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知道:“输了”是一件“有关系”的事

跟着叶子学感统 2024-05-15 07:36:54

假期看孩子们玩游戏,发现经常是玩着玩着什么游戏,突然一个就生气了,大喊着“什么破游戏,我不跟你玩儿了!”

然后就会听到大人说:不要哭啦,输了没关系哒!

然而,输了真的没关系吗?

孩子的世界,“输”真的有关系

从1岁左右开始,孩子就逐渐发展自我意识。

谁先开门、谁先上车、谁赢了游戏…这些大人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其实都是孩子证实自我的大事。

这个阶段如果你没有满足孩子发展自我的需求,他就会变得特别磨叽、爱哭。

到了5、6岁的时候,孩子就进入了“竞争”阶段,特别喜欢跟别人比赛,还特别在乎输赢。

这是孩子发展自我认知,建立自身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他会通过活动的输赢,判断“我的能力发展情况”,从而在遇到其他挑战时,判断自己是否可以轻松应对。

另一方面,孩子特别害怕输,还可能是由于无法承受“输”带来的“压力”。

回想一下,是不是孩子赢的时候,他人都是“耶!真棒!”之类热烈的赞美;而输了的人却只能得到一些安慰。

这种态度的差异,很可能会让孩子认为“爸妈喜欢看我赢”,尤其是触觉敏感、心思细腻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

那我们可以怎样做?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挫折教育。

注意啊,可不是之前说的那种“故意给孩子找毛病”“故意批评打击孩子”的挫折教育。

而是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通过策略和计划,实现“转败为胜”的局面,让他在以后遇到困难时,不至于只会停滞和抱怨。

那怎么做呢?下面几个关键点,大家可以参考:

①大人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最好可以控制游戏的输赢

②选择孩子喜欢的游戏,单次游戏时长不要太久

③第一次游戏时让孩子得第一名,后面可以逐渐让孩子当第二名、第三名。注意要观察孩子不会产生较负面的情绪即可。

④跟孩子分析前几次游戏结果的原因,引导孩子调整策略

⑤让孩子使用新的策略,最后一次游戏时,保证一定要让孩子赢。

最后这一步,大家一定要注意,是为了让孩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胜利的感受。

“挫折教育”从来都不是打着教育的目的去贬低孩子,那样会让孩子认为“失败无所谓,反正我不配”。

而是让孩子知道,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乾坤,即使遇到问题,也会全力以赴。

此外,如果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有情绪过度的反应,可以试试下面步骤:

STEP1:先引导孩子说出情绪

“我知道你感觉很生气,所以不想玩了,没关系,生气就大声喊出来吧!”

STEP2:耐心倾听并理解孩子的想法

“我也觉得很烦躁,为什么我会输呢,想哭就哭,哭完之后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其他的方法~”

STEP3:帮助调节情绪和游戏策略

“不如我们先看20分钟动画片休息一下,然后再试试刚才说的游戏方法!”

一点唠叨:

有的时候,对待同一件事,家长不同的态度,会影响孩子处理的方法。

一个经典的案例,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

有些孩子的反应是,紧张地看向家长,小手不知所措,然后“哇”得一声嚎啕大哭。

而有的孩子是,不小心打翻牛奶后,先跟父母说“对不起”,然后拿纸或抹布清理干净。

所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如果你总是把孩子行为的结果,与个人的价值和情感联系起来。

比如总是说“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话。

孩子就会变得输不起、缺乏安全感、嫉妒心强,甚至会影响成年后的工作和家庭生活。

未来很长很远,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他眼下的输赢,而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

「输了是件有关系的事」

更多内容可以添加我们客服老师详询:

0 阅读:6

跟着叶子学感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