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安汽车发布关于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的公告,公告称,长安汽车与华为25日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也意味着华为剥离智驾BU是真的,未来也要拉上一帮人加入华为的车BU,那么问题来了,赛力斯怎么办?
华为长安深度合作,到底是什么算盘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要剥离出来的消息已经确认,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以不超过40%的比例投资。和华为深度合作的塞力斯则深夜表示,称目前赛力斯已经称目前赛力斯已收到关于共同投资目标公司、共同参与打造电动化及智能化开放平台的邀请,公司正积极论证参与投资与合作的相关事宜。
但无论如何,华为目前在造车项目上的计划非常之混乱,目标也不明确,光是智选车模式的合作伙伴就包括塞力斯、奇瑞汽车、北汽蓝谷和江淮汽车,尽管华为表示希望智选伙伴都假如这个开放平台,这样一来似乎各方都要仰仗华为的平台,彼此之间的竞争包括核心的卖点都会重合,这并不利于各家车企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华为一方面想做智驾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方面也并不排除下场造车,假如华为下场造车,和其他智选车模式的伙伴又是直接竞争关系了,哪怕有可能深度合作的长安,恐怕也如坐针毡。
当然,华为其实更加倾向于做集成系统的供应商,类似于谷歌向所有的智能手机提供安卓系统,而三星像所有的智能手机提供硬件一样,始终处于项目的上游,旱涝保收,从某种程度上也利于不败之地。
华为智驾解决方案确实很强从目前已经报道过的消息来看,华为的智驾系统其实数据不错,比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电动等等产品和解决方案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除此之外,还打通了高速、城区、泊车三大场景的连续体验,实现自驾导航辅助的商用落地,包括自动泊车辅助和遥控泊车的商用。
这意味着,未来的智能驾驶、L4级更高的自动驾驶,华为都是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之一,与之相比,造车本质上的工业门槛反而是最低的,华为真的甘心只做汽车智驾解决方案,而其他厂商又能毫无防备的使用华为的供应链方案?智能手机的市场已经说明了,没有核心竞争力最后会非常难做。
但对于很多汽车厂商来说,如果不与华为合作,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比如说对于赛力斯而言,完全就是依托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在支撑,对于北汽,江淮这样的厂商来说,在汽车领域本身就已经处于下风了,借助华为只赚不赔。
倒是对于长安这样的厂商而言,算是和华为合作取得了强强联合的效果,长汽车的优势在于制造业,在于汽车工业经验的加持,而华为恰恰是在软件层面智能驾驶层面非常强悍。所以长安入股华为车BU,本身就是看中了华为这个能力,但问题是华为希望自己的支架解决方案能够覆盖足够多的品牌和车型,这其实与长安的目标是不太相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