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混混混成了纪委书记

邓笛 2024-12-23 08:42:31

据媒体报道,被人们称为“小混混”“二癞子”的冯朝辉仅初中学历,在二十多年里,伪造年龄、身份、学历,招工、入党、提干,落马前“混”成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而混得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他声称自己在北京有一些“高层次的朋友”。

以上文字不是我写的,而是摘自2014年9月30日新华网。以我的胆量,打死我也不敢用“小混混”“二癞子”这样的词汇去描写一个现实中的人,哪怕这个人是一个贪官。

冯朝辉,一个被市井小巷冠以“小混混”“二癞子”之名的男子,竟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将假官、恶官、贪官的标签集于一身,他的沉浮起伏,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官场生态的斑斓与晦暗,引人深思,令人警醒。

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灵魂,却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流星,划破了仕途的寂静,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姿态,“混”入了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殿堂,坐上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宝座。这岂止是玩笑,简直是命运的恶作剧,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官场现形记”。

世人皆惊,何以至此?

其中奥秘,据说全赖他在北京拥有一批“高层次的朋友”。至于那些“朋友”是真是假,官方未曾明言,如同迷雾中的灯塔,若隐若现,引人遐想。但山西省内,不少官员对此深信不疑,仿佛那是开启仕途大门的神秘钥匙。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似乎总被一层无形的纱幔所笼罩,年轻与否、才华横溢还是平庸无奇,乃至个人的思想境界与品德修养,都似乎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关键所在,是现任长官的一念之间,是他们对权力的掌控与偏好,一句“朝里无人莫做官”,道尽了千百年来官场的无奈与辛酸。于是,冯朝辉,这个除了姓名与性别,其余皆为虚幻的幻影,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如鱼得水。他的每一次晋升,都像是对现实的讽刺,揭露了官场生态中“说你真你就真,不真也真”的畸形逻辑。

民主,这个本应熠熠生辉的词汇,在某些角落却显得黯淡无光。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缺失,如同冬日里熄灭的炉火,让长官意志的寒风肆意侵袭,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丑剧轮番上演。冯朝辉的“造假骗官”之路畅通无阻,正是长官意志肆意横行的真实写照。那些年,官场不正之风如野草般疯长,与官员选拔任用中的暗箱操作紧密相连,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正义与公平的翅膀。

终于,春日里响起了惊雷,震醒了沉睡的官场。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这个声音铿锵有力,庄严宣告,要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对违反纪律者绝不手软,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这是时代的强音,是对腐败的宣战,也是对公平正义的呼唤。

冯朝辉终于倒下了,他的倒台,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些曾经赏识他、巴结他的官员们的嘴脸。他们之中,不乏昏庸无能之辈,不乏贪婪成性之徒,更有那些同样深陷泥潭,却仍未觉醒的官员。对于这些官员,有关部门应当深挖细查,彻底清除这些侵蚀国家肌体的蛀虫,让官场重归清明,让人民重燃希望。

冯朝辉的故事,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是一段人性的反思。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公正与廉洁永远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坚守内心的底线,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对腐败说不,这片土地才能真正迎来春天,才能真正绽放出民主与法治的花朵。

让我们不断前行,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路上,永不停歇

0 阅读:3
邓笛

邓笛

记大事译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