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身边很多人都喊着赚钱难,打听有没有容易赚钱的方法。还有的人抱怨阶层固化,留给我们普通人的机会越来越少。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说说几个我身边普通人发家的故事吧:
A全款买了五六套房子,怎么做到的呢?卖猪肉!最原始的那种卖法。
A年轻的时候技校毕业后进了家国企当车间工人,受不了苦一心想挣大钱辞职做买卖,接连投资了好几个事情都不成功还欠了不少钱,终于老实任命了。
想回工厂但是工厂不要他了,岳父支招说不如跟我卖猪肉吧,不体面但是养家糊口没问题。
A看了看等着上小学的孩子觉得别无他法,老老实实跟着岳父卖猪肉,每天批发生猪、宰猪、分解、卖肉,后来还出去学习了熟肉的卤制工艺,生肉熟肉都会做。
因为小舅子渐渐长大,账目上和岳父、小舅子搅拌在一起有诸多不便。他自己在南下河市场(潍坊的一个大型市场)开了个肉铺,批发零售一起搞,也供应周边小超市,起早贪黑赚辛苦钱。平均两年一套房,全款。
B夫妇原本也是一对下岗中年夫妻,为了生存在我们县城步行街入口处摆了个麻辣烫和炸串摊子,调料调配的好口味不错,很多年轻人和职工下班后都去买,饭点的时候得排队,风雨无阻每日出摊。
我在步行街附近工作的那几年时间眼看着两口子从三轮车换成了面包车,面包车换成了小轿车,小轿车换成了越野车,小摊位搬进了街口的门面。
当年有一次我买串的时候问你们一个月能挣两万吗?大姐说两万那能叫挣吗?当时我一个月工资才3000左右。
C夫妻,也就是我的父母。90年代初,家里因为建房欠了很多债,我父母做梦都想找到能赚钱的方法,早点把欠款还清。
一个亲戚指点我们卖袜子,那时候农村买东西不方便,人们买很多日用品还得指望着去镇上供销社和赶集,我父母去市里的批发市场进了些袜子,走街串巷在各个村子叫卖,我母亲送货到家门口,比较方便,态度又好花色又多,又是个女人好说话,所以小生意一直不错,也就闷声赚了好多年的钱。
我长大后曾经问过我母亲,究竟有多少利润。我母亲说当年一两天就可以赚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利润率是200%左右。
后来除了袜子,又添上了内裤、内衣等物件。我父亲还开发了粉皮、粉条、粉丝等,都很不起眼,但利润还可以。
我们家就凭借这个非常不起眼的小生意还完了欠款,供我们姊妹俩读书,还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有了一笔家庭积蓄。
其实身边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很多不起眼的小生意和行业利润率还挺高的,不说大富大贵,解决温饱和生计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新闻上说的那些夜市小商户、摊煎饼果子的人能年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我并不惊讶,因为自己家经历过,知道做的好也是有可能的。
关键是要能吃苦重信誉做事踏实,放下身段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赚钱,日积月累也会积攒起可观的家庭财富。
不要总把赚不到钱归结为外力、时代、环境。不论是任何时代,都不缺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找到、有没有能力和运气去把握,甚至于没有机会也要创造出机会来。
但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明白道理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最要不得的是,本事没有心太大,想躺着赚大钱,还瞧不上踏实生活努力赚小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