,和他们的妈妈一样。”

  听着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只觉得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既帮了妈妈的忙,还交到了这么多朋友!

指导老师:周清清

“天外来客之夜”

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新晖校区201班 潘云何

  我曾经和爸爸一起在户外帐篷里过夜,也曾经睡在酒店的飘窗上,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暑假在“太空舱”度过的那个美妙夜晚。那是我们“天狼星小队”一起参加的一次“天外来客之夜”的夜宿探险活动。

  活动开始,我们首先来到了二楼展厅。在那里,我们碰到了一个UFO里幸存的外星人,他正用我们无法理解的语言,焦急地向我们传递信息。带队老师发给我们一张特制字母表,让我们对照字母表破译外星语。通过字母对比,我惊喜地找到了一个刚学的英语单词danger(危险),一瞬间,警报在我心中拉响。老师说完整的信息是earth danger(地球危险),外星人是想告诉我们地球危险。据老师讲述,这并非空穴来风,五年前,科学家们就发现地球即将遇到一场毁灭性灾难,为了应对危机,他们建造了飞船挪亚方舟。但问题是地球能源枯竭,飞船无法成功启动。所以,现在迫切的任务是要找到能源。

  面对挑战,我们化身探险家,手持手电筒,穿梭于各个展厅之间,就像在浩瀚宇宙的各个星球中探险。终于,我们在宇宙和海洋展厅成功地找到了三个能量瓶。

  但寻找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将这原始的能量转化为飞船所需的动力。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来转化了!老师已经准备好实验器材,带我们做转化实验。只见老师往容器中加入了蓝色试剂,蓝色试剂与能量瓶物质相遇的瞬间,巨大的白色泡沫像喷泉一样喷了出来。大家都兴奋地跑上去摸,有的同学说感觉像在摸云朵,就好像他们曾经摸到过云朵一样。通过几次实验,我们终于成功地用能源球合成了新能源,使飞船升空了。

  夜幕降临,大家带着激动而意犹未尽的心情来到太空舱,这是我们晚上过夜的地方。白色的太空舱十分精致,跟我在上海天文馆看到的太空舱很像。我们就像航天员一样在太空舱度过了一个奇妙的夜晚,虽然没有失重感,但大家都很兴奋,很久都没睡着。我忘了自己是怎么入睡的,只是第二天听好朋友说我睡得很香,她使劲摇我都没能把我摇醒。我心想,我肯定在梦里忙着拯救地球呢!

指导老师:房筱纭

告诉你一个秘密

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小学

紫金校区301班 韩井辛

  前段时间,我去了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清迈的大象噗噗造纸园,那是个既有趣又环保的秘密基地。

  那天早上,爸爸骑着帅气的摩托车,带着我风驰电掣般就到了那里。一进门,我就被向导叔叔的话吸引了,他告诉我们大象的便便竟然能变成纸!这可真让人大吃一惊。

  向导叔叔耐心地解释说:“大象的消化系统有点儿特别,它们的便便里藏着好多没完全消化的草纤维,这可是造纸的好材料,而牛和马这些动物的便便就不行啦!”就在我听得津津有味时,惊讶地发现,旁边的大象便便堆上竟然长着几朵小蘑菇,太神奇了!

  接着,我们跟着向导来到了一间小屋。屋里有个大火炉,上面架着一口大锅,正在咕嘟咕嘟地煮着什么。原来,那正是大象便便的变身过程!向导把大象便便放进去,用火慢慢熬煮,再经过冲洗、添加色素,最后送进机器里,那堆不起眼的便便就变成了软绵绵的纸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我们要亲手参与造纸啦!我挑了最喜欢的粉色,小心翼翼地把纸浆铺在细网上,让它慢慢晾干。当那张柔软的纸出现在我手中时,我激动得跳了起来。

  向导叔叔还给了我一个小本子和一些可爱的图案贴纸,全都是大象便便纸做的。我仔细地在本子上贴上了我的英文名字“Andy”,还装饰了许多漂亮的小图案。

  另外,告诉你一个秘密,大象便便造出来的纸一点儿都不臭呢!哈哈……

指导老师:钟月平

清晨的海边

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花园校区203班 姚思妤

  清晨,舟山普陀的天空是澄澈的天蓝色,太阳缓缓地出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如轻纱般的晨雾渐渐散去,天空中飘着无数洁白的猫舌云,那轻柔的云朵,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不经意间挥洒在蓝天画布上的杰作。妈妈告诉我,这些云朵预示着全天都会有风。

  晴空下面,海岸线宽广且笔直,像一条一望无际的蓝色丝带,悠然横卧在海面上。从远到近,海水由浅蓝色渐渐变成了深邃的深蓝色。这时,我发现一块巨大的礁石孤独地挺立在海面上。它既像一座小山,又像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庄严大门。它的左右两边各延伸出一些小礁石群,微微高出海面,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黑色水怪正叉开双腿,在水面上练着一字马,那模样既怪异又带着几分可爱。

  清晨的海边,阳光没那么刺眼,温柔的微风徐徐吹来,没有喧闹玩水的游客,海鸥们似乎也还在安静地睡觉。只有我们一家人静静地欣赏着这份独特的宁静。

  我抬起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无比的空气,尽情享受着这份专属于我们的海天自由。这自由的感觉,仿佛融入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缕微风,让人心旷神怡。

指导老师:杨央红

我的三树岛

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205班

陈一乔

  奶奶家旁边有一条美丽的大溪流,溪内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溪水在石头间轻快地跳跃着,时而湍急,时而轻缓。沿溪修筑了几座形态各异的堰坝,其中有一座堰坝名为大黄巢堰。坝下的一块大石头下面有一小块陆地,因四面环水,我就称之为岛,又因跨过圆盘似的大石头,迎面是三棵柳树,我又将它取名为三树岛。

  大黄巢堰是一座多层鱼鳞坝,坝上是镜面似的清澈见底的溪水,坝下水流在鱼鳞似的阶石上歌唱着,欢快地向下奔腾,在阳光下闪着细碎耀眼的光芒,像无数个小精灵在跳着舞。溪流两边绿树成荫,青草萋萋。三树岛就被包围在这美丽的风景里,几经变迁,它变得越来越美了。

  每次回奶奶家,我时不时就去三树岛上转一圈。圆盘似的硕大石头是青色的,上面镶嵌着一条条白色细纹,在水流长年累月的轻抚下变得圆润光洁。跨过大青石,就来到了我的袖珍小岛——三树岛。三棵柳树像三个忠诚的卫兵,替我牢牢把守着小岛的大门。树叶在风中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岛的东边开满了不知名的野花,粉的、白的、红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岛的西边是两大丛芦苇花,在风中自由摇曳。溪边不时飘来阵阵花香,不禁让人心旷神怡。岛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鹅卵石。有时,我会拼搭出奇特的石头城堡;有时,我会把石块扔进溪水中,看飞溅的水花追逐清风;有时,我会寻找最漂亮的小石头送给爸爸妈妈。

  三树岛记载了我的梦,在梦里轻诉着我的秘密,我的世界,我的童年。

指导老师:贺赛云

“越”味悠长

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北校区四(2)班 熊钰涵

  “一轮明月照高楼,万顷银光冷幽幽,秀英想起终身事,甜酸苦辣涌心头……”身为国家二级越剧演员的小奶奶又唱起了戚派名曲《王老虎抢亲》的选段。那唱腔婉转悠扬,略带颤音,柔美又有些伤感,比之流行歌,别有一番风味。

  不知不觉中,曲子戛然而止,小奶奶笑眯眯地问我们:“涵涵、小梓雯,越剧好听吗?”

  “好听,但听不懂……”我和表妹狡黠地相视一笑道。

  “两个小滑头,现在跟我一块儿唱点儿简单的吧:有了金,有了银……”

  “有了金,有了人……”我听着小奶奶唱,嘴里也跟着蹦出这两句。

  “调儿是对的,词就不对版了,哈哈哈……”小奶奶听了我的跟唱,笑出了声。“越剧的发源地在嵊州,我们的白口和咬字都是以嵊州方言为基础的,现在的孩子,土话都不会说,戏词就更不懂了,也难为你们了。”小奶奶又略带遗憾地补充道:“刚才奶奶唱的那两句,用普通话说就是‘有了金,有了银,你安心勤读过光阴’。有很深的寓意呢!”

  “小奶奶,舞台上你们是不是要穿很漂亮的戏服?头上还要戴漂亮的配饰,像天仙儿一样?”我听不懂越剧的唱词,有些羞愧,于是换了一个话题继续聊。

  “是啊,越剧的扮相是很美的,我们不仅要穿得美美的,妆容也很有讲究,表演前的妆造要花一个多小时呢!戏曲里的一些小道具也是很讲究的,有时候还需要手执折扇呢!还有,我们在舞台上的走位、动作、手势,都非常重要……”小奶奶伸出柔软俏丽的手,跷起兰花指,秀了一段越剧走位。她那轻盈的步伐,婀娜的身姿,看得我如痴如醉。

  “小奶奶没退休前,那可是余姚龙山剧院里的大红人。”爸爸的声音把我从陶醉中拉了回来。“小奶奶是越剧名家戚雅仙的亲传弟子,只要说到余姚越剧的戚派钱老师,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十年前,小奶奶的演出,那可是场场满座,一票难求呢!”看着眼前的小奶奶,听着爸爸的叙述,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当年小奶奶演出时的场景:在剧院的灯光下,剧迷们拍手打着节奏,小声浅唱着,谈论着戏中的情节,话语间带着几分感慨和自豪;他们徜徉在越剧的世界里,交流着岁月赋予的默契,感怀着越剧给予的温情,脸上全是欢乐与满足。

  “现在,人家都高价邀请小奶奶去教学,学越剧的人都要排队了,你们俩有那么好的资源,却对越剧没有多大兴趣,真是可惜了!”妈妈在一旁惋惜地感叹道。这一刻,我猛然间觉得越剧不再那么遥远了,它仿佛就在我面前,侧耳细听,还能听到它脉搏跳动的声音。

  还好,之江大地上还有无数像小奶奶这样的文化传承者,他们不畏艰辛,四处奔走,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越剧,爱上越剧。他们走进社区,举办各种演出和讲座,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越剧,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心间。它让我明白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更不能忘记这一抹悠长的“越”味。

指导老师:许金苗

难忘的藏族姑娘

宁波市北仑区育英小学504班

孙佳琪

  那一次的西藏之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去年夏天,妈妈答应带我去遥远的西藏看布达拉宫!带着对远方的憧憬,我们兴奋地坐上绿皮火车,开启了一段长达两天两夜的漫长旅途。

  一路上,我开心地荡着双腿,坐在窗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从宁波到西藏的火车之旅,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美丽画卷。当火车驶出宁波,我看到繁华的城市渐渐被广袤的田野和青山绿水取代。进入河南境内,古老的寺庙和奇峰异石令我大为惊叹;穿越山西,壮丽的山河和历史悠久的古迹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驶入甘肃,奇峰异石和大漠风情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环绕青海,碧波荡漾的湖泊和如镜面般的天空,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可好景不长,进入了高原地区,我的身体开始感到不适。此时,我顾不上欣赏窗外的风景,开始集中精力强忍着身体的难受。我仰靠在座位上,调整呼吸,用手按住头疼的位置。火车又一次靠站了,这时上来几个藏族姑娘,坐在了我们对面。她们的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们十五六岁的模样,皮肤黝黑,眼睛明亮,脸上有着高原人特有的红晕。她们身披藏袍,满头彩辫,明艳照人。行动间,身上佩戴着的玛瑙和珊瑚珠串发出阵阵声响,很有异域风情。

  一路上,她们一直在用藏语开心地畅谈或是唱着藏族歌曲,那喧闹的欢笑却让此刻难受的我更添了一丝烦躁。火车上了折多山,我明显有了高原反应,但我身边的藏族姑娘还是一直在唱歌,用高亢的音调,全然不顾其他乘客的感受,我从烦躁中又生出了些许厌恶的情绪。真糟心,就不能静一静吗?我都快将不满宣之于口了,但想到这可是在藏区呀,我这个外来人显得有点势单力薄了。再扫了眼车上,还有许多的藏民在用藏语热切地聊着天,那完全陌生的腔调,让我退缩了,我只能闭目皱眉默默抗议。

  火车逐渐驶向高海拔地区,我的高原反应也强烈了起来,头痛,恶心,呼吸困难。我脸色苍白,胸膛艰难地捕捉着稀薄的氧气。妈妈十分着急,拿出备好的氧气罐,还喊来了车上唯一的医生。医生说:“这个症状很正常,现在需要吃点热的,不要吃冰凉的食物,否则会越来越难受。”

  医生刚说完,我的胃部就失控般地搅动、翻涌,一股力量直冲喉咙,惊慌之余,我赶紧俯身低头,呕吐物大部分落在了地板上。对面的歌声瞬间顿住了。让我更惊慌和难堪的是,有几大滴呕吐物溅到了四周,包括一位藏族姑娘的裙摆上。同时,一股酸味散出,我被熏得再次呕吐起来。等我缓过神来,车上的乘务员已默默扫净了地上的脏污。只有妈妈道歉的声音不停地响起,我没有勇气抬头。“你好点了吗?”一个陌生的嗓音响起。我不得已抬头,看到了一双平静而关切的眼睛,我立马看向她的裙摆,还没开口,她连忙说:“没关系的,换下来就好了。”说着,她熟练地褪下红色的袍子,里面还有一套洁白的衬衣。她好像想起了什么,又从提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接着从里面倒出热乎乎的酥油茶递给我:“喝吧,喝了你会好点的。”我红着脸接过,心里又愧疚又感激。茶香浓顺滑,味道独特难忘,喝下去后,我明显好多了。她用熟练的汉语安抚着我,教我如何应对高原反应。在聊天中,我得知她们几个是好朋友,一起去旅游,所以大家都很兴奋。

  这时,我好像突然理解了欢笑歌唱的她们,就像刚刚出发时的我一样,对未知的旅途激动着,期待着。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对山川湖海的热爱和青春年少那颗火热的心是相似的。

  绿皮火车依然在雪域高原穿梭,车厢里再次响起欢快的歌声。不同的是,现在多了一位真诚的听众,在痴痴地听着。那可爱的藏族姑娘,她的嗓音空灵悠扬,仿佛从草原吹拂而过,飘荡在雪山之上,又穿透云霄,直达内心深处。

  这歌声,本就应该属于这片热土。

  一节车厢,载着不同的面孔,不同的民族;一杯热茶,让我们如家人般团聚。我从远方而来,踏入这片雪域,虽处陌生之地,却寻到家的温暖。

指导老师:张依萍

家有“馋爸”欢乐多

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604班

周逸宁

  嘿,小伙伴们,你们见过那种一提到美食就像被美食之神附了体,眼睛瞬间变成两个璀璨的LED灯泡,仿佛整个世界都黯然失色,他的眼里只剩下面前那盘菜的人吗?嘿嘿,告诉你,我家就有一个,那就是我的“馋猫”爸爸,一个行走的美食雷达,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吃货!

  在亲友圈里,他的贪吃之名那可是如雷贯耳,响彻云霄。只要他脑子里蹦出个想吃的玩意儿,那绝对是风驰电掣、风雨无阻,一定要去品尝一番。

  记得有一次,他突然怀念起了以前吃过的奉化牛肉粉丝。嘿,这家伙立马眉飞色舞,手舞足蹈,跟我形容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那牛肉粉丝,简直是人间绝味!粉丝筋道爽滑,就像在嘴里跳恰恰,牛肉软糯香辣,吃一口,那滋味简直能上天!”说完,他眯着眼,嘴角上扬,一脸陶醉,仿佛他的灵魂已经飘到了那碗牛肉粉丝里。然后,他二话不说,麻利地整理了一下东西,拿起车钥匙就问我:“嘿,儿子,去不去?”

  我一脸蒙:“去哪儿?”

  他一脸神秘地说:“奉化。”

  “去干吗?”

  “去吃牛肉粉丝呀!”

  我当时就傻眼了:“啊?家门口不就有牛肉粉丝吗?为啥要大老远跑奉化去?”

  爸爸一脸嫌弃地说:“这能一样吗?家门口的那是啥玩意儿,粉丝硬得能当筷子使,牛肉嚼得我腮帮子疼,难吃极了!”

  我赶紧说:“可……可这么远,来回光路上就得花两个小时了,又费汽油,还得付高速过路费,就为了一碗牛肉粉丝?”

  爸爸一瞪眼,霸气地说:“不然呢?就问你去不去?”

“我不去。”

  他一听,二话不说,甩下一句:“那我走了!”话音还没落呢,他就关门跑了。

  爸爸不仅是个说走就走的吃货,还是个特别挑剔的吃货。他老说别人做的红烧肉没有灵魂,不是油多肉腻,就是瘦肉太柴。可有一次,他在一家饭店里吃到了真正有“灵魂”的红烧肉,兴奋得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随着一声声的“哧溜”,一块又一块肉下了肚,只见爸爸两眼放光,满脸红光,兴奋得像个孩子:“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没有之一!油虽多肉却不腻,口感软糯,肯定是上好的土猪肉,精肉酥烂得恰到好处,还不失嚼劲,简直太好吃了!”说完,他立马转身大喊:“服务员,再来一份红烧肉!”这“馋猫”爸爸,真是贪吃无极限哪!

  爸爸不仅是个挑剔的吃货,还是个喜欢自己动手的吃货。他的口头禅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记得一个周末的早上,我被厨房里乒乒乓乓的忙碌声吵醒,我知道,爸爸肯定又要秀他的厨艺了。我不禁开始期待起中午的饕餮盛宴。可是我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喊吃饭。漫长的三个小时过去了,我不争气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唤了。终于,我等到了那一句梦寐以求的“开饭啰”!我飞也似的奔向餐厅,可当我看到餐桌上那孤零零的小砂锅里可怜的六块红烧肉时,瞬间蒙了,不禁有些失望地说:“你忙了一个上午,就这?”爸爸却一脸严肃地说:“你懂什么!只有时间才能成就完美的艺术品!多了快了,都做不出我想要的味道和口感了。可别小看这六小块红烧肉,清洗、精修、焯水、炒糖色、小火慢炖……连出菜的时间我都精确控制到秒了好吗?”

  行吧,那就让我来尝尝他的“艺术品”。我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瞬间,所有美食节目里的夸赞之词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像走马灯一样转个不停。但是我觉得用这些来形容这道红烧肉,好像都不足以表达我此刻的感受。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爸爸的话:“只有时间才能成就完美的艺术品。”千言万语,我就挤出了两个字:“好吃!”

  瞧瞧我这吃货爸爸,真是贪吃界的扛把子呀!不过呢,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馋爸”,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他对美食的执着与热爱,仿佛也在提醒着我,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追寻。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每次看到他为了一口美食而眉飞色舞的样子,我都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是那么纯粹而热烈。也许,这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吧,有热爱,有追求,有欢笑。而我的“馋爸”,就是那个引领我们在生活的美味之路上不断前行的可爱向导。

指导老师:於崇艳

柠味故乡情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606班

刘明洋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温柔的港湾,那里承载着无尽的思念与不舍,对我而言,那便是遥远而又亲切的故乡。

  每当城市的喧嚣褪去,夜深人静之时,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飘向远方,飞回那段由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柠檬树林边的温馨时光。

  那是一个晴朗的春日午后,阳光透过嫩绿的柠檬叶,洒在蜿蜒的小径上,留下斑驳的光影。奶奶牵着我的手,漫步在这片她儿时玩耍的柠檬林里,每一步都似乎踏着回忆的节拍。她轻声细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还有她与儿时的爸爸一同采摘柠檬的快乐时光。柠檬树散发着特有的清新香气,与奶奶的话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对家乡最初也是最深刻的记忆。

  后来,我回到了宁波。都市的繁华逐渐填满了我的日常,但内心深处对故乡的那份眷恋,却如同柠檬树的根,深深扎在我的心底。每当在楼下的水果店看到柠檬,那熟悉的香气总能瞬间勾起我的回忆,思绪瞬间穿越时空,回到了那片柠檬树林,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奶奶温柔的声音,眼前浮现出她慈爱的笑容。

  记得有一次,在打给奶奶的电话里,我无意中提起城市里的柠檬味道远不如家乡的味道好。不久之后,一个包裹悄然而至,打开来,是满满一箱新鲜的柠檬,附着奶奶写的话:“孙女,这是家乡的柠檬,放心吃。”那一刻,柠檬的酸涩与心中的甜蜜交织在一起,我想那是家的味道,是奶奶的爱。

  岁月流转,柠檬树见证了我从孩童到少年的成长时光,也见证了我对家乡的情感。每当生活给予我疲惫与挑战,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一片葱郁的柠檬林,它让我明白,无论走得多远,家乡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

  在纷扰的尘世间,那份源于柠檬树下的思念,如同一缕不绝的清风,轻轻吹拂着我的心。它提醒着我,不论世界多么宽广,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每一次的回望,都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对未来归途的温柔守望。

指导老师:何璐娅

太外婆家的温暖时光

宁波市北仑区顾国和中学小学部506班

刘语彤

  从外婆家到太外婆家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这是一条只够三个人并排走的路。路的两边有一些崭新的楼房,也有几处低矮老旧的院墙。几株不知名的小花小草从墙缝里钻出来,给院墙增添了一丝生机。

  我经常小跑着去太外婆家,绕过一个又一个弯,到第八个弯,就能看到太外婆家的后院了。院子中间的一小块菜地上常常有一道弓着背的身影。小小的菜园子里种满了青菜、大蒜、茄子、小番茄等蔬菜。每当我在菜园里跳来跳去的时候,太外婆总会停下忙碌的身影,着急地喊道:“别滑倒了!别把我的菜苗踩烂了!小心我的大蒜呀……”我总是嘻嘻笑着,做个鬼脸回应。

  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总会在院子里先看到太外婆。她的个子小小的,腿脚有些不利索,所以走起路来十分小心。有时候她在晒衣服,每晒一件似乎都很吃力。有时候她在缝被子,鼻子上架着老花镜,手上戴着银色的大戒指,长长的针线一上一下,花白的头发中那几根乌黑的发丝在阳光的照耀下尤为明显。

  沿着院墙再拐一个弯,就是太外婆家的厨房了。厨房里有一位终年陪伴她的老朋友——柴火灶。我们总能看见太外婆系着围裙在灶前忙碌着。灶台被擦得光滑锃亮,细细看,还有几条小裂纹。灶口边整齐地堆放着一捆捆柴火。一根长长细细的铁条和一把大剪刀直直地立在墙角边。虽然房子修了几次,但这口柴火灶却始终在那里。

  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走到后院,远远地就能看到一缕缕炊烟从烟囱里慢慢升起来,渐渐飘远。随之扑鼻而来的便是柴火与食物的香味,或是烤土豆的咸香,或是煮茶叶蛋的清香,或是炖肉时的鲜香……

  太外婆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她不喜欢用电热壶烧水。她喜欢用柴火灶烧一大锅水,然后把所有的热水壶都灌满,尤其是在冬天。所以,每到冬天,太外婆家的厨房里就格外热闹。灶上热气腾腾,灶前围满了来打水的邻居,他们一边打水一边聊天,就像赶集似的。邻居们来时还会带来一些小点心,他们觉得每天来打水,而太外婆还不肯收他们的钱,所以很不好意思。可是这样一来,太外婆反而不好意思了,于是她总会让邻居们带走一些自己做的点心。有几次,有些邻居外出回来晚了,没来打水,太外婆就时不时地在厨房门口张望,一看到他们回来,就招呼他们回家拿热水瓶,说水刚刚烧开呢。其实我知道这是她特地留的。

  我很喜欢冬天去太外婆家。一进厨房我就会蹿到火炉旁,将双手放到炉口,一团团热气朝我身上扑来,整个人一下子就暖和了。我还学着太外婆的样子往炉子里添木柴,偶尔偷偷抽几张纸巾塞进去,让火烧得更旺,别提有多好玩了。这时,太外婆总会双手擦着围裙,在一旁不断地叮嘱:“衣服别弄脏啦,脸别弄黑啦……”我下意识地抬起手,可两只袖口早已黑不溜秋了。一旁的太外婆见状,皱着眉头连声叹气,而我则吐吐舌头,对着她哈哈大笑。

  每当太外婆转身进后房,我就知道她一定是去拿年糕,要做我最喜欢吃的煨年糕了。太外婆把一条白亮亮水润润的年糕贴到灶壁上,不时地翻转一下,过几分钟,焦黄相间的煨年糕便伴着香气出炉了。我用布包着烫手的年糕,小心地咬上一口,嗯——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柔软的内芯,越嚼越有味儿。

  每次去太外婆家,我总能吃到又香又脆的煨年糕,好像怎么也吃不够,那种滋味,就像在太外婆家的温暖时光那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指导老师:陈旭咪

-END-

0 阅读:0
儿时有记忆

儿时有记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