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上调,农民社保再迎好消息,城乡居民保险关键点提醒!

照理看趣事 2025-02-12 13:12:07

2025年养老金上涨通知发布后,人社局新闻发言人在1月份的发布会上,也反复强调会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及新形态就业等人员继续提高待遇,并关注其社保困难,为什么要重点强调这几类人群呢?

根据2023年数据,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大概有2亿人,农民工总量大概将近3亿人,所以健全社保制度是势在必行,2025年也计划将全面取消参保户籍地的限制,扩大工伤、生育,还有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给到更多就业人员全面的社保保障。

同时根据2023年末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退休人口领取城镇职工养老待遇的人大概1.4亿,领取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大概有1.7亿人,所以国家会更加关注持续关注领取城乡居民保险待遇的人群,这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低收入人群”,也就是说低收入人群在社保缴费上有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不得不从职工参保转为城乡居民参保。在城乡居民参保的对象中,有一类主要缴费人群,就是农民或农村户口人员,所以关注农民养老,也是国家在之后的重中之重。

不同于城镇职工养老账户,城乡居民保险的养老账户相对成立时间短,并且个人缴纳费用低,主要是依靠国家补贴,所以从2014年统一账户以来,陆续经历了7次上涨,2024年上涨20元,也是涨幅最大的一次,并且宣布2025年继续上调,也是城乡居民保险待遇第二次连续增长了,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的重视程度,并且根据数据预测,2025年增长有望超过2024年继续实现大幅度增长。

这里有些伙伴在想,那么城乡居民保险的缴费标准,为什么不再多提速增长一下,争取和职工保险缴费标准看齐呢?是因为这两者的制度设计目的是不一样的,职工参保的缴费基数是跟当地的工资增长水平挂钩的,并且是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财政补贴的少,所以缴费标准高,待遇水平也高;而城乡居民保险是面向无固定工作,或低收入的城乡居民人员,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相结合,缴费标准低是为了让低收入的或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人,也有个能缴费的渠道,获取一定的待遇保障,两者是为了让不同收入的群体都能享受到养老待遇的保障,这也体现了我国养老金政策的普惠、可持续性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城乡居民保险政策,一类是之前缴纳职工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还有就是更多的农民也增强了缴费意识,争取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多一份保障,所以对于城乡居民保险,小编再为大家梳理一下关键点信息:

退休年龄:男女统一都是按照60周岁退休;

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需达到15年,如果不足15年,那么1965年1月1日及之前出生的,可以在2025年2月28日前,申请一次性补缴完毕。2025年3月1日后,一次性补缴政策停止执行,即使已经60周岁了,但缴费年限不够15年的,就需要继续缴费,一直到65岁时才能再次补缴;

缴费金额:按年缴费,可自行选择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每年几百到几千不等,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缴费高退休待遇相对高;

缴费年限合并:如果之前是缴纳职工保险的,现在想转换到城乡居民保险,那么之前职工参保的累计缴费年限可以合并到城乡居民保险中,但反之不可以,也就是说我缴纳了城乡居民保险,但后续有工作交了职工保险,只有个人账户金额可以合并到职工保险账户,但缴费年限不能合并过去。

随着社保制度的不断健全,已经在执行中不断的调整优化政策,国家对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毕竟现在人口老龄化还在一个上升期,我们也正在迎来“60”、“70”后的退休热潮,大家也会有更多选择,以保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虽然城乡居民保险的待遇水平低一些,但至少也是一项重要保障,不至于在老的时候只能向子女获取生活费,所以不管我们现在是多大年龄,还是要尽早为自己规划好退休安排。

0 阅读:4
照理看趣事

照理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