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2家世界500强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一生经历丰富,但他回忆往事,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小时候一件事,影响了他的一生道路。
读书时,学校里存在着霸凌,有一个学生总是欺负别的同学,大家忌惮这个人会欺负到自己头上一直忍气吞声。稻盛和夫看不惯,就在这个校园恶霸再次欺负别的同学的时候,和他打了一架,狠狠揍了他一顿,警告这个恶霸不许再欺负同学。
没想到老师偏袒这个校园恶霸,而且认为稻盛和夫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妥,属于流氓方式,需要纠正,就严厉批评了盛稻和夫。
稻盛和夫当时还年轻,性子急加上认为自己做的没错,对老师偏袒做法不屑,就针锋相对地当众顶了回去,老师直接被顶哭了。
本来这件事情属于学生之间的打闹纠纷,各打五十大板批评教育下就完事了。但是稻盛和夫不服批评教育还当众顶撞老师让性质变了味,影响扩大化了。日本又是那么注重礼仪和长幼尊卑的国家,为树立威信,学校决定给予稻盛和夫严重警告处分,并通知了稻盛和夫的母亲立即来学校处理此事。
这件事在其他日本家庭会是一件很严重且很丢脸的事情,稻盛和夫以为父母会种种责罚自己。但母亲却没有,她先是和忐忑不安的稻盛和夫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动机目的,对他说:“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好事且正确,就坚定去做吧!”
稻盛和夫的母亲帮他处理了接下来的事情,并没有责罚稻盛和夫,也未再提起。母亲的尊重、信任、包容让稻盛和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在今后人生道路上少了很多束缚和顾虑,他牢牢记住母亲的话:坚定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好事。
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是“轴”“不知变通”,但也帮助稻盛和夫做成了不少事,排除了不少干扰。
在他年轻的时候,担任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为振纲纪,执意要开掉几个年纪大但是不干事的员工,日本企业有尊重老员工注重资历的传统,但是这几个人的存在,对其他员工形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各项制度和纪律的形成。这几个员工威胁他,他不为所动,他们决定给稻盛和夫一点颜色看看。
后来在一次回家路上,这几个被开除的员工找了10个无赖把他打得头破血流,这是给稻盛和夫重拳警告。那几名员工以为稻盛和夫应该怕了就妥协了,甚至不敢来工厂上班了。没想到,第二天,稻盛和夫缠着绷带继续像往常一样来上班。
回首这段往事,稻盛和夫像母亲当年教他的一样:“坚持做我认为正确的事”。
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魄力,做管理、办企业都特别需要这种精神。
有这种魄力和坚持,稻盛和夫先后创立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和第二电信,并且在78岁的时候主动请缨担任破产重建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长,仅用一年的时间就扭转乾坤,一年的时间创造了1884亿日元的利润,这在日航历史上是破纪录的。在他到任之前的一年,日航亏损是1800亿日元,也就是一年时间实现差额3600亿日元。
不仅创造了空前的高利润,还从根本上扭转日航的服务水平,做到了准点率世界第一和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稻盛和夫担任日航董事长是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亲自出面邀请的,因为稻盛和夫的卓越功绩,鸠山由纪夫民众满意度指数提升,也提振了日本政府果断作为的形象。
稻盛和夫在去日航赴任之前,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0薪水,二是不带团队,因为自己的团队中无人懂航空业务。就是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稻盛和夫能用1年的时间就让它起死回生大放异彩。自己创办的2个公司也是完全不同的行业,却都跻身世界500强。这一切足以彰显稻盛和夫卓越的管理经营能力。
稻盛和夫的管理和经营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们熟悉的知名企业家马云、任正非、张瑞敏、俞敏洪、郎咸平等人也纷纷向稻盛和夫取经学习。
到达“经营之圣”的境界,一定是有天赋在里面的,同时也依靠着不断地总结思考、历练提升。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在上学的时候经常不及格,阴差阳错进入陶瓷厂工作,干一行精一行,不断进步,人生不断往前,事情做好了自然会出成绩的。
稻盛和夫在晚年已经放下名利,人生到达更深的一层境界,著书立说,将他的一些经营管理理念和人生的思考写进书里,去很多企业、学校等做讲座,指导有需要的人。他把自己的股份全都捐给了员工,并没有留给家人子女。
作为年轻人,我推荐大家看看《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这本书,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稻盛和夫年轻时成功的心得,他在27岁就创立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并保持了无亏损的记录,成为世界500强。写这本书为的是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这也是一种修行。
由于母亲的影响,稻盛和夫一直比较坚定,在人生道路和选择上有很多自己的见解。这本书蕴含了稻盛和夫对于工作、经营管理、创业、人际关系的经验智慧总结,对于年轻人会面临的人生困惑、职业选择、工作态度、渴求成功、应对困境等都有应对方法,并且教年轻人跳出小格局小圈子,以一个大格局看待人生存在的意义、心灵的成长成熟等,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眼界更宽。
退休之后,他写了一些经营管理和人生成长的书,最知名的是《干法》《活法》《心法》三本书,完整地代表了他的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这套书是很多知名大企业的内训教材,我估计很多人都很熟悉《干法》这本书,被很多高管、大佬推荐过。我在刚工作时也度过,受益匪浅。
人生千变万化,但一切的根源还在于自我,在于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