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多久没见马自达发布重磅新车了?
反正在我的印象中,自从宣布为了专心研发大型车平台以及直列六缸汽油、柴油发动机,不再推出新产品之后,这个品牌在国内已经沉沦将近3年之久。
尤其是在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合并之后,它更是跌到了谷底。本身作为二线品牌影响力就有限,再加上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只能依靠微薄的家底勉强度日。
好在,目前马自达的闭关修炼已经结束,东瀛妖刀开始逐步重现光芒。近日,马自达在北美市场正式发布了全新旗舰SUV——CX-90,这款车定位于中大型SUV,预计在下半年会正式引入国内。
设计上,它这套最新的家族化语言,前脸展现出了此前马自达上很少有过的气势感。熏黑的直瀑式盾形格栅依靠日行灯、镀铬条和两侧犀利的大灯组相连,营造出了厚重的视觉感受。
侧面修长、灵动的线条,则是马自达对魂动元素最好的诠释。同时,在保证了实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将D柱角度倾斜,提升了运动属性。
尾部,是争议最大的部分。尤其是尾灯,多少有借鉴宝马X5的嫌疑。不过,能够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台车上,看上去还不突兀,这还是很能体现设计师功底的。
整车外观总结起来就是稳重、精致中又不失优雅的运动感。
内装部分,过去马自达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不修边幅的理工男。但是在CX-90上,各种真皮、木纹和镀铬材料的运用,再配上10.25英寸的大屏幕和全液晶仪表,让豪华感和科技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光如此,CX-90还提供了三排六、七、八座的布局(国内版本大概率只保留6、7座车型),这就很符合当下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这一点理想汽车就是很好的例子。无论是之前的ONE还是如今的L系列,主打的都是多人、大空间、豪华、舒适等等产品点,将汽车变成移动的另一个家,销量表现也比较不错。
当然,马自达的产品,无论外在怎么变,内在才是精髓。动力方面,CX-90共搭载了两套系统,分别是3.3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轻混系统,匹配8AT变速箱,以及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组合。
两套系统全部是由马自达自主研发,前者最大马力达到了340匹,峰值扭矩为500NM。尽管它有轻混系统的加持,但依旧无法阻止这台发动机成为马自达量产汽油机的参数之最。变速箱方面,这台8AT没有了传统液力变矩器的拖累,效率也更高。后者最大马力为323匹,峰值扭矩为500牛米,纯电续航大约为63KM。
无论是哪一套动力系统,参数再也不会成为马自达受嘲笑的短板。只不过,之后咱们国内能买到的,大概率只有插电混动版。
底盘部分,马自达给这台车配上了全新的动态底盘系统(KPC)。这套系统大家可以理解为GVC PLUS的加强版。在四驱系统的配合下,它可以通过实时调整内外侧车轮的动力输出来保证过弯时车身的姿态。
可以说,马自达把压箱底的绝活都给到了CX-90上。可即便如此,未来它想在销量上取得突破还是困难重重。因为可以预见的是,这款车在众多黑科技加持的情况下,售价不会比主流中大型SUV有太大的优势。而马自达又在机械素质这样看不见的地方花费了大量成本,导致即便CX-90已经很多努力在向高端、豪华靠拢了,可展现出来的还是价高物廉。
其次,之前中国消费者对马自达的印象更多停留在两田一产平替的阶段。并且在闭关3年过程中,马自达并没有太多品牌营销的动作,这就使得它的品牌影响力支撑不了CX-90的旗舰身份。
也许,只有那些预算充足的马自达真爱粉才有可能会为CX-90掏腰包。问题是,这些死忠粉的贡献实在是有限。
所以,在我看来,马自达在中国的翻身之路还很长,绝不仅仅只是靠推出一两款产品就能解决的。要扩大群众基础,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否则,马自达在国内市场太难进入主流行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