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解放军建军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度,中国特有的军衔制诞生,也标志着我国军队走向了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然而评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需要考虑的内容有很多。
在当年初的中央军委座谈会上,彭德怀等军队领导人还对元帅、大将、上将的人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人员内容包括了一批公安军中的杰出将领,由于多种原因,这份名单与最后授衔名单还是有所出入。
人才辈出的公安军
早在最初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为适应对敌斗争、巩固人民政权等需要,就组建起专门执行公安任务的武装部队。
这支英雄队伍人才辈出,经历多次改变番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的名头是最为响亮的。
1947年,解放战争已正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各大城市接连获得解放。
为了保卫人民解放军战争胜利的果实,城市中也组建起了警备部队、公安大队等;到了建国前夕,为保护中央、保障开国大典安全,特意成立了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成为第一支有正规建制的人民公安武装。
这个阶段,全国范围内的公安武装兵力高达24万。
看似已经获得解放的和平区域,实际也是暗流涌动;北平过去是国民党统治华北的中心,也是特务活动极为频繁的区域,有数据统计:平均每80人就有一名国民党骨干和特务分子。
不少遗留在大陆的特务压根没意识到失败的现实,还成立起以刺杀为目标的行动小组。
罗瑞卿这种级别的猛将都被派去担任公安部长,足以证明当时的任务有多么繁重,公安部队与北平市公安局密切配合,抓获了一大批特务,才使得北平的社会治安得到好转。
化装为北平市民的公安中央纵队1师2团排长刘拴虎更是凭借一枚“飞马”烟头成功捣毁了一个特务组织,而该特务组织原本的计划是在开国大典时对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车队实施袭击。
次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公安部队有12个团入朝,同样在巩固后方治安、保障运输安全、警备城市、看押战俘等工作上表现突出。
“钢铁运输线”的背后,就有公安部队的巨大贡献。
1951年8月中旬,“联合国军”派遣出空军、海军近五分之四的兵力发动“绞杀”,妄图依靠武器技术优势摧毁朝鲜北部的交通系统。
美军的轰炸机给铁路、公路、桥梁等带来了极大的损坏,前线的战争态势,决定了谈判桌上的筹码。
公安部队挺身而出,与铁道兵、工程兵等兄弟单位一同进行了“反绞杀”作战,他们在铁路沿线上设置了800多个防空哨所对空警戒,并随时打击道路两旁的袭扰破坏,保障运输安全。
有一位公安师班长刘志贵就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敌人在桥梁上空投下一枚30多公斤的定时炸弹后,刘志贵不顾自身危险第一时间扛起炸弹,丢到百米开外的山沟中,保护了交通安全。
长达两年多的战斗中,公安部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抢修公路、桥梁上万次;还排除了敌机投下的炸药物5000多件。
1954年底,全军评衔工作再度启动后,公安部队党委也根据相关指示提交了上将、中将拟评定人员名单,上将分别是程世才与李天焕。
公安部队入朝之前,罗瑞卿便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委,程世才则为第一副司令员,负责公安部队的作战与训练工作。
根据公安部队的任务特点,程世才特意指出:“公安部队的任务一方面带有战斗性,另一方面则为特殊的警备。”
程世才也认为警卫是需要的,但一定要精打细算,这些思想对今天武警部队的建设都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1952年春天,明明已经逃窜到缅北地区的国民党李弥部队竟然又回窜云南,甚至靠着自然屏障建起伪政权;程世才接到任务后立即进山剿匪,打了3个多月终于歼灭了对方一部,剩下的人慌忙之中逃至境外,此后再也不敢进犯云南。
此战被称为“大雪山战役”,对巩固我国西南边防具有重大意义。
次年,马家军残部流窜至川甘青边草原四处烧杀抢掠,成为大陆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支匪徒部队,又是程世才领命前去围剿,依旧保持3个月结束战斗的光辉事迹。
当1955年7月公安部队改称公安军后,一跃成为五大军种之一;结合他此前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种种表现,能被初步拟定为上将也并不为过。
评定上将军衔的工作的一项复杂之处,在于除了要考虑受评首长们的资历、战功、现任职务等,还得总体考虑上将的人数,在“削减上将名额”的大方向考虑上,程世才最终还是被评选为中将。
另一位“上报上将,实得中将”的将领为李天焕,他的军衔“变化”与程世才类似。
1950年中央政治局决定:在军队进行统一整编的情况下,国防军负责对付外敌入侵,公安部队负责内部治安。
李天焕也担任了副政委职务;从他在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来看,他是做政治工作的一把好手,特别是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后,正是李天焕协助李先念拢住左支队的士气,使该部队在危难之中杀向新疆,保住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建国以后,李天焕的主要工作在于协助罗瑞卿抓好公安部队政治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开展剿匪肃特等立功创模运动”中成绩斐然,有力推动了部队的作战任务。
在罗瑞卿公务繁忙、程世才积劳成疾的状况下,军委任命李天焕为副司令员,开始分担军事方面的部分工作,1955年中央明确了“保留公安部队”后,正是李天焕等积极落实了部队的“统、整、精”,促成了部队新的发展时期。
罗瑞卿同志更是直言:“天焕同志是我的好助手。”
在罗瑞卿被评选为大将的情况下,李天焕被评选为上将也是有理有据,不过与程世才类似,他最后也是被授予中将军衔。
革命时代一路走来的大多猛将都对军衔看得很轻,为革命作出贡献、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添一份力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目标。
1955年9月:尘埃落定
比起彭德怀等呈报的上将名单,最终的数量还是少了很多位。
具体到公安系统中,最初3位上将只留下了一个,那便是韦国清。
韦国清能作为唯一一位公安“大将”出现,与一位重要人物息息相关:越南领导人胡志明。
朝鲜战争刚刚爆发的节骨眼上,毛主席在百忙之中接见了部分赴越南军事顾问团的成员,他说:“我是我要把同志们派往越南,是胡志明主席到中国来向我们要的,我们的革命胜利了,也该帮助他们,这样就叫国际主义嘛。”
因此,刚刚远离硝烟战场的韦国清就这么动身前往越南,他刚刚抵达,就受到了越南总司令武元甲的欢迎。
在越南,韦国清主要是在协助陈赓工作,不过陈赓没过多久就回国了,韦国清则留下协助指挥越军进行了东北、宁平、中游在内的多场战役,他内心很清楚:只有在越南彰显中国军人的精神与能力,才算充分完成了毛主席交代的任务。
由于用脑过度,本就患有神经衰弱症和肠胃炎的韦国清总是出现头疼、头晕的状况,身子也很快消瘦下来,这些消息传回北京后,中央便让他先回来治病。
同样关注他病情的还有胡志明,1952年9月胡志明秘密访华后,刚抵达就去打听韦国清的身体情况,还特意邀请韦国清夫妇来到住所吃饭。
考虑到将来要发动西北战役,胡志明还邀请韦国清再来一趟,并请求毛主席的同意。
毛主席同意了,当时已经是公安军副司令的韦国清再度抵达越南,并凭借他对越南军的了解,协助武元甲连续夺得两场战役的胜利,直接为越南赢得了广阔的战略后方。
在最为困难的奠边府歼灭战中,韦国清与越南干部们经过55天的激烈战斗,终于让法国升起白旗。
此战韦国清贡献极大,而在胡志明眼中,这也是锁定越南胜局的重要战役,长达8年的抗法战争由此结束,胡志明也更加对韦国清另眼相待。
也是在胡志明的亲自推荐下,结合韦国清过往革命战争时期的表现,他最终被授予上将军衔。
由此一来,公安军中罗瑞卿为大将、韦国清为上将。
此前被建议评选为上将的程世才与李天焕被评选为中将,那么这两人在中将队伍中,公安部队党委就将原本上报的中将名单进行修改,减去了两人,分别是吴烈与李逸民。
吴烈在革命战争时期就与主要领导人相识,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军衔评定。
1942年中央警备团成礼物,叶剑英亲自宣布吴烈为警备团团长兼政委,这支队伍对外号称“18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备团”,他们的主要任务便是保卫毛主席与中央。
叶剑英还说过一句极为幽默的话:“中央警备团该被叫‘钢盔团’,因为是保护脑袋的。”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吴烈都负责保卫中央,还先后担负起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国大典、毛主席首次访苏等重大事项的安保工作;1952年京津卫戍区裁撤改设北京卫戍区后,吴烈也统一负责北京市内的警卫部队,并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
根据中将的相关评定标准,一般来说革命战争时期没有获得正军职的正军级人员都是少将,吴烈便是如此,最后被评选为少将。
李逸民的经历更加离奇,他不仅是黄埔军校学生,还早在1925年就入了党,后来参加过南昌起义。
1928年,由于局势已经发生变动,李逸民也被国民党抓进监狱,面对威逼利诱,他仍然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牡丹江省建设厅厅长、东北人民政府财经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务,主要工作重点在巩固东北根据地之上,一直到建国之后才回到公安部队担任政治部副主任,最终被评选为少将。
因此,除了程世才、李天焕之外,另外四位公安军中将分别是欧阳毅、彭林、罗华生与刘昌毅。
参考资料
1.揭秘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部队 中国军网
2.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的动人故事 澎湃新闻
赢嫩模输跳河
罗瑞卿本来就是保卫干部,当公安部长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