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跑迟早要暴雷,学习要抓住这4字根本,避免迷失教育方向

熬爸聊育儿 2024-02-08 18:11:13

引言

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我们时常关注孩子的成绩、分数以及排名,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几乎是竭尽所能。

于是乎,孩子在小学阶段甚至是在更早的幼儿阶段,就进入了似乎没有尽头的抢跑。

从实践中来看,在头几年,抢跑的确能让孩子抢占到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的“保鲜期”往往很短暂,不少孩子在过完小学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后续发展乏力的现象。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六年的光阴足以见证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足够见证一种教育模式是否合适孩子、是否能促进孩子可持续性发展。

当下被父母高速推进的孩子,未来不见得就能坚持到最后。

抢跑的恶果,在短期之内并不一定能看到,但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迟早会“暴雷”。

01 真正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是让孩子“享受学习”

真正能让孩子在学习路上走得长远的,是孩子能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享受,即“享受学习”。

从大多数人的心理来说,都想享受到快乐的人生,恨不得这样的人生越长越好。

如果不是享受人生,那简直是度日如年。

孩子在学习上的心理也同样如此。

我们不要小看了“享受学习”这四个字,实际上,学霸和学渣最大的区别,就是学霸很享受学习,而学渣却感到学习是一件极其痛苦和无趣的事情。

当孩子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时,家长如果单纯从外部施压和逼迫孩子去学习,很难让孩子长久坚持下去。

可以这样说,孩子是否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才是衡量孩子在学习上是否主动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

而这种快乐通常体现在价值感和成就感上的满足。

这就好比孩子玩电子游戏,从来就不用父母的催促,他们自己就会主动去玩,根源在于他们能从游戏中享受到快乐,获得成功闯关的成就感价值感。

那些游戏设计者可谓是把玩游戏的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机制之后,在引导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简单说,就是要围绕如何能让孩子享受到学习快乐这个核心点,一步一步地实施我们的教育。

客观来说,和玩游戏相比,学习相对是枯燥单调的,如何把学习变成有趣好玩的一件事,这就非常考验我们家长的教育艺术。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天生带着好奇心,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守护住孩子的好奇心,并从启蒙阶段就积极引导孩子发现更多、更新的学习乐趣,那么,这种天性就能成为孩子终身学习的动力。

以阅读为例,那些热爱阅读的孩子,一定有一个善于引导或是同样热爱阅读的父母,让孩子把阅读变成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反之,父母如果不善于引导,或者本身就不喜欢阅读,只是一味地要求甚至是逼迫孩子去阅读,那么阅读不仅不会变成孩子的快乐源泉,还很有可能变成孩子的噩梦,阅读习惯养成也就无从谈起。

享受学习的孩子,如同拥有了永不停歇的澎湃动力,任何长路都不足为惧。

02 八种教育方式帮孩子实现“享受学习”的目标

我们本应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让孩子享受学习,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却把关注点放在了成绩上。

一个很明显的做法是,当孩子成绩不好时,我们常常在主观上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不够努力,然后就不断施加更多的学习压力。

这种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孩子就会迁怒于学习,认为“学习”是导致自己不快乐的“罪魁祸首”。

小学都尚且如此,那等到孩子面临初中、高中更多、更难的课程时,这漫漫长夜的煎熬,迟早会让孩子的精神崩溃,滋生厌学的心理。

如果不从根本上去解决如何让孩子享受学习的问题,那么,我们所做的各种努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有让学习给孩子带来愉悦的心理,才能让他们一路笑到最后。

不管是采取哪一种学习方式,都要满足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欲望。

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孩子实现“享受学习”这个目标呢?我可以给大家提供以下八个思路:

1.不能一味只强调成绩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孩子在学习中的快乐和兴趣的培养。2.为孩子创造一个允许探索、允许犯错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宽松成长环境中,孩子可以自由地提问、勇敢地尝试,即便失败了也能得到父母的接纳和包容。3.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并不需要像学校老师那样具体去教孩子如何做题。4.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当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取得进步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克服其他学科的困难。5.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更是激发潜能。当孩子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在价值,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6.教会孩子自我反思的能力。他们应该学会从每次的学习经历中总结经验,反思如何做得更好。懂得反思的孩子,大都愿意主动去探索学习。7.家长应该是孩子学习路上的支持者和鼓励者,而不是压力的施加者。家长的积极态度和对学习的热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8.让不容易实现的大目标变成更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使孩子从中不断地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这是支撑孩子持续学习下去的巨大动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而不是要强迫所有孩子都走上相同的道路。

真正能让孩子在学习路上走得长远的,不只是学习成果的累积,更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积累。

当孩子学会享受学习,无论未来的学习之路有多长,他们都会走得更自信、从容和坚定。

03 不要轻易陷入小学成绩光鲜表象的陷阱

孩子在小学阶段,以下这三种错误倾向都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 第一种错误倾向是:把孩子抢跑而占有的优势当作孩子的天赋。

一些孩子不过是因为比别的同龄人先抢跑了几年,看起来遥遥领先,实则这种所谓的“遥遥领先”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等到退潮之后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但不少家长却在这种“遥遥领先”的假象面前迷失了自我,孩子变成抢跑的“牺牲品”。

◐ 第二种错误倾向是: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佛系。

这种家长在小学阶段对孩子啥也不管,以为孩子会自动成才。其错误的代价是永远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关键期。

◐ 第三种错误倾向是:过于迷信孩子的小学成绩。

在这里重点谈谈第三种错误倾向,因为有不少家长在这方面吃过大亏。

我们知道,和中学不同,小学阶段的教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考试往往以填鸭式的记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短期记忆能力。

很多孩子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死记硬背获得高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内核,或者说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创造力、好奇心、思维能力以及学习内驱力等,显得更为重要,但这些往往不会在成绩单上直接体现出来。

再加上现在是以等级评价为主,老师在考核孩子的学习方面相对宽松,很多孩子的小学成绩看起来光鲜好看,可实际上这样的成绩却经不起敲打。

家长可能会发现,不少在小学时期成绩优异的孩子,升上初中之后,在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时,并不一定能够表现得同样出色。

这是因为真正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前面所提到的良好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我们不能轻易陷入小学成绩光鲜表象的陷阱,时刻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4 不能忽视了孩子的专注力培养

孩子之所以有学霸学渣的区别,除了有主观上的努力程度不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那就是专注力的高低。

学霸们的共性之一就是有着远超一般同龄人的专注力,他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做事上都能保持很长的时间,这和专注力低下的学渣有着天壤之别。

这也旁证了一点:那些能够享受到学习快乐的孩子,几乎都是专注力极高的“大神”。

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后来随着孩子长大,他们的专注力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呵护,反而不断地被破坏和削弱。

当孩子沉浸在一项活动中,若父母频繁地打断他们,便是在无意中教会孩子专注力可被轻易打破。

父母的焦虑和急躁也会直接影响孩子,当孩子感受到这些负面情绪时,他们难以保持专注。

在家庭环境中,电视和手机等无处不在的干扰,也让孩子很难专心于学习。

在孩子做作业时,一旦发现错误便急于上前纠正,父母的这种急切,实际上削弱了孩子沉浸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专注力。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给孩子报了N个补习班和兴趣班,总是希望他们能在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这种期望实际上让孩子在精力的分散中失去专注能力。

在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善时,他们需要父母的引导来帮助建立和维持专注力,而这正是被许多父母忽视的现实问题。

专注力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父母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专注力培养上的影响,并采取积极的改变,比如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专注力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等等,那么孩子的专注力就有了成长的土壤。

唯有如此,孩子的专注力才不会在父母无意识的破坏中慢慢流失,而能在正确的引导下茁壮成长。

结语

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要避免迷失方向。

我们要让教育成为引领孩子发现自我和探索未来的灯塔。

不然,今天种下的焦虑和抢跑的恶果,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就爆发出来。

让我们回归教育初心,关注孩子的内在需求,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正常节奏成长,努力让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享受过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孩子在未来因抢跑而导致“暴雷”的后果,为他们指引出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0 阅读:0
熬爸聊育儿

熬爸聊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