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讨饭,少女赠他仨馒头,老汉说:你要嫁三任丈夫
在古时候,天下分九州,东南西北中,处处皆有不同的风土人情。
咱今儿要说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南地一个叫柳花镇的地方。
柳花镇依水而建,镇上的百姓多以打渔为生,日子过得平淡却也有滋有味。
柳花镇上有个姓李的老汉,年纪六旬开外,满脸皱纹,腰杆佝偻,走起路来颤颤巍巍。
这老汉年轻时也是个壮劳力,可惜命运不济,妻子早逝,留下一儿一女。
后来儿子在一次打渔时遭遇风浪,再也没能回来。
女儿李翠花倒是长得如花似玉,心地善良,可惜这老汉命苦,女儿还未出嫁,他便因病卧床,家中积蓄很快便耗光了。
为了活命,老汉只好拖着病体,拄着一根破竹竿,每日在镇上讨饭。
镇上的百姓心善,见他可怜,或多或少都会给些吃的。
然而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老汉的身体日渐消瘦,眼看就要油尽灯枯了。
这一日,老汉又如往常一般,沿着镇上的街道缓缓行走,手中捧着一只破碗,碗中只有几粒米和一些菜汤。
他走到一处巷口时,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馒头香。
老汉顺着香味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有个少女正站在自家门前,手中捧着几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这少女名叫小芳,年方二八,长得眉清目秀,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甚是灵动。
小芳家境殷实,父母都是乐善好施之人,她自然也继承了父母的善良。
她见老汉可怜,便心生怜悯,将手中的馒头递了三个过去。
老汉接过馒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颤声问道:“姑娘,你为何要给我这几个馒头?”
小芳微微一笑,说道:“老爷爷,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外面讨饭,怪可怜的。
这几个馒头虽然不多,但也能让您填饱肚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e9e96a7e8055635ba792a6eb9762d9.jpg)
老汉听了,心中一阵感动,他点了点头,说道:“姑娘,你心善会有好报的。
但我这老汉有个怪癖,受人恩惠必有所报。
你今日赠我馒头,我便送你一句话吧。”
小芳听了,心中好奇,便说道:“老爷爷,您请讲。”
老汉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你要嫁三任丈夫。”
小芳一听,顿时愣住了。
她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
她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嗔道:“老爷爷,您这话可别开玩笑了。
我尚未出阁,怎会嫁三任丈夫呢?”
老汉摇了摇头,说道:“姑娘,我这话并非玩笑。
你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但只要你心存善念,定能逢凶化吉。”
小芳听了,心中半信半疑。
她见老汉神色凝重,不似说谎,便说道:“老爷爷,我记住了您的话。
但请您告诉我,我为何会嫁三任丈夫呢?”
老汉叹了口气,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姑娘,你只需记住,无论遇到何种困境,都要保持善良的本心。
如此,你方能度过难关。”
说罢,老汉转身离去,消失在巷口尽头。
小芳望着老汉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她不知道老汉的话是真是假,但心中却莫名地涌起一股不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51a0689cc64d3fdaaab23017fc0ecc2.jpg)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小芳已经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镇上的媒婆都上门来提亲。
小芳的父母也为女儿的婚事操心,希望她能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然而小芳心中却始终记得老汉的那句话,对婚姻之事有些抗拒。
这一日,镇上来了一位姓赵的富商,他年近四旬,长得肥头大耳,一副暴发户的模样。
然而他却对小芳一见钟情,非要娶她为妻不可。
小芳的父母见赵富商出手阔绰,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小芳虽然心中不愿,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也只能含泪出嫁。
婚后,赵富商对小芳倒是疼爱有加,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
然而小芳却总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仿佛缺少了些什么。
她每日在府中无所事事,便常常想起老汉的那句话,心中愈发不安。
一日,赵富商外出经商,小芳独自一人在府中散步。
她走到后花园时,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
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男子正被几个家丁按在地上殴打。
小芳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制止。
她问清缘由后得知,这男子名叫阿强,是个外地来的货郎。
他因迷路误入赵府,被家丁误认为是小偷。
小芳见阿强长得眉清目秀,心中顿生怜悯,便让家丁放了他。
阿强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自那日起,阿强便常常来赵府给小芳送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c318a23c07233621e5e2e173a57a99.jpg)
两人一来二去,便渐渐熟络起来。
阿强虽然是个货郎,但他心地善良,能说会道,逗得小芳开怀大笑。
小芳觉得,这才是她心中想要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赵富商从外地回来,得知小芳与阿强之事后,大发雷霆。
他将阿强暴打一顿,赶出了赵府。
小芳见阿强受难,心中悲痛欲绝,她终于明白老汉那句话的含义。
她知道,自己与赵富商的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
不久后,赵富商因经营不善,生意破产。
他欠下了一屁股债,无力偿还,便抛下小芳独自逃走了。
小芳的父母见女婿如此不争气,也气得病倒了。
小芳只好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每日辛苦劳作,挣钱养家。
这一日,小芳正在街上卖货,忽然听到一阵吵闹声。
她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恶霸正在欺负一个老妪。
小芳心中正义感爆棚,连忙上前制止。
她与恶霸一番争斗,最终将老妪救了下来。
这老妪名叫王婆,是个孤苦无依的老人。
她见小芳心地善良,便感激涕零。
她告诉小芳,自己有个远房亲戚在镇上开了个绸缎庄,生意红火。
她想让小芳去亲戚那里帮忙,顺便也能有个落脚之处。
小芳听了,心中一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d28a2fd9a972e0d2a511d5b14ed70b.jpg)
她觉得这是个机会,便答应了王婆的请求。
她收拾好行李,告别了父母,跟着王婆来到了绸缎庄。
绸缎庄的老板是个年轻有为的男子,名叫林逸。
他见小芳长得漂亮,又勤劳能干,便对她心生爱慕。
林逸对小芳呵护备至,时常送她礼物,带她出去玩。
小芳在林逸的关爱下,渐渐走出了失婚的阴影。
她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生命中的真命天子。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一日,林逸外出进货,途中遭遇山贼。
他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被山贼杀害了。
小芳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
她觉得自己的命运真是太坎坷了,为何总是嫁不到一个好丈夫呢?
她回到绸缎庄,处理完林逸的后事,便打算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然而王婆却拦住了她,说道:“姑娘,你莫要灰心。
你命中注定有三段姻缘,如今才经历了两段。
你若离去,岂不辜负了天意?”
小芳听了,心中一愣。
她想起老汉的那句话,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她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她决定留下来,继续经营绸缎庄,等待第三段姻缘的到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3ba1be2d4c2bb837dfea7da5ac3aac.jpg)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几年又过去了。
小芳已经成了绸缎庄的老板娘,她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名声远扬。
镇上的百姓都对她赞不绝口,称她是女中豪杰。
这一日,镇上来了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张文远。
他因家境贫寒,无力赴京赶考,便在镇上找了个私塾教书。
张文远长得文质彬彬,一表人才。
他见小芳长得漂亮,又能干,便对她心生爱慕。
张文远每日都来绸缎庄找小芳聊天,两人谈天说地,甚是投机。
小芳觉得张文远是个有志气的男子,便对他心生好感。
不久后,两人便私定终身,决定结为夫妻。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神秘人物出现了。
这人身穿黑衣,面带黑纱,他找到小芳,告诉她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这一切都是老汉精心安排的。
老汉其实是个世外高人,他算出小芳命中注定有三段姻缘,但每段姻缘都会遭遇坎坷。
他为了考验小芳的心性,便化作讨饭老汉,故意接近她,说出了那段预言。
小芳听了,心中恍然大悟。
她终于明白老汉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自己为何会经历如此多的波折。
她决定接受这段姻缘,与张文远共度余生。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6e0a57a0540a864ada0c124963712f5.jpg)
就在两人准备成婚之际,一个意外再次发生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且说小芳跟张文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呢,镇上却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这人自称是京城来的大官,手里头拿着一张泛黄的纸卷,说是张文远的老爹当年欠下的一屁股债,如今利滚利,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你说啥?
张文远他老爹欠债?”小芳一听这话,脑瓜子嗡嗡的。
她瞅着眼前这个穿金戴银、一脸横肉的大官,心里头直犯嘀咕。
张文远在一旁也是愣住了,他老爹早年间就去世了,这事儿他是知道的,可欠债的事儿他压根儿没听说过啊。
“对对对,就是张文远他老爹,欠了我们老爷的钱。
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那大官旁边的小跟班儿,手里拿着纸卷,跟念经似的,叽里呱啦说个不停。
小芳心里头那个急啊,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她和张文远的婚礼可就泡汤了。
她一把夺过纸卷,瞪大眼睛瞧了起来。
可瞅了半天,也没瞅出个所以然来,那上面的字儿她认识,可凑一块儿她就不懂了。
“这事儿得弄清楚,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小芳咬了咬牙,决定去找镇上的老秀才问问。
老秀才是个明白人,镇上的大事小情,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小芳揣着纸卷,三步并作两步就奔老秀才家去了。
老秀才一听这事儿,也是皱了皱眉头,他戴上老花镜,仔仔细细地瞅了起来。
瞅了一会儿,他摇了摇头,说道:“这事儿不对劲儿,这纸卷上的字儿,像是后来加上去的。”
“啊?
后来加上去的?”小芳一听,心里头咯噔一下。
老秀才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这纸卷的年代感十足,可上面的字儿却像是新写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db35df83cc016571cfdc4fe015c9b7.jpg)
这事儿,怕是有人故意搞鬼。”
小芳一听这话,心里头顿时有了底。
她谢过老秀才,转身就奔镇上的衙门去了。
衙门的刘捕头一听这事儿,也是火冒三丈,他说:“这事儿要是真的,那咱们镇上的脸面往哪儿搁?
你放心,这事儿我管定了。”
刘捕头带着几个衙役,跟着小芳就奔那大官住的地方去了。
到那儿一看,那大官跟小跟班儿早就没影儿了。
刘捕头一琢磨,这事儿八成儿就是个骗局,那俩人八成儿也是假的。
“这事儿得好好查查,不能就这么算了。”刘捕头一拍桌子,下了决心。
小芳跟张文远也是松了口气,这事儿总算是有了个眉目。
可没成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俩人准备继续筹备婚礼的时候,张文远的老家那边儿,又来人了。
这次来的是张文远的叔叔,一脸愁容,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他说张文远的老爹当年确实欠了债,不过不是欠京城大官的,而是欠了镇上一个放高利贷的。
那放高利贷的,如今找上门来了,要张文远还钱。
“啥玩意儿?
又冒出来一个债主?”小芳一听这话,差点儿没晕过去。
张文远的叔叔也是一脸无奈,他说这事儿他也是才知道的,当年张文远的老爹借钱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如今这债找上门来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小芳瞅着张文远,张文远瞅着小芳,俩人心里头那个乱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8eb6a7b3dd67a385ccab223b7207a2b.jpg)
这事儿要是真的,那他们的婚礼可就真的泡汤了。
可要是假的,那又是谁在搞鬼呢?
“这事儿得弄清楚,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小芳咬了咬牙,决定再去找刘捕头。
刘捕头一听这事儿,也是愣了。
他说这事儿太蹊跷了,得好好查查。
他带着几个衙役,跟着小芳和张文远就奔张文远的老家去了。
到了那儿一问,这事儿还真有这么一档子。
不过那放高利贷的,也是个讲理的人,他说只要张文远能证明他老爹当年借的钱不是用来挥霍的,他就不要这钱了。
张文远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
他说当年他老爹借钱,是为了给他治病,这事儿镇上的大夫都能作证。
刘捕头一听这话,也是乐了,他说这事儿好办,只要找到大夫,这事儿就清楚了。
刘捕头带着几个衙役,跟着张文远就奔镇上的医馆去了。
到那儿一问,这事儿还真有这么一档子。
那大夫说当年张文远的老爹确实来找他看过病,不过那钱不是他出的,是镇上的一个好心人出的。
“啥玩意儿?
好心人出的?”小芳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惊啊。
大夫点了点头,说道:“没错,那好心人是个大善人,经常资助镇上的穷人。
他说张文远的老爹是个老实人,不能看着他儿子病死,就出钱给他治病了。”
小芳一听这话,心里头顿时有了底。
她说:“我知道那好心人是谁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a81a138c9413904d610a275a934247.jpg)
张文远一听这话,也是愣了。
他问:“谁啊?”
小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就是当年给我三个馒头的那个老汉。”
张文远一听这话,也是恍然大悟。
他说:“对对对,就是那老汉。
我记得他当时说过,他要送我三样东西,馒头、真相、还有……还有啥来着?”
“还有幸福。”小芳接过话茬儿,说道,“他当时说的话,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说我要嫁三任丈夫,经历三段姻缘,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如今看来,他说的没错。”
张文远一听这话,也是激动得不行。
他说:“那咱们还等什么?
赶紧回去结婚吧!”
小芳点了点头,俩人手拉着手,兴高采烈地奔镇上的喜堂去了。
镇上的百姓一听这事儿,也是纷纷前来祝贺。
大伙儿都说,小芳和张文远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如今终于修成正果,真是可喜可贺啊!
婚礼那天,镇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小芳穿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霞帔,美得跟天仙似的。
张文远也是一身红衣,英俊潇洒,跟小芳站一块儿,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拜完天地,入完洞房,小芳和张文远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
俩人躺在床上,你瞅着我,我瞅着你,心里头那个美啊,就跟吃了蜜似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63e71e476343f9f34d801ec37e1283d.jpg)
“你说,咱这姻缘是不是老汉给咱牵的线啊?”小芳瞅着张文远,笑着说道。
张文远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肯定是他。
咱得好好谢谢他。”
小芳笑了笑,说道:“咱已经谢过他了,咱现在过得这么幸福,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张文远一听这话,也是乐了。
他说:“对对对,咱现在过得这么幸福,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从此以后,小芳和张文远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们时常想起那个老汉,心里头总是充满了感激。
他们说,要是没有老汉,他们就不会有今天。
他们决定,要把这份善良和幸福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美好。
这事儿,就在柳花镇上流传了下来,成了一段佳话。
大伙儿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只要心存善念,好人总会有好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