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妻子问左宗棠:你每年40000两的俸禄,为何才给家里200两?

聊聊环宇事 2024-08-10 04:15:05

文|环宇简科编辑|环宇简科前言:

1863年,左宗棠发妻周氏问:你每个月的俸禄是多少?左公答:一年40000两白银。妻子吃了一惊,说:既然你一年有40000两俸禄,为何每月才给家用200两?这么抠门!这钱你都花哪儿了……

正文:

“我的子孙,难道要靠我当官发财来光宗耀祖吗?” 这句话,是左宗棠在世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位大清朝的“顶梁柱”,一生戎马,为国家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留给子孙的,却只有微薄的遗产,甚至连嫡长孙去世时,都难以得到妥善的安葬。 这究竟是为什么?

左宗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在湖南湘阴县的一个贫寒农家,从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为了改变命运,他刻苦读书,立志要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然而,科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屡试不第,仕途之路充满了坎坷。但他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学习,钻研经世致用的学问。

终于,在好友的帮助下,左宗棠踏入了官场。从文书小吏做起,他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勤奋,逐渐得到了赏识。 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期间,左宗棠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担任曾国藩的幕僚,为湘军出谋划策,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身居高位,但左宗棠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作风。他生活简朴,从不铺张浪费,甚至连家里的开销都精打细算。 有一次,妻子周氏拿着家里的账本,不解地问左宗棠:“老爷,我看这账目,您每月的俸禄不少,为何每月才给家用二百两?这钱您都花到哪儿去了?”

左宗棠听后,并没有生气,反而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夫人,我出身贫寒,深知钱财来之不易。我虽然是朝廷命官,但俸禄是百姓的血汗钱,我不能随意挥霍。” 原来,左宗棠将大部分的俸禄都用于了赈灾、救济灾民,以及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亲朋好友。

他认为,为官者,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不能只顾自己享乐。 左宗棠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妻子周氏。她理解了丈夫的苦心,也开始积极地支持丈夫的事业。

1875年,新疆地区被阿古柏侵略,同时,日本也对台湾虎视眈眈,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面对危机,朝堂之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张“海防”论,认为应该放弃新疆,集中力量发展海军,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 而左宗棠则力排众议,坚定地主张“双防”,认为边疆和海防同样重要,寸土都不能丢。

他慷慨激昂地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实乃中华之物宝天食。若拱手让人,岂非千古罪人!” 为了收复新疆,左宗棠不惜自掏腰包,甚至向洋人借款,筹集军饷。他以年近古稀的高龄,亲自率领军队西征,最终平定了叛乱,收复了新疆。 左宗棠的壮举,不仅保卫了国家领土完整,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与那些贪图享乐的官员不同,左宗棠一生清廉,从未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他去世后,每位儿子只分得了五千两银子,这在当时的高官家族中,可谓是凤毛麟角。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的嫡长孙左念谦去世时,因为家境贫寒,甚至连安葬的费用都难以筹措。

左宗棠虽然在物质上没有给子孙留下多少财富,但他一生清廉自守、为国为民的精神,却成为了后世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多少贡献。真正的富裕,不是物质的丰盈,而是精神的充实。

左宗棠,这位从贫寒农家走出的封疆大吏,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清官”。他虽然两袖清风,却为后世树立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他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星空之中。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时间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齐鲁壹点—— 左宗棠的钱花在了哪里? 2023-02-22】

8 阅读:1612
评论列表

聊聊环宇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