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借宿荒宅,看到老汉上香,男子跪地磕头躲过一劫

时髦蛋糕文化 2025-02-02 04:26:34

男子借宿荒宅,老汉上香救命

这日黄昏时分,李三来到了一个叫青柳村的地方。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散落在一片竹林旁边。

李三本想找个农户借宿一晚,可敲了好几家门,都没人在家。

这年月,兵荒马乱的,老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正当李三心灰意冷时,他忽然看见村子尽头有一座破败的宅子,大门半掩,似乎许久无人居住了。

李三心想,与其露宿荒野,不如将就一晚,于是便壮着胆子走了过去。

这座宅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青砖灰瓦,大门上的铜环都生了锈。

李三推开门,一阵阴冷的风迎面扑来,院子里杂草丛生,显得格外荒凉。

李三喊了几声,没人应答,便壮着胆子走进堂屋。

堂屋里布满了灰尘,蛛网密布,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两把椅子还算完整。

李三找了块抹布,简单擦了擦椅子,正准备坐下歇歇脚,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心头一紧,忙躲进旁边的厢房里,从门缝往外看。

只见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汉,手里拿着一把香,步履蹒跚地走了进来。

这老汉脸上皱纹密布,头发花白,看上去得有七八十岁了。

老汉进了院子,径直走到院子中央的一块青石板上,把香点燃,嘴里念念有词:“各位祖宗在上,老汉今日又来看你们了。

这世道不太平,老汉也是自身难保,只能偶尔来给你们上柱香,还望你们不要怪罪。”说完,老汉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把香插在石板前的一个小香炉里。

李三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这老汉莫非是这家宅子的主人?

可看这宅子的破败样,也不像有人住的样子啊。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老汉忽然转身朝厢房这边看过来,李三吓得连忙屏住呼吸,生怕被发现。

可老汉只是看了一眼,便转身离开了。

李三等了一会儿,见没动静了,才悄悄溜出厢房,来到院子里。

他看见老汉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那块青石板和香炉里的袅袅青烟。

李三心里犯嘀咕,这老汉到底是什么人?

为何会在这荒宅里上香?

正当他胡思乱想时,忽然听到大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三心头一紧,忙躲进堂屋的门后。

只见几个穿着黑衣黑裤、手持刀枪的汉子闯了进来。

他们四处张望了一番,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人喊道:“奶奶的,那老汉跑哪儿去了?

我明明看见他进了这宅子!”

另一个汉子说:“老大,这宅子荒废已久,那老汉会不会是在故意耍咱们?”

领头汉子怒道:“管他呢!

先搜一搜再说!

要是找不到那老汉,咱们今天就白忙活了!”说完,几个汉子便开始搜了起来。

李三躲在门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他心想,这老汉究竟惹了什么麻烦?

怎么会有人追杀他?

正当他思绪万千时,忽然听到一个汉子喊道:“老大,快来!

这里有个地道!”

领头汉子闻声赶来,只见堂屋一角有一块青石板,石板上的泥土被翻动过,显然是新挖的痕迹。

领头汉子说:“奶奶的,这老汉果然狡猾!

快!

把石板撬开!”

几个汉子七手八脚地把石板撬开,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地道口。

领头汉子说:“你们两个下去看看!

其他人守住洞口!”说完,两个汉子便拿着火把,小心翼翼地下了地道。

不一会儿,地道里传来一阵惊呼声,紧接着是两个汉子狼狈不堪地爬了上来。

领头汉子问:“怎么样?

找到那老汉了吗?”

一个汉子脸色苍白地说:“老……老大,下……下面全是尸体!

密密麻麻的,太可怕了!”

领头汉子闻言一愣,随即脸色大变:“什么?

尸体?

这宅子下面怎么会有尸体?”

另一个汉子说:“老大,我看这宅子不简单,咱们还是赶紧走吧!

万一惹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可就麻烦了!”

领头汉子咬了咬牙,说:“不行!

那老汉身上有咱们要的东西,要是拿不到,咱们都得死!

你们守住洞口,我下去看看!”说完,领头汉子便拿着火把,义无反顾地下了地道。

地道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领头汉子才满脸惊恐地爬了上来。

他浑身湿透,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他颤抖着声音说:“快……快走!

这宅子邪门得很!

那老汉……那老汉根本就不是人!”

几个汉子闻言,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跟着领头汉子逃了出去。

李三躲在门后,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更加疑惑了。

这宅子下面怎么会有尸体?

那老汉又究竟是什么人?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忽然听到院子里又传来一阵脚步声。

李三心想,这回又是什么人?

他忙躲回厢房里,从门缝往外看。

只见那个老汉又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那把香。

老汉走到青石板前,把香点燃,嘴里又念叨起来:“各位祖宗在上,老汉知道你们受委屈了。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保住咱们家的传家宝,老汉只能出此下策。

希望各位祖宗不要怪罪,保佑咱们家度过此劫。”说完,老汉又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李三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这老汉说的传家宝到底是什么东西?

为何会引来这么多人追杀?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老汉忽然转身朝厢房这边看过来,李三吓得连忙屏住呼吸。

可老汉只是看了他一眼,便微微一笑,说:“小伙子,别躲了,出来吧。”

李三心里一惊,心想这老汉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他硬着头皮走出厢房,来到院子里,结结巴巴地说:“老……老汉,我……我只是路过此地,想借宿一晚,没别的意思。”

老汉笑了笑,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不然也不会让你活到现在。

来吧,孩子,老汉有话跟你说。”说完,老汉便领着李三进了堂屋。

堂屋里,老汉点上油灯,坐在桌子前。

他看着李三,说:“孩子,你可知这宅子的来历?”

李三摇了摇头,说:“不……不知道。”

老汉叹了口气,说:“这宅子原本是我们家的祖宅,几百年来,我们家族一直生活在这里。

可到了我这一代,家道中落,子孙不肖,只剩下老汉我一个人。

几年前,我在整理祖宗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件传家宝——一块玉璧。

这玉璧据说有神奇的力量,能保人平安。

可这也引来了许多人的觊觎。

他们为了得到玉璧,不惜杀人放火,无所不用其极。

老汉为了保护玉璧,只好把它藏在了宅子下面的地道里,然后用石板封住。

可没想到,他们还是找到了这里。”

李三听得目瞪口呆,心想这老汉说的也太离奇了吧?

一块玉璧就能引来这么多人追杀?

老汉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孩子,你别不信。

这玉璧非同小可,它可是咱们家族的镇宅之宝。

当年我们家族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全靠这块玉璧保佑。

可如今,这世道变了,人心不古啊。”

李三沉默了一会儿,说:“老汉,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老汉说:“老汉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天了。

可我不想让这玉璧落入那些恶人之手。

我看你是个好人,想把这玉璧托付给你。

你愿意帮我吗?”

李三闻言一愣,心想这老汉这是要把烫手山芋扔给我啊?

可看着老汉那期盼的眼神,他又不好意思拒绝。

于是,他咬了咬牙,说:“老汉,你放心,我会帮你保护好玉璧的。”

老汉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一块通体碧绿的玉璧静静地躺在里面。

老汉把玉璧递给李三,说:“孩子,这玉璧就交给你了。

你一定要好好保管它,千万别让它落入恶人之手。”

李三郑重地点了点头,接过玉璧。

就在这时,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李三和老汉心头一紧,忙跑到门口往外看。

只见一群黑衣人正朝这边涌来,手里拿着刀枪棍棒,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老汉脸色一变,说:“孩子,快走!

他们来了!”说完,他便一把推开李三,把他推出了门外。

李三踉跄了几步,站稳身形,回头一看,只见老汉已经关上了大门,把他挡在了里面。

李三心头一热,喊道:“老汉,你不跟我一起走吗?”

老汉摇了摇头,说:“孩子,别管我!

你快走!

记住!

一定要保护好玉璧!”说完,他便转身朝院子里走去。

李三咬了咬牙,转身就跑。

他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只见那群黑衣人已经冲到了大门口,开始砸门。

李三心想,这老汉为了救我,把自己留在了里面,我可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于是,他加快了脚步,拼命地往前跑。

不知跑了多久,李三终于跑出了青柳村,来到了一片荒野上。

他回头一看,只见青柳村已经远远地被抛在了身后,那群黑衣人也没有追上来。

李三这才松了口气李三靠在一棵老槐树下,呼呼地喘着粗气,心里头五味杂陈。

这逃难的日子可真他娘的不好过,今儿个又遇上这么一档子事儿,差点把小命搭上。

他低头瞅瞅手里那块碧绿的玉璧,心里头一阵感慨,这玩意儿究竟是个啥宝贝,咋就能让人不要命地追呢?

李三歇了一会儿,起身继续往南走。

他琢磨着,这玉璧不能留在自己手里,得找个安全的地儿藏起来,等风头过了再拿出来。

可转念一想,这天下之大,哪儿才是安全的地儿呢?

思来想去,李三决定先找个镇子,打听打听情况再说。

走了大半夜,李三终于来到了一个叫杏花镇的地方。

镇子不大,但挺热闹,街上来来往往都是人。

李三找了个客栈,要了间客房,打算先住下。

进了屋,他把玉璧小心翼翼地包好,藏在床底下,然后才躺下歇着。

这一觉直睡到晌午,李三才懒洋洋地爬起来。

他洗漱了一番,下楼吃了点饭,便开始在镇子里转悠起来。

他想打听打听这附近有没有啥安全可靠的地儿,能把玉璧藏起来。

可转悠了大半天,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正当李三心灰意冷时,他忽然听见旁边有人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

他凑过去一听,原来是镇上的刘财主家最近出了怪事。

据说刘财主家的大宅子一到晚上就鬼哭狼嚎的,吓得家里人都不敢住。

请了好几位法师来驱邪,结果都无功而返。

李三一听,心里头一亮,心想这刘财主家的大宅子不就是个藏玉璧的好地方吗?

那些妖魔鬼怪啥的,说不定还能给玉璧当个保镖呢。

想到这里,李三便决定去刘财主家碰碰运气。

他来到刘财主家门口,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探出头来,问:“你找谁?”

李三说:“我找刘财主,有点儿事儿。”

管家说:“我们老爷不见客,有啥事儿跟我说吧。”

李三说:“这事儿只能跟刘财主说,你跟他说,我能解决他家宅子里的怪事。”

管家一听,将信将疑地看着李三,说:“你等着,我去通报一声。”说完,他便转身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管家又探出头来,说:“老爷请你进去。”

李三跟着管家进了宅子,来到客厅。

只见刘财主坐在太师椅上,一脸愁容。

李三上前行礼,说:“刘老爷,我听闻您家宅子里出了怪事,特地前来瞧瞧。”

刘财主抬眼看了看李三,说:“哦?

你能解决?”

李三说:“能不能解决,您让我瞧瞧就知道了。”

刘财主沉吟了一会儿,说:“行,那你就跟我去宅子里看看吧。”

说完,刘财主便领着李三来到宅子里。

一到晚上,这宅子里果然鬼哭狼嚎的,吓得李三心里头直打鼓。

但他强装镇定,跟着刘财主在宅子里转悠起来。

转悠了大半夜,李三终于找到了怪声的源头——一间偏僻的小屋。

他推开门一看,只见屋里摆着一个供桌,供桌上放着一个牌位,牌位前插着几根香。

李三心里头明白,这肯定是刘财主家的祖宗牌位,不知被啥东西给缠上了。

他走上前,拔下香,把玉璧放在牌位前,嘴里念叨起来:“各位祖宗在上,我今儿个借贵宝地一用,还望各位不要见怪。

这块玉璧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有神奇的力量,能保人平安。

今儿个我把它放在这儿,一来是想借各位祖宗的威名,二来是想请各位祖宗保佑玉璧不失。

等风头过了,我再来取回。”说完,李三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才转身离开。

说来也怪,自打李三把玉璧放在牌位前,宅子里的怪声就再也没响过。

刘财主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感谢李三。

李三也客气了几句,便离开了刘财主家。

打这儿以后,李三便在杏花镇住了下来。

他找了份差事,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儿,日子倒也过得挺充实。

这期间,他也曾几次想去刘财主家取回玉璧,可每次都赶上刘财主家有事儿,只好作罢。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

这天,李三正在客栈里喝茶,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探出头一看,只见一群人正朝这边涌来,手里拿着刀枪棍棒,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

李三心头一紧,心想这阵仗咋这么眼熟呢?

他正琢磨着,忽然看见人群里有个熟人——当初追杀老汉的那个领头汉子。

李三心里头咯噔一下,心想这下坏了,他们肯定是冲着玉璧来的。

他慌忙跑回屋,拿起包袱就要跑。

可刚跑到门口,就被一群人堵住了。

领头汉子看着李三,冷笑道:“小子,这回你跑不了了,快把玉璧交出来!”

李三说:“啥玉璧?

我不知道你们在说啥。”

领头汉子说:“别装了,我们知道你把玉璧藏在刘财主家了。

识相的,赶紧交出来,饶你不死!”

李三说:“我说没有就没有,你们别血口喷人!”

领头汉子火了,一挥手,手下人便冲了上来。

李三见状,也顾不上许多了,抡起包袱就跟他们干上了。

可他双拳难敌四手,不一会儿就被打翻在地。

领头汉子走过来,一脚踩在李三胸口上,说:“小子,这回你还有什么?”

李三喘着粗气,说:“玉璧……玉璧不在刘财主家,你们……你们找错地方了。”

领头汉子说:“少废话!

你要是不说,老子现在就宰了你!”说着,他便拔出了刀。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传来一阵喝声:“住手!”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道袍的老道士走了过来。

领头汉子一愣,问:“你是谁?

敢管老子的闲事?”

老道士说:“贫道云游四方,路过此地,见你们作恶多端,特来管教管教。”

领头汉子火了,说:“老子可没工夫跟你废话,识相的赶紧滚开,不然连你一块儿宰了!”

老道士微微一笑,说:“那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说完,他便跟领头汉子动上了手。

这俩人一动手,周围的人都看傻眼了。

只见那老道士身手矫健,拳风霍霍,不一会儿就把领头汉子打得满地找牙。

手下人见状,吓得四散而逃。

老道士收拾完领头汉子,走到李三面前,把他扶了起来。

李三感激涕零,说:“多谢道长救命之恩。”

老道士说:“贫道也是偶然路过此地,见你命不该绝,特来相助。

你可知那玉璧是何物?”

李三摇了摇头,说:“不知。”

老道士说:“那玉璧乃是一块神玉,有驱邪避凶之能。

你把它放在刘财主家的祖宗牌位前,正好镇住了宅子里的邪祟。

不然的话,刘财主家早就没命了。”

李三闻言一愣,心想这玉璧还有这等功效?

难怪当初老汉会把它当作传家宝呢。

老道士接着说:“不过,这玉璧虽好,却也是个烫手山芋。

你拿着它,难免会招来杀身之祸。

我看你还是把它交给我,由贫道代为保管吧。”

李三想了想,觉得老道士说得有理,便把玉璧交给了他。

老道士接过玉璧,说:“贫道会找个安全的地儿把它藏起来,等风头过了再还给你。

你放心吧。”

李三点了点头,说:“多谢道长。”

老道士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李三望着他的背影,心里头一阵感慨。

这场风波总算是过去了,可自己这逃难的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呢?

打这儿以后,李三又在杏花镇住了几年。

这期间,他也曾几次想去寻找老道士,取回玉璧,可每次都无功而返。

渐渐地,他也死了这条心,安心地在杏花镇定居下来。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路过刘财主家,看见那座大宅子已经破败不堪,杂草丛生。

他心头一紧,忽然想起当年自己把玉璧放在牌位前的那一幕。

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啊。

自己逃难到此,借宿荒宅,偶遇老汉,得此玉璧,又机缘巧合地把它放在了刘财主家的祖宗牌位前,保住了刘财主一家人的性命。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想到这里,李三不禁感慨万千。

他望着那座破败的大宅子,默默地磕了三个头,然后转身离去。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提起过那块玉璧,也没有再想过要去找回它。

因为他知道,有些东西,注定是属于自己的,谁也抢不走;而有些东西,注定是不属于自己的,强求也没用。

李三从刘财主家破败的大宅子前晃悠回来,心里头那股子感慨劲儿还没过去。

他琢磨着,这人啊,有时候真他娘的得认命。

就像自己,逃难逃到这杏花镇,本以为能过几天安稳日子,谁承想又摊上这么多事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日子不还得过吗?

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干脆乐乐呵呵地得了。

李三打定主意,要好好地在杏花镇混出个样儿来。

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儿,啥脏活累活都干,渐渐地也攒下了一份家业。

他在镇上开了个小酒馆,每天迎来送往,倒也过得挺滋润。

这天,李三正坐在酒馆里算账,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探出头一看,只见几个外乡人正跟镇上的几个年轻人吵吵嚷嚷的。

李三心里头一紧,生怕他们打起来,赶紧跑出去劝架。

他来到人群中间,问:“咋回事儿啊?

咋还吵上了?”

一个外乡人说:“我们路过此地,想在你这儿歇歇脚,喝口水。

可他们几个愣是不让进,说咱们是外乡人,不配进这镇子。”

李三一听,心里头这个气呀。

他瞪了那几个年轻人一眼,说:“你们几个咋回事儿啊?

咋能这么对待人家外乡人?

咱们杏花镇啥时候有过这规矩?”

那几个年轻人被李三训得蔫头耷脑的,啥话也说不出来。

李三见状,便领着那几个外乡人进了酒馆,让他们坐下歇着,又吩咐小二给他们上菜上酒。

那几个外乡人感激涕零,连声谢谢。

李三摆摆手,说:“甭客气,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

你们就在这儿安心住下吧,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那几个外乡人点了点头,便在酒馆里住了下来。

他们每天跟李三一起喝酒聊天,渐渐地也混熟了。

李三这才知道,他们几个原来是从南边逃难过来的,因为战乱,家里头啥也没了,只好一路往北逃。

李三听着他们的遭遇,心里头这个难受哇。

他想起自己当年逃难到杏花镇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举目无亲。

多亏了镇上的好心人收留,自己这才活了下来。

想到这里,他便决定要好好地招待这几个外乡人,让他们也感受一下人间的温暖。

打这儿以后,李三便经常带着那几个外乡人出去转悠,让他们看看杏花镇的风土人情。

他们去了镇上的集市,看了热闹的戏班子,还去了附近的山林里打猎采蘑菇。

这几个外乡人玩得挺开心,直说杏花镇是个好地方,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

这天,李三正带着他们在山林里转悠,忽然听见一阵呼救声。

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姑娘正被一群野狼围着。

李三见状,啥也没想,抄起一根棍子就冲了上去。

他跟那群野狼斗了几个回合,渐渐地有些力不从心。

那几个外乡人见状,也抄起家伙冲了上来。

他们几个人齐心协力,终于把那群野狼给赶跑了。

姑娘得救了,她感激地看着李三他们,连声谢谢。

李三问她叫啥名儿,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姑娘说她叫翠花,是从南边逃难过来的,因为迷了路,才误入了这片山林。

李三一听,心里头这个乐呵呀。

他想,这翠花姑娘逃难逃到杏花镇,跟自己当年一样,说不定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呢。

想到这里,他便领着翠花姑娘回了酒馆,让她暂时住下。

翠花姑娘在酒馆里住了几天,跟李三他们混得挺熟。

她每天帮着李三他们干活儿,做饭洗衣啥的,啥都会干。

李三看着她勤快的样子,心里头这个满意哇。

他想,这翠花姑娘要是能成为自己的媳妇儿,那该多好啊。

打这儿以后,李三便对翠花姑娘展开了猛烈的攻势。

他每天给她买好吃的,买好喝的,还带她出去看电影听戏啥的。

翠花姑娘被李三的热情给打动了,渐渐地也喜欢上了他。

这天,李三领着翠花姑娘来到刘财主家破败的大宅子前,跟她说起了自己当年的遭遇。

翠花姑娘听得津津有味,直说李三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李三趁机跟她表白,说想让她成为自己的媳妇儿。

翠花姑娘羞红了脸,低着头啥也没说。

李三一看有戏,便趁热打铁,说:“翠花啊,你就答应我吧。

我保证以后会对你好的,不让你受一点委屈。”

翠花姑娘抬起头,看着李三真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

李三高兴得合不拢嘴,一把把她搂在怀里。

打这儿以后,李三和翠花姑娘便成了杏花镇上的一对儿恩爱夫妻。

他们每天一起经营着小酒馆,过着平平淡淡却又温馨幸福的生活。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这天,李三正坐在酒馆里算账,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他探出头一看,只见一个道士打扮的人正跟镇上的几个年轻人吵吵嚷嚷的。

李三心里头这个纳闷儿呀,心想这道士是咋回事儿啊?

咋还跟年轻人吵上了?

他赶紧跑出去劝架,问那道士:“咋回事儿啊?

咋还吵上了?”

道士说:“我是来找人的,他们几个愣是不让我进。

我说我能算出这镇上谁家有灾有难,他们还不信。”

李三一听,心里头这个惊讶哇。

他想,这道士莫非是个高人?

能算出这镇上谁家有灾有难?

想到这里,他便领着道士进了酒馆,让他坐下歇着。

道士坐下来,喝了一口茶,便开始算起卦来。

他闭着眼睛,嘴里念念有词,不一会儿便睁开了眼睛。

他看着李三,说:“这位施主,我看你印堂发黑,恐怕最近要有血光之灾啊。”

0 阅读:2
时髦蛋糕文化

时髦蛋糕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