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冯玉祥集结10万兵马抗日,却被蒋介石逼迫解散抗日同盟军

北街老酒 2024-09-16 14:22:11

1933 年,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支特殊的抗日武装力量——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时期,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和不抵抗政策,致使 1933 年 5 月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失败。同年 5 月 31 日,丧权辱国的《塘沽停战协定》签订,事实上承认了日本关东军对东北三省的控制,为日军攻取平津乃至全国打开了方便之门。正当国民党政府对日屈辱求和之时,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挺身而出,与中国共产党合作,高举抗日旗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察哈尔抗战。

察哈尔,曾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省,横跨现今的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和北京市,有 6 个旗和 11 个县。这里便是冯玉祥当年率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抗战的地方。

回顾历史,冯玉祥与蒋介石曾在 1928 年交换兰谱,结拜为兄弟。然而,张作霖政府垮台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的临时联盟转化为激烈的内部斗争。1929 年和 1930 年,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蒋冯阎战争。1930 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被迫下野。此后,我们看到的影像中,冯玉祥在山西省与道河村种菜,不久后又隐居泰山。他苦心经营 20 多年的西北军从此全面瓦解,余部被蒋介石收编。

下野后的冯玉祥与中共北方组织开始建立联系,准备东山再起。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国民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国内外爱国人士的强烈谴责。国民党内部的一些爱国人士希望蒋介石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冯玉祥便是其中的重要领军人物。

冯玉祥看到国民党内部抗日情绪高涨,开始奔走呼号,于京沪等地积极主张抗日,但救国提案在蒋汪的阻挠下终成泡影。万般无奈下,冯玉祥前往泰山继续隐居,却仍与自己的旧部以及共产党保持着紧密联系,等待出山时机。

1932 年秋,冯玉祥的旧部宋哲元出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冯玉祥计划在宋哲元的掩护下,在察哈尔开展抗日行动。10 月 9 日,冯玉祥由泰山抵达张家口,与中共北方组织代表萧明会谈,希望共产党派干部到张家口帮助筹组抗日大计。此时,日军从东北出发,大举进攻热河、平津及察哈尔,局势急剧恶化。

冯玉祥不顾蒋介石的反对,决定在共产党的帮助下组织抗日同盟军。应冯玉祥邀请,中共北方组织先后从陕西、北平派遣 300 多名干部到达张家口,推动抗日同盟军的组建工作。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冯玉祥还致电在两广地区的胡汉民、陈济棠、邹鲁、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等人,呼吁为了抗日抵抗,大家应该群策群力,互相提携。接着,冯玉祥又请徐谦拜访胡汉民、李济深,同时派高兴亚去平津寻找帮助,并联络旧部吉鸿昌、方振武等。

1933 年 4 月,冯玉祥开始集合各方抗日力量。他把山西汾阳学校 3000 余名学员调到张家口,扩编成一个师,组成察哈尔抗日队伍的基础力量。还联络了从东北、热河退入察哈尔的抗日队伍,如李忠义、邓文、黄守忠等部和援袭北军。同时,冯玉祥的旧部吉鸿昌、孙良诚、张凌云、高树勋等先后抵达张家口,各自收编和装备了一部分抗日武装。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发动北平、天津和太原等地大批学生和青年,以及蒙古人民抗日武装到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虽然这些部队政治主张不同、指挥系统不同,但都一致拥护冯玉祥出山,领导同盟军抗日。

1933 年 5 月中旬,冯玉祥在张家口正式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被推为同盟军总司令。当天,冯玉祥向全国发出通电,在斥责当局不抵抗、假抵抗的同时,号召全国民众一致奋起,共驱强寇,保障民族生存,恢复领土完整。

随着同盟军的成立,蒋介石深感威胁。在《塘沽协定》签订后,日军继续扩大对察东的侵略,张北形势告急。冯玉祥急调第六、第十六军和自卫军等赶赴张北,防御日军。派方振武和张凌云移师北上独石口,稳定察哈尔局势。6 月 22 日,张立生部首战康保,经过 3 个小时的战斗,防守康保的伪军崔兴五部向东逃窜,康保收复。

6 月 23 日,同盟军从康保兵分两路,进攻宝昌和沽源。沽源的伪军刘桂棠慑于同盟军的声势,立即主动和同盟军接洽,于 6 月 26 日通电反正。这也使沽源的另一部守军张海鹏部陷于孤立,26 日当天,同盟军击退该部后,顺利收复沽源。7 月 1 日,宝昌也被同盟军顺利拿下,察东三县光复。

但蒋介石并不认为同盟军抗日有功,反而认为同盟军违背了“攘外必先安内”和对日妥协的政策。国民党政府在同盟军收复多伦之前,就集结部队,准备发兵歼灭抗日同盟军。多伦是察东重镇,既是集热、察、绥之间的交通枢纽,又是塞外商业中心和军事重镇,由日军茂木骑兵旅团 3000 余人驻守,另有建制完整的伪军李守信部、溃逃而来的伪军崔兴武部、张海鹏部和炮兵部队。此外,多伦城防坚固,城外修筑八卦炮台 32 座以及内外交通壕和电网等外围工事。

7 月 4 日,吉鸿昌在大榆树沟主持军事会议,商议对策,决定以张凌云部为左翼,李忠义部为中部,刘桂棠部为右路,吉鸿昌、邓文部为总预备队,进攻多伦。7 月 7 日 23 时,吉鸿昌下令总攻,同盟军各部同时发动猛攻。日伪军凭借工事与优势火力拼命抵抗,经过三天两夜激战,同盟军除攻克部分据点外,毫无进展。10 日晚,吉鸿昌见久攻不下,亲自率领敢死队连续三次指挥登城,均遭失败,同盟军伤亡 200 余人。11 日拂晓,同盟军又数度登城,突遭日机轰炸,伤亡惨重,于是退回原阵地。

7 月 11 日深夜,冯玉祥给吉鸿昌发电文,吉鸿昌从电文中感受到了总司令焦急的心情,也感受到了压力。强攻不行,吉鸿昌采取智取。当夜,吉鸿昌派副官率领 40 余名士兵,化装成伪军,潜入多伦城内。12 日凌晨一时许,吉鸿昌再次组织攻城,当部队接近城垣时,潜入城内的部队立即里应外合,日伪军立刻阵脚大乱。同盟军趁势从北、西、南三门攻入城内,经过 3 个多小时的巷战,歼敌 1000 余人,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至此,察东四县全被收复,此举成为九一八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

此时冯玉祥声威大震,继而在张家口宣布成立收复东北计划委员会,声言准备出师出关,收复东北。蒋介石记恨异常,派何应钦调集 16 个师的兵力,实行全面封锁包围,用武力逼迫冯玉祥取消同盟军,停止对日作战。汪精卫在庐山发表通电,给冯玉祥加上妨碍统一政令、煽动赤焰等种种罪名。

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了遏制冯玉祥的爱国行动,一方面诋毁同盟军的胜利,另一方面增派傅作义、盛德元、王一哲等部队进驻察哈尔待命,在军事上对冯玉祥的同盟军施加压力,以牵制其抗日行动。截至 7 月底,蒋汪先后派入察哈尔的国民党军达到 16 个师,共计 15 万人。与此同时,日军两个旅团及伪军张海鹏部,共计 2 万余人,也向察哈尔边境移动,准备夺回多伦等地。

面对日军和国民党政府的紧逼,冯玉祥并不妥协。冯玉祥通电全国,说明同盟军因抗日获罪于政府,请各方主持正义。冯玉祥立刻得到了各界的响应与同情。

在各方舆论和西南实力派的压力下,蒋介石和汪精卫未敢立即出兵。于是蒋介石下令切断同盟军的经济来源和察省的对外交通,使张家口的粮食和弹药极度缺乏。而此时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经过攻打四县的战斗后弹尽粮绝,已无继续进攻的能力。加上国民党政府封锁察哈尔省,同盟军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1933 年 7 月 28 日,蒋介石发表最后通牒,逼迫冯玉祥就范。同时派出蓝衣社分化瓦解同盟军,并收买和暗杀同盟军将领。不久,冯占海、李忠义、包刚、张仁杰等人或被收买或被迫归顺中央,而邓文、魏宗璞等人先后被暗杀。同盟军被逼入绝境。

1933 年 8 月 5 日,冯玉祥发表通电,忍痛收束军事。9 日宣布撤销抗日同盟军总部,14 日离开张家口,重返泰山。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后,抗日同盟军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同盟军大部被宋哲元收编,另有一些部队叛变投敌。方振武、吉鸿昌等在中共河北前线委员会的支持下,继续高举抗日同盟军的旗帜,率领 1 万余人转战于热河、长城一带。

到 10 月中旬,该部在北平近郊遭受日军和国民党军的联合进攻,损失殆尽。方振武被迫流亡香港,吉鸿昌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而英勇就义。临刑前他写下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崛起,是冯玉祥等爱国官兵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号召,举起武装抗日旗帜,进行联合抗日的一次有益尝试。它得到了全国主张抗日的各派政治势力及广大民众的支持和称赞。虽然同盟军最终失败了,但他们的抗日精神和壮举,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0 阅读:2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