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的显要位置都摆放着这样的三彩罗汉坐像,其艺术价值丝毫不亚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杰作,它们均来自于中国,雕像烧造于辽宋之际,原本被秘藏于河北易县的一个山洞中,却在短短几天之内不翼而飞,被盗卖一空.
《Von Chinas Göttern:Reisen in China》(神佛在中国:中国行记)是德国人帕金斯基(Friedrich Perzynsk,1877-1965) 关于中国佛像研究的代表作品。内含北京、河北、广州、杭州、热河等地(涉及圆明园、睒子洞、易县三彩罗汉、石窟造像等)约八十幅老照片及版画图版,此德文本出版于1920年。
此书首次明确提及:河北易县的辽三彩罗汉坐像
在北京某古玩店内,帕金斯基见到了一尊令他颇为惊叹的三彩罗汉像,如真人般大小,平静的面容,结禅定印的双手,无不流露出罗汉内心的祥和与禅意。罗汉身上的袈裟纹理自然飘逸,露出的手脚似乎可以让人感受到肌肤的弹性,栩栩如生的艺术风格堪比他在欧洲见到的任何一尊佛像。以他对中国佛像多年的了解,像古希腊罗马雕塑那样严格按照人体比例创作的中国佛像很难见到,更不用提如这尊三彩罗汉像般高度写实了。帕金斯基当即提出购买,但店主却说:“这尊罗汉是日本人买的,放在我这里修复的,我卖不了,只能卖消息。”经过多方打探,帕金斯基得知这尊三彩罗汉像来自河北省易县的一个山洞,且洞中罗汉的数量不止一尊。但究竟是哪座山,哪个山洞,帕金斯基一时也无从所知,他决定亲自前往易县,打听罗汉像的藏身之地……
几番辗转探察后的一天清晨,在翻译和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帕金斯基一行人经过艰难攀爬,终于来到位于半山腰的睒子洞,传说中罗汉像的栖身之所。
此洞最早于明正德年开始存放佛像,既非战争所致,也非僧人贮藏,可能是民间的一种宗教行为。睒子洞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一座寺庙,洞内曾有僧人修行,也曾修建佛堂。康熙六年当地百姓集资重修洞内所藏的佛像,雍正时此洞纳入陵寝管辖区域内。而据山下寺庙乾隆年间所立石碑碑文中未见关于睒子洞的记载,推测或因所题碑文的国子监官员未必知晓,或是清皇陵的管理严格,洞内的宗教活动已减少殆尽。处在皇陵内相对封闭的睒子洞因此不再被世人所干扰。
然而洞中的景象却令帕金斯基大失所望,从当时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洞中一切破败不堪,他所向往的三彩罗汉像踪影全无,就连当地的向导也非常吃惊,就在几天前,他还在洞中看到几尊三彩罗汉,短短时间内却不翼而飞了。原来,就在帕金斯基来到易县的几天前,一些外国古董商也闻风而至,偷偷向当地人高价收购了那些三彩罗汉像。利益的驱使下,村民趁天黑借着星光冒险爬进睒子洞,偷运罗汉下山。山高路陡,一些罗汉像在运输途中不幸摔碎,另一些则成功运下山,卖给外国商人换成了钞票。原本唾手可得的罗汉像被盗抢一空,帕金斯基不甘就这样空手而归,他让向导继续探听这些罗汉像的消息。两天之后,向导传来新的情报,两尊被偷运下山的罗汉像,被当地衙门没收.
但事后证明,地方官员不过是眼红罗汉像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监守自盗,上述举措是担心利益外流的故作姿态罢了。虚与委蛇的官员,一方面声称要将罗汉安置供奉于某一庙宇,另一方面则巧妙暗示帕金斯基,造像尤可善贾而沽。
这笔交易是否做成,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到此戛然而止,此后只字未提。然而在后来的调查中发现,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三彩罗汉像有8尊是经由帕金斯基之手,转卖到世界各地。目前已知,河北省易县罗汉像总计16尊,20世纪初在盗运出境过程中至少毁弃3尊,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攻打柏林过程中,旧藏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的一尊三彩罗汉不幸毁于战火(曾被认为毁于二战战火,但也有说法认为是被苏联红军带回国,如今藏于俄罗斯艾米塔什博物馆)。迄今为止已知的仍存世间者仅9处计10尊: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1尊(头部补塑)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1尊(残)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尊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1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1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尊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1尊法国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馆1尊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1尊(仅存胸像)
大英博物馆
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
这组罗汉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脸部, 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他们仿佛如真人一般,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
海内外专家、学者认为这尊罗汉像烧制于北京郊外西山龙泉窑,制作年代约金代末期。窑工首先在980度至1010度的温度下烧制素胎,然后施三彩釉,并以黑色和红色釉装饰眼睛和嘴唇,最后二次入窑低温烧制。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世纪30年代由绍兴人寿鹏飞总纂成书的《易县志稿》载:“八佛洼在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亦称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脸山……山半有洞名百佛洼”。
《志稿》又载:“寺中旧有佛像七十二,皆瓷制”,“峨眉寺百佛洼慈(瓷)佛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峨眉寺后。百佛洼亦称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洼,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瓷)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阁,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盗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以为唐三彩.
梁思成先生20世纪初留美期间在其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见到了易县八佛洼所出的一尊三彩罗汉像,在后来写成的名著《中国雕塑史》中他这样评价:“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或容态雍容,……或蹙眉作恳切状,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徒为空泛虚缈之神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皆由对于平时神情精细观察造成之肖像也。不唯容貌也,即其身体之结构,衣服之披垂,莫不以写实为主;其第三量之观察至精微,故成忠实表现,不亚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最精作品也”。
法国吉美亚洲艺术馆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宾大博物馆藏之精美甚至可以和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相媲美,不但有“拳毛騧”和“飒露紫”这样的镇馆之宝,亦有精美的响堂山石雕,恢弘的壁画,馆藏的易县辽代三彩罗汉坐像也是不得不提及的重量级藏品.
宾大馆藏的这尊易县三彩罗汉与人等身,造像的人体比例恰当,结构精准。在继承唐代风格的同时,又独树一帜,即使是传统佛像造像中异常大的耳朵,也因为高度写实的面部衬托,更显气韵生动、神容毕真。如同进入了“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的至高禅定境界。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头部为后人补缺,非辽代风格.
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
1913年这尊罗汉在东亚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Ostasiatische Kunst)展出,之后被大收藏家哈利·福尔德(Harry Fuld)购买。1932年他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小哈利·福尔德所继承。1937年,纳粹党卫军在法兰克福没收了小哈利·福尔德的全部藏品,因为他们是犹太人。1944年,柏林博物馆最终在竞拍中胜过法兰克福博物馆,将这尊罗汉像收到柏林,成为他们馆藏中第一件通过洗劫犹太人而获得的藏品。
当时这尊罗汉是由纳粹党卫军组织的小分队专门从法兰克福护送到柏林的。1945年的时候,二战进入了最后阶段,盟军对柏林的高强度轰炸也使柏林博物馆遭到劫难。正因为如此,这尊罗汉像只剩下了一半。但是,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尊罗汉像还有残存的部分。直到2001年,在埃尔米塔日博物馆(Hermitage Museum,即冬宫)东方部的一个库房里发现了这尊依然包裹着的半尊像。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苏联红军当时可能在攻陷柏林之后,就将这半尊罗汉像和其他一些藏品都秘密运往了列宁格勒(今天的圣彼得堡)。
中文所说的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音译,意思是“应受供”。即应当受到众生供养的意思。佛教称,不仅是出家的和尚,在家的居士也有可能成为罗汉,可居士在修成罗汉那天,就必须当天出家,否则就有死去的可能。因为成为罗汉的都是和尚,这也就是罗汉像都是和尚模样的原因。辽三彩是继唐三彩后发展起来的陶瓷新品种,它不仅继承了唐三彩烧制技术的精华,而且更臻成熟,更珍贵的是,等身大的辽代三彩陶塑罗汉像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
可惜这批足能代表唐代以来宗教写实雕塑最高成就,堪称后人无法企及之典范的巅峰作品如今已全部流散异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