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连续12年出台服务企业“2号文件”,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扬眼 2025-02-05 17:17:17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获悉,扬州市近日印发实施《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这也是从2014年开始,扬州连续12年出台服务企业的“2号文件”,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2月5日下午,扬州市发改委会同市司法局、财政局、数据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今年市委、市政府“2号文件”的制定情况、主要内容及重点工作安排。发布会由市重大办主任、市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孙景亮主持。

新闻发布会场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用户思维”,注重“补短强弱”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陶小军介绍,2025年“2号文件”的起草,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用户思维”,注重“补短强弱”。“2号文件”中,“信用扬州”在去年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清欠治理、失信“无感修复”、“信易+”场景应用等举措,实现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年均排名进入全国前10%;“免证扬州”在去年高邮和经开区试点基础上全市复制推广,重点推进电子证照数据攻坚、“刷脸办事”、“一码通城”等举措,拓展数字惠民、数字优政、数字智治等十类免证场景;“效率扬州”在去年发布“21条举措”基础上,重点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拿地即开工”常态化、不动产登记不对应审核模式等举措,重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作为牵头部门,下一步将通过定期调度、对外发布、督促检查等方式,扎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坚决杜绝随意检查,每周一三五为企业“安静生产日”

“今年将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服务工作,在政府网站统一向社会公布依法应当公开的行政检查事项,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市委依法治市办专职副主任黄金龙表示,坚决杜绝随意检查,杜绝“一刀切”或者“走过场”、“运动式”专项检查。规定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为企业“安静生产日”,除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紧急专项检查以及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线索实施行政检查外,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不得到企业开展行政检查。鼓励企业提出政策服务、法治体检等需求,行政执法部门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线上或线下指导服务,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容错纠错空间,原则上不得实施行政处罚。

扩充财政金融资金池,以财政增信助力“企业愿贷、银行敢贷”

市财政局副局长杨建民说,2025年,市财政局将扩充财政金融资金池至20亿元,以财政增信助力“企业愿贷、银行敢贷”。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惠企政策园区行”将一系列精准高效的惠企政策直接送达企业生产的最前沿,实现重点产业园区、开发区全覆盖。持续推动“小微贷”“苏科贷”“专精特新贷”“设备担”等普惠金融合作产品的扩面增量,提升产品放款规模不低于80亿元,撬动基金放大倍数不低于30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重点支持领域和融资困难企业。推行政策和资金“免申直达”,新建“财政金融联动惠企政策系统”,对15个金融产品、20项惠企政策实行“智能匹配、自动推送”服务,取消“申报、受理、审核、拨付”的传统线下兑现方式,让“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实现“政策免予申报、资金快速直达”。

聚焦政务服务等高频领域,重点打造13个应用场景

“市数据局编制发布《扬州市高使用价值公共数据清单》,着力提升高价值数据供给率、高时效数据满足率。印发“免证扬州”实施方案,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公布证明事项实施清单、可用电子证照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材料清单等3张清单,上线‘一城一库一码一平台’。”市数据局副局长乔有金称,将聚焦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执法、信用等高频领域,重点打造免证办事、免证交易、信用代证等13个应用场景,新增“小巧灵”数字化应用项目20个,推动便捷就医、文旅消费“一键付”,教育报名、不动产信息“一键填”, 扫码乘车、养老事项“一键办”。上线“前期策划生成”系统平台,推广“招推服”一体化机制,助力重大产业项目“百日开工”。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五位一体”综合评价机制,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开放、公正有序、公开透明的招投标环境。通讯员 扬发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王菲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