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射程不够,年轻中尉却要泄燃料,钱学森眼前一亮:你叫什么?

聊聊环宇事 2024-08-10 04:55:27

文|环宇简科编辑|环宇简科前言:

1964年,钱学森在研发东风二号导弹时,发现射程不够,几乎所有人都建议要加更多的助燃剂。但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应该减少600kg助燃剂才对。此话一出,全场都在嘲笑他,可钱学森却眼前一亮:好办法!

正文:

1964年,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枚自主研发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二号腾空而起,成功命中目标。这一声巨响,宣告了中国拥有了可靠的“杀手锏”,更宣告了以王永志、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奋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在这胜利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师徒佳话,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揭开。

王永志,这位后来被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人”的科学巨匠,出身贫寒。1932年,他出生在辽宁铁岭一个贫困的家庭。七岁之前,他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到一个文字。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王永志抓住了免费教育的机会,以优异的成绩一路从小学保送到沈阳高中,并在1952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

求知若渴的王永志,在大学三年级时获得了赴苏联留学的机会。在异国他乡,他克服了种种不适,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当时,导弹技术是苏联的最高机密,许多关键知识只允许学生旁听,禁止记录。但王永志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在下课后将这些宝贵的信息默写下来,日积月累,汇集成厚厚的笔记。

学成归国后,王永志被分配到钱学森领导的第五研究院,参与到当时最为重要的东风二号导弹研制工作中。年轻的王永志虽然资历尚浅,但他勤奋刻苦,经常主动加班到深夜,只为能让导弹早日试射成功。 然而,东风二号的研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导弹的射程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成为了横亘在所有科研人员心头的一道难关。专家们夜以继日地召开研讨会,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们倍感压力。 就在这时,王永志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减少导弹燃料重量。当时,普遍认为燃料越多,导弹的射程就越远。

王永志的“反常识”想法在专家会议上遭到了质疑,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直接找到了钱学森,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思路。 钱学森听完王永志的想法后,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王永志的想法虽然大胆,但却并非毫无道理。经过仔细的计算和论证,钱学森最终认可了王永志的方案,并在会议上力排众议,决定按照这个方案进行试验。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试射成功,王永志“剑走偏锋”的方案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一事件不仅让王永志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也让他与钱学森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钱学森对王永志的才华和勇气十分欣赏,他将王永志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倾囊相授,并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王永志的科研能力。

在钱学森的指导和帮助下,王永志迅速成长为中国航天领域的领军人物。 1978年,在钱学森的推荐下,王永志接过了恩师的接力棒,担任战略导弹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中国战略导弹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王永志心中始终牢记着恩师的教诲和国家的期望。

在1992年,他再次肩负起重任,担任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计划的技术负责人。面对这项充满挑战的任务,王永志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2003年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王永志和钱学森,这对师徒,用他们的一生践行着“科教兴国”的理念。他们之间的师徒情谊,不仅是一段佳话,更体现了中国科技人才薪火相传的精神。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在质疑中坚守信念,用创新书写历史,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应有的担当。 王永志和钱学森,他们的名字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丰碑上。他们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研人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时间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4-07-16中国载人航天“大总师”走了,钱学森推荐了他】

0 阅读:51

聊聊环宇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