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迁徙长诗到多彩文化,快来看贵州山地“藏宝图”!(下)

信韬评旅游 2024-12-09 18:35:28

一山一世界,村村有乾坤

多民族迁徙、定居,在贵州山川的皱褶之中散布成了漫天的星火。每一个民族保留着独特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但彼此之间又神奇地保持着亲密的交往——多彩多元,又和谐共生,这就是贵州民族文化独一无二的特点。

或许,这是因为贵州本身就足够丰富——17.62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千山奔涌,万水长流,勾勒出山巅草场、谷间平坝、深峡险涧、密林大箐。在这样千差万别的环境里,人们或畜牧、或稻作、或渔猎、或游耕,人们不必相争,就如同江河里的鱼儿没必要与山坡上的牛羊争夺牧草。

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苗寨,是一座“云上”苗寨。 摄影/李书林

还是来亲眼看一看吧,循着一道道山、一条条河的脉络,走入各民族同胞亲手打造的一座座家园。

深山里,“家”有多少种模样?

每当我们想要在脑海中描摹出贵州少数民族同胞们的家园时,总会想到这样一幅场景:

雾气缭绕的山坡上,一栋栋架木为楼的“干栏式建筑”依山而建,一层一层、错落有致。在这样精巧的村寨身侧,是连绵的梯田,似鱼鳞,也似腰带,稻浪随着微风翻滚,远远传来年轻姑娘的山歌声。

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的贵州。家园,是人和自然的漫长磨合后的默契结晶。贵州的千山万水如此灵动多变,“家”也就有了无数因地制宜的模样。

黔东南州凯里市棉席村的苗族人民在建新房。 摄影/杨春岚

1.山水之间起“干栏”

在黔东南,有句民谚:“苗族住山头,侗族住水头。”这话有几分道理。苗族同胞长期处在迁徙之中,总是将村寨建在山坡或山顶,一来是为了将临水的平坦地面尽可能地用于耕种,二来山上也更加安全隐蔽,村寨边环绕的高大林木既是生计来源也是绝佳屏障。

西江千户苗寨由同支同鼓的“四村八寨”组合而成, 村落建筑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水边平坝。 摄影/陈中

所以我们看到的苗族村寨,总是由山上向山下发展——就比如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其实是由“四村八寨”合并起来的,其中八个寨子中最古老的羊排村就位于最高的山坡上,当老寨人口变多,亲族秉承“聚族而居”的原则渐渐分居到周围的山腰、山脚,最终形成今天看到的规模惊人的大寨。

在这样的寨子里,我们能够看到最精巧、最标准的“吊脚楼”——半边靠山,半边伸出几只长长的“木脚”,架空的部分自然就可以成为蓄养牲畜、储存农具的空间。这是因为他们的房子总是建在坡上,如此可以见缝插针地利用每一块细碎的土地。

水边较为平整的土地上,是西江千户苗寨的“芦笙场”。 摄影/吴成航

如果说苗族是大山的孩子,那侗族就是河溪的儿女。侗族村寨,大多坐落在河流沿岸、溪谷平坝,背靠大山,面朝流水。所以人们也常把侗族村寨称作“河边村”、“半坡寨”。

远望侗寨,最先看到的一定是绮丽的鼓楼。鼓楼是血脉亲缘的象征,每一个姓氏或家族支系都要有自己的鼓楼。鼓楼的用处很多,既是逢年过节唱歌奏乐的活动场,又是村寨决策的议事厅,也是瞭望示警的岗哨。但鼓楼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美。

侗寨清晨,鼓楼从一片炊烟中露出面容。 摄影/彭泽良

侗乡最精致的风景,永远藏在鼓楼的重檐下。鼓楼是纯木质结构,常修十余层、做六面或八面攒尖顶,成百上千根梁、枋、柱全由榫卯连接,站在鼓楼正中火塘处仰望,俨然是一张让人意乱神迷的精巧木网。木头上还要绘画、雕刻,飞鸟走兽、山川林木、小伙狩猎、姑娘刺绣,乃至飞龙仙鹤,无所不包。一座鼓楼,就是一族匠人尽情“炫技”的艺术画廊。

鼓楼往往伫立在村子正中,其余民居次第展开,高度都不能超过鼓楼。由于侗族的村寨往往坐落在比较平坦的坝子上,半边悬空的吊脚楼不是家家都有,倒是四脚悬空或筑在台基上的房屋更加常见。

贵州榕江大利侗寨。 摄影/卢文

侗寨的粮仓往往不建在民居之中,而是建在水田里,甚至就建在水塘的中央,是四脚悬空的干栏式建筑,防火也防虫鼠。

水田里种的是稻谷,更准确地说,是适宜山地环境的糯稻。大山里的人家,依着险峻的山势,开辟出层层梯田。在这样的梯田里,不是用镰刀大把大把地收割糯禾,而是一把握在手中小小的“摘禾刀”才更合乎糯禾的脾性。收割下来,结成一束束的“禾把”。晾晒的时候,有人攀在村中的“禾晾架”上,有人站在架底,上下抛接,一时间寨中禾把飞扬,满眼都是金黄的丰收颜色。这样的图景,是只属于山地稻作民族的秋日喜悦。

每到丰收世界,从江县占里侗寨便满目金黄。 摄影/张琪

生活在苗岭与月亮山之间的水族同胞,有种专属的房屋式样——“二滴水”,也就是在房子架空的一面修出两层重檐,免得屋顶排水时侵蚀了下面的木板。而在地势稍微平坦些的都匀,“套头水族”的人们喜欢住三层三间、地基宽敞的大房子,堂屋大门内还得专门留出一根横枋用来悬挂铜鼓。

到了武陵山与大娄山之间,这里的仡佬族与土家族同胞也喜欢住干栏式建筑,但因为地势更加平坦,“干栏”的部分总要矮些,甚至不用干栏。这里的人们相信“宁可居而无树,不可居而无竹”,所以竹子在建筑中的出场率也特别高,这有一种房子是用圆竹、秸秆配上夹板做成墙壁,地面上好似有成百上千根柱头,也叫“千根柱头落地”。

在北盘江哺育出的布依族村落中,干栏式建筑甚至可以是泥土做成的——以杉木为骨,建起坚固的三层穿排结构,以土为墙,将木头牢牢地包裹在里面。傍晚时分,站在对面的山头远望村落,一排排黄泥房温暖的颜色会与夕阳融在一起,这一刻,“家”字包含的万般柔情也就忽然有了实感。

布依族村落的土房,是否是你心中“家”的模样? 拍摄于册亨丫他镇板万村。 摄影/陈中

2.夯土、藤蔓与火塘

开车从贵阳出发,往赫章、威宁的方向去,一路只有满眼望不到边的如海群山。海拔愈高,气候愈冷,山风愈烈,翠绿欲滴的密林渐渐变少,高大、疏朗的树木从灌木中钻出来,偶尔从车窗边一闪而过。山与山之间出现了平缓的过渡地带,成群的牛、羊、马在这些地方悠闲地吃草,此时,你便来到了整个贵州海拔最高的地方,云贵高原之脊——乌蒙山。

冷,是许多人对高原的第一印象。

威宁雪山镇的勺铺草场,彝族同胞雪中放牧。 摄影/王石明

苗岭上遍地的速生杉木在高原上是稀缺品,乌蒙山上的彝族、苗族村寨最常见的住宅是就地取材、防风又保暖的夯土房。一些寨子里还有一种很独特的“藤编房”:将藤蔓绞结捆扎在一起,成为整幅的“藤壁”,牢牢地覆盖在木质梁柱上,灌上厚厚的泥浆,屋顶上再严严实实地盖以麦秸,这样一来,无论多么凛冽的寒风也吹不透这一座藤屋了。

屋子的正中央是火塘,用来取暖、烹饪。火塘上支着的锅里总煮着肉汤,火塘下厚厚的灰里则烤着荞粑和洋芋,这一塘温暖的火是一家人的幸福与安定之源,在许多民族的心目中都有特别神圣的地位。乌蒙山上的彝族同胞,更把火塘中的“锅庄石”视为祖先的象征。

一塘温暖的火,造就家庭中最富幸福感的区域。 图为威宁石门坎苗族民居。 摄影/李贵云

3.黔中腹地的“石头城”

去黄果树瀑布的路上,你有机会见到无数个全由石头构成的村落,他们的主人大多是布依族同胞。

安顺镇宁,是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喀斯特地貌就意味着——石头多。所以附近少数民族村落都是石头的世界:沿着一条石径入村,迎面穿过高大的石头寨门,看路边的石桌石凳,还有石地、石墙,最有趣的是屋顶上的石瓦,其实不是瓦,而是开采来大小不一的石片,参差地铺着,好像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着一幅郑板桥的字。

镇宁布依族村落的建筑中,石块石片富有野趣。 摄影/黄震

这里的石头又与一般的石灰岩不大一样,因为富含镁质,更加坚硬,也更带有一层银白色的光彩,而且房子越老、色泽越白。历史上,镇宁曾经有个美号叫作“银镇宁”,正是因为这一片白茫茫的如梦似幻的光彩。

六百年前,洪武皇帝调北征南,留下大量驻军的“屯堡”村落。屯堡中的房子也以这样的石头作为最主要的建材,同样拿着石板当瓦盖,只是颇带有军旅风范,房子修得整齐划一、石瓦盖得一丝不苟。如今几百年过去,布依村落与屯堡村落在外貌上已然很相像,不知是谁学习了谁、谁又教会了谁。或许,这片山地才是最好的老师,一视同仁地接纳了一切来客,让他们在岁月中成长出相近的生存智慧。

相比布依族村落,屯堡村落的石头建筑往往更具有秩序感。 图为安顺屯堡九溪村。 摄影/韩贵群

穿在身上的史诗

多彩的服饰,是领略贵州民族文化最直观的一扇窗口。长衫、筒裙、银帽、百褶裙……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同胞来说,服饰并不只是装饰,更是身份认同的“密码”。在贵州,有多少种不同的衣饰,就有多少穿在身上的史诗。

1.深山中的苗族,有多少种支系?

在贵州,常能听到这样的感叹声:“原来苗族有这么多支系啊!”

苗族姊妹节装扮。 摄影/黄震

是的,苗族的支系众多,服饰,是区分不同支系最直观的方式。你看,有些苗族姑娘身着长及脚踝的百褶裙,有些却穿着精致干练的“超短裙”;有些裙子上缀着刺绣精美的花带,有些披肩上布满色彩丰富的绒球;有些头戴繁复的银饰,有些头戴厚重的假发,或者斜插着一把木梳……苗族的服饰能分出一百多个种类,每一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实在让人眼花缭乱。

其实,细细纠来,苗族的支系也没有那么复杂——就拿黔东南的苗族同胞来说,他们原本“同支同鼓”,服饰以黑色为主,之所以发展出如此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服饰文化,是因为苗族将“迁徙”深深刻进了DNA里,总是往山最高、林最深、交通相对不便的地方分散居住。如此一来,不同村子之间自然就发展出了不一样的衣着习惯。但仔细想想,其中依然有脉络可循。

深山中的苗族同胞,服饰多姿多彩! 来源/《地道风物·贵州》 插画/兰跃峰 信息提供/贵州省博物馆

人们最熟悉的苗家阿妹形象,可能就是来自雷山西江。这里的姑娘穿上盛装时,总是身着几乎曳地的百褶长裙,缀满华美的绣带,头上还带着精致繁复的银帽,尤其两只高高的银角特别引人瞩目。这里的苗族姑娘会告诉你,因为她们这样居住在水边平坝才会穿这样长的裙子;而在不远处的独南苗寨,却穿短裙才能行动方便,所以独南姑娘的盛装也是“超短裙”的样子,只把花带缀在裙后,如同美丽的鸟羽,正如他们崇拜的锦鸡一样漂亮又神气。

包括锦鸡在内的“鸟”纹,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纹饰之一。当“三苗”的祖先于洞庭、鄱阳之滨再次开始迁徙,“放驩(huān)兜于崇山”,这支三苗支系便成为今天湖南、贵州等许多地区的苗族祖先,而“驩兜”也正是苗族神话中的“神鸟”,是《山海经》中“人面鸟喙”的神奇部族。在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 还有蝴蝶妈妈生蛋、鹡宇鸟孵化诞生万物的传说,鸟,更成为苗族观念中所有人类的先祖。

所以,当月亮山麓的苗族过“鼓藏节”时,鼓藏头与领舞的鬼师必定身着“百鸟服”;施洞的苗绣上,更有许许多多“鸟龙”的神奇图案。

只有身着“百鸟衣”,才能与先祖沟通。 摄影/韦毓坤

在乌蒙山区之中,与彝族同胞错杂而居的苗族兄弟姐妹又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史诗。

在所有的苗族同胞中,黔西北苗族所从属的苗族支系是迁徙时间最长、路程最远也最艰难的。他们是曾在尧舜时期迁往西北“三危”的三苗后裔,翻过雪山、走过草地,经历过无数困难,才沿着川黔滇交界处的山地来到乌蒙山中落脚。

苗族对历史的叙述来自代代相传的古歌。乌蒙山上吟唱的古歌,总是带着一股子辽远苍凉的味道,记载着许许多多“逃亡高山岭,伴着虎豹共谋生”的故事。

黔西北的苗族同胞迁徙时间长、路程远, 生活在与祖源地迥然不同的高原上。 摄影/李贵云

就像黔东南一样,这里的苗族姑娘也把史诗穿在身上。这一点,在乌蒙山区的苗族支系中体现得特别鲜明,这里的苗族姑娘最擅长挑花刺绣,用丝线在麻布的经纬上一格一格铺满精美的几何花纹。你可知道,那些看起来十分抽象的纹样,可以当成史书来读?

姑娘裙裾上,一道道曲折的线条代表着河流,她们甚至可以给你指出哪一条是长江、哪一条是黄河;背牌或围腰上的回环方纹是城池,她们也知道哪里是城门、哪里是街道、哪里的小小纹路代表了城防所用的武器。乌蒙山中几乎没有耕种水稻的环境,这里的苗族同胞却仍记得曾经居于江淮之间、水田阡陌相连的场景,也将它们绣在衣裙上。

这些纹路,就是苗族的“妈妈花”——承载了记忆深处的历史痕迹、由一代又一代绣娘心口相传。

丹寨麻鸟村苗族姑娘们的节日盛装上缀满花带, 如同锦鸡美丽的羽毛。 摄影/黄震

2.不一样的史诗

将史诗穿在身上,并非苗族同胞的专利。

在黔南的瑶族村落中,你总能在姑娘们的身后看到一块颜色鲜艳的“背牌”,背牌上一定会有大大小小的回纹菱形花,也就是她们口中的“瑶王印”。相传,这种纹样原是瑶山瑶王义优的方形印章。盘古开天以来,瑶王义优率领瑶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辟了龙江上游的广阔大地,瑶民在这片乐土上狩猎耕种、繁衍生息、安居乐业。瑶王有一方形印信,原是天朝皇帝所赐,为的是表彰瑶王治理地方有功,也让人们凭此印信,免除一切徭役。

如今,瑶王印成为了瑶族的族人们相见的凭证,更是人去世后和祖先相认的信物。

瑶族的服饰被称为“贯首服”, 衣服上常常缀有一枚“瑶王印”。 摄影/陈中

水族的“马尾绣”中,更是藏了一部虽“无字”却能阅读的“天书”。作为从遥远的北方迁居而来的殷商后裔,他们不仅保存了北方民族养马、尚马、敬马的习俗,更把马尾巴作为材料,细细密密地绣在“水家布”上,用以勾勒文化的密码。

袖边、领口、帽子……众多精美的马尾绣绣品中,用来背小婴儿的“背带”是水族姑娘最认真的作品——在她们崇拜的“鬼神”之中,甚至有一位名叫“牙洗”的鬼神专门负责给每一位小孩做背带。背带最醒目的位置,总有一只又大气、又漂亮的蝴蝶。相传,一位水族妇女去田里干活,把未满周岁的孩子放在田埂上,不一会儿就被太阳晒晕过去。这时,从天空中飞来一只大蝴蝶,用自己的翅膀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孩子得救了。母亲认为蝴蝶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为了让孩子能平安健康的成长,她把美丽的蝴蝶精心绣在了背儿带上,让蝴蝶护佑着孩子——蝴蝶,就是水族孩子们的保护神。不过专家也说,这种特殊的蝴蝶图案用柔软的线条将背扇一分为九,其中还搭配数量不一的铜钱、书简等图案,倒很有与汉文化遥遥相望的脉络。

水族精美的马尾绣背带上满是母亲对孩子的期待。 摄影/熊亚平

3.会呼吸的蓝靛

走进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染坊,总能看到一口颜色紫黑、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大缸,这口缸可是村中姑娘们的宝贝。

缸里装的就是染布的蓝靛,取自蓼蓝草,而蓼蓝草的根就是我们熟悉的“板蓝根”。装进缸中的蓝靛,已经是被石灰泡烂、发酵的状态,但依然不是“死物”,需要精心地“养”——加碱水,加土酒,加盐巴,隔三差五就得给它“吃喝”点什么,不然这一缸蓝靛分分钟“死”给你看。

蓝靛的颜色美丽惊人, 发酵后的气味很有个性。 摄影/陈中

一缸养好的,会“呼吸”的蓝靛,才能用来染布。染布的方法之多,超出你的想象。

农闲时节,走进从江的侗寨,总能听到有节奏的“咚、咚、咚”声,那是妇人们正在捶布。你见过她们身上穿的侗布吗?亮闪闪的,像丝绸,却特别硬挺。这种布就是用蓝靛染过、晒过的,然后加上蛋清反复捶打,直到蛋清渗进布的每一丝纹理,这样做成的布厚实又有光泽。这种技法并不为侗族所独享,许多从江、台江的苗族村寨也这样制作布匹,远远望去,光彩照人。

用侗布制成的衣裳,有种厚重又闪亮的光泽。 供图/贵州画报社 摄影/任珍宇

更常见一些的做法就是“扎染”了。可以染得随意些,只用绳子将布紧紧扎出染料无法渗入的空间,将布浸入缸中,反复几次,自然就产生了随性、渐变的美丽花纹。而巧手的匠人则会将绳线缝扎到布上,制作出更精美的花纹。

若还想讲究些,就要用各种防染的覆料,在布上“绘画”了。

在黔南的许多水族村寨中,流行着“豆浆染”。是的,豆浆,就是大豆磨成浆液,涂抹在不希望被染料着色的地方,晾上五到七天,豆浆干透,将布放到染缸中,就能染出蓝白相间的古朴纹样了。

进行“豆染”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纹样花模。 供图/贵州画报社 摄影/肖芳

布依族村落,则更擅长“枫香染”,用百年枫香树的油脂,混合牛油制成防染剂,使用的时候用毛笔蘸着绘画,颇有几分水墨丹青般的典雅之美。

若论精细,或许还是蜡染为上。贵州各地都有蜡染,大家都会用小小的蜡刀在土布上绘出细而又细的线条,或者灵活地运用各种套染技法,制作出多彩的蜡染作品。

在织金的溶谷苗寨里,我们亲眼看到苗族姑娘用蜡刀绘出层层嵌套、繁复无比的“鱼纹”。绘好后,放入染缸中着色,之后热水一浇,蜂蜡自然熔化、流走,白布上魔法一样显现出纹路。这一幅“鱼纹”在染缸旁晾起,“咕噜噜”,染缸也像小鱼一样吐起了快乐的泡泡。

织金的苗族姑娘以蜡染绘就精美的纹样。 摄影/陈中

歌舞的海洋

1.节日里的鼓乐笙歌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里的节日总是特别多,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一年365天,几乎天天有节过。这大抵是因为,人们平时居住在深山之中,交通不便,只有过节时才有机会团聚在一起,所以想方设法地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节日集会,就为了给大家创造出更多社交的机会。

如果你有机会到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中过节,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里的节日,好长!

每年秋收完毕时,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舞、过苗年。 摄影/梁文

就拿苗族、侗族、布依族、壮族等民族都会过的“吃新节”来说吧。当每年的第一批新米将成熟,采新稻、舂新米,蒸一甑新米饭,稻谷丰收的喜悦便提前降临。“吃新节”一般从农历七月开始,一直能持续到九月中,只要你到这边转一圈,总能找到几个正在过节的村寨。

为什么一个节日能持续得这样长?为什么各村各寨过节的时间又不完全一样?答案很简单:山地环境如此复杂多变,各地水稻成熟的时间不尽相同,吃上第一碗新米的日子当然也就有早有晚。不过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在同一天过节,那村寨之间可就没时间串门啦!

贵州丹寨苗族在吃新节时斗牛。 摄影/李若渔

把这种“分批过节”的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就是水族了,他们的端节(相当于水族的新年)要分七批来过,不同村寨都有各自的过节日期,七端过完要花去足足52天(有时甚至是64天)。相传水族原本也只在单一的日子过端,但随着人口太多渐渐分家,过节时一天之内携家带口太不方便。在老祖公的主持下,用“抓鱼称轻重”的方式决定各血缘氏族村寨过节的次序,老祖公和众弟兄就按照定好的批次各处走走看看,今日一同到你家去做客、明日又来我家寨子里吃酒,你来我往,这样过节才叫亲热。

水族端节的赛马方式,特别惊险刺激! 摄影/陈伟红

热烈的音乐与歌舞,总能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上巅峰。对苗岭深处的人们来说,音乐并不只是凡俗中的娱乐点缀,而是寄托着他们对祖先、对土地、对往昔的深沉感情。

木鼓,是苗族同胞心中祖先灵魂的安居地,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

苗族的一种基本社会结构就叫做“鼓社”,鼓社由同宗的几个村落组成,一个鼓社供一面木鼓,存放在司掌祭祀与民俗事务的“鼓藏头”家或村寨藏鼓的山洞。木鼓平日是不能敲的,因为鼓声一响就会惊动祖先,只有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或其他重要的场合才能击鼓祭祀。

雷山县郎德镇乌流片区的鼓藏节, 在木鼓的周围,摆满鼓藏肉、苗王鱼、糯米饭等祭祀先祖。 摄影/曹经建

击鼓之时,总有舞乐相随。每年三月十五“姊妹节”时,苗族阿妹总要跳“踩鼓舞”:将一面大鼓放在田坝中央,盛装的姑娘踩着鼓点翩然起舞。在剑河,人们则跳“水鼓舞”祈求风调雨顺。把木鼓放在水田里,人们随着鼓点绕鼓舞蹈,但这样的舞蹈总会演变成一场欢畅的嬉闹,人们打起水仗、拍起水花,不玩到浑身湿透不算尽兴。

在众多的鼓舞中,还属台江县反排村的“反排木鼓舞”最激动人心。这种舞的精髓,就在一个“狂”字,鼓点激昂,动作狂放,大开大合。舞者的动作一起,你的全部心神就被摄了去,只听得到狂风穿林一般的急促节奏,只看得见有如大江潮涌一样的飞旋舞步。

豪爽的舞蹈里有故事,它讲得是反排人的祖先长途迁徙、开路狩猎、播种丰收、庆祝安居的历史。其中“开路”的章节,在反排木鼓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万政文老先生的口中,有一个更具锐气的名字:“亮刀舞”。万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跳起舞来却分明像是二十多岁的棒小伙,做两下挥砍动作,可真有逢山开路、披荆斩棘的气势!

剑河革东苗族的水鼓舞, 往往会演变成一场盛大的狂欢。 摄影/钟传坤

反排村不仅木鼓舞出色,芦笙舞也一样动人。每年二月二,村中总要“祭桥”——苗族人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桥也有桥神,何况修桥是一种功德,敬桥就是祈福——优美的“踩桥芦笙舞”也就这么诞生了。几位苗族阿哥吹着芦笙在前方开路,姑娘们排成一列在后面跟随,伴着音乐的节奏,以舞蹈模拟踩上独木桥、随之摇摆的动作,既有身姿柔软的优美,又有力量感十足的健美。

在黔西北的苗族兄弟姐妹手里,芦笙与鼓又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赫章的“大迁徙舞”,最能生动地叙说本民族传奇的迁徙岁月。舞以芦笙伴奏,舞者同时也就是芦笙乐手。此处的芦笙可能与你印象中形态高大、声音明快的样子不尽相同,“大迁徙舞”中的芦笙是小巧的,声音却是深沉、激昂又凝重的,在舞者的手中,它们既是乐器,又是武器,用来表演深陷敌阵、突破重围、深林探路、横渡险礁等场景。你还能看到舞者一边倒立、蹲跳、旋转甚至空翻,一边吹笙,莫要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杂技动作,那是在表现苗族先民追忆故乡、攀爬悬崖、勇斗凶兽。

赫章苗族的“大迁徙舞”,不仅有特别复杂精彩的芦笙舞动作, 还有丰富的故事性。 摄影/彭福平

乌蒙山区的苗族同胞,大多不过鼓藏节,但“木鼓”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最有趣的舞蹈莫过于“悬羊击鼓舞”,传说它来自苗族先民躲避战乱时,将羊吊起来、令其以蹄击鼓伪装军队的动向,以使大家顺利逃生的故事。

在贵州,几乎每个民族都有一两门打鼓的艺术。在盘州,彝族同胞们会在祭祖时跳起“羊皮鼓舞”。由于带着一点儿傩文化的色彩,这舞跳起来时要分五个角色:彝王、判官、和尚、观音、土地,还要戴上面具,动作灵活敏捷,又不失粗犷。在平塘的毛南族村寨与荔波的瑶族村寨则用“猴鼓舞”讲述猴王与祖先的渊源。更不要提贵州广大地区里,苗族、布依族、水族各有丰富的铜鼓舞了。

2.“你歌没有我歌多”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才唱完一只牛耳朵。”

这是沈从文笔下,一位看牛孩子唱的山歌。其实,整个贵州乃至大西南,都正像沈从文先生描绘的那样,到处都是有情的歌声。这大概是因为,歌是最美好的语言,因为它带着充沛的感情和优美的韵律,在人们心里存续的时间可能比文字还要长。何况,生活在深而又深的大山里,哪里还有比隔着山川林木对唱更好的交流方式呢?

在无数美妙的歌声中,最美妙的或许是青年男女恋爱时唱的歌了。

小黄侗寨,姑娘们唱歌时,小伙也要弹琴唱歌相和。 摄影/陈伟红

苗族恋爱方式,叫“游方”,或者叫作“走月亮”、“讨花带”、“跳花坡”,也就是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对唱情歌、游戏嬉闹的意思,这种行为是父母绝不会干涉的。就拿织金地区的“跳花坡”来说,那是乌蒙山中最特别的一抹浪漫情怀。

“跳花坡”,三个字说出了整场活动所需的全部要素。首先要有“坡”,那是一片专门开辟出来的空地,正中央是“花台”,台上要栽一棵缀满花朵的树。“花树”与“花坡”齐全了,接下来就要开始“跳”了。由吹芦笙的小伙引路,姑娘们围着花树起舞。

为了博得姑娘们的青睐,小伙们要各出全身解数来“斗芦笙”,他们边吹边舞,竞相展示自己高超的吹奏水平,并不断加大舞步动作和吹奏的难度,场面热烈至极。而姑娘们呢?她们除了要比一比谁身上的衣裙绣工最精美,还要比谁的歌喉最美妙。唱着唱着,就有小伙子离开花场的正中央,与姑娘到一旁单独对歌去了。

六枝梭嗄的苗族同胞在跳花坡。 摄影/李贵云

他们唱的歌,是情歌,也叫“喊歌”,是因为这里山势特别险峻空旷,唱歌的方式要特别有力悠扬才行。你看那对姑娘小伙,伴着几句以“呦嘿”收尾的歌声悄悄红了脸,姑娘甩起缀着铃铛的花帕,羞答答地将它挂在小伙的芦笙上。

水族过卯节时,正是万物生发、一片葱茏的时节。每到过卯时,“卯坡”上总会聚起上万人一同对歌,此起彼伏地唱到深夜。自然,歌喉特别动人的未婚男女,也常常在卯坡找到了另一半,所以卯节又被称为“水族情人节”。

布依族的姑娘小伙恋爱时,则可以“浪哨”,这是一种通过对歌考教对方的才智和人品的活动,有种柏拉图式爱情的美感。

布依族的浪哨歌,以歌考教学问人品,又以歌传情。 摄影/陈中

侗族,是歌唱的民族,对他们来说,天赐的好嗓音是比任何芦笙、琵琶都更美妙的乐器。侗族人唱的是什么歌?“大歌!”你一定会这样回答。是的,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侗族大歌确实令人印象深刻:高大的鼓楼里,一班歌师在夜色中坐唱,双唇轻启,便是一段高低应和的天籁之音……这般场景如此经典,不过侗歌真正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无处不在。恋爱时唱,劳作时唱,侗家处处有歌堂,随时随地都可唱。

若你有幸在侗族过节时到寨子里做客,那你总会看到,席间气氛正酣时,总有人乘兴唱上两句,其余人自然而然就能接下来,甚至随手摘下墙上的侗琵琶弹唱一番,所谓“饭养身,歌养心”,侗族人爱歌,名不虚传。

等到夜晚降临,真到了唱“大歌”时候,可就是全村出动的大事了。唱大歌,往往与“吃相思”联系在一起——整个村子,从歌队歌手到普通村民,从大人到孩子,一起出发到另个村子里串门——一村的歌队来做客,本村的歌队必要相应。男女歌师们在鼓楼中对坐,男歌手们有时还要弹起琵琶或者牛腿琴,悠扬的歌声彻夜不停。

歌师们唱歌、起舞,弹起侗琵琶。 摄影/李贵云

当清晨的第一缕天光为重山与梯田勾勒出醉人的光影,鼓楼里歌声未歇,村寨里已飘起袅袅炊烟。这,难道不是你梦里桃花源的模样?

多彩,更加多彩!

贵州像是江河,汇聚了无数涓涓细流,更加欢快地向前奔涌;贵州也像一个热腾腾的熔炉,无论放进去什么,都能焕发出热情的生命力;但或许贵州还是最像一支万花筒,将五彩斑斓的文化片段放入其中,轻轻摇一摇、碰一碰,“砰”的一声,就绽放出一个更加多彩的新世界。

在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村落——付中苗寨。说是苗寨,进村后,无论是建筑还是人们身上穿的服饰,都给人一种既有侗族特征又有苗族特征的感觉。村里的老人说,他们与附近著名的占里侗寨是兄弟村寨,两村的祖公虽一个是苗族,另一个是侗族,却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拥有同样的“祖公上河”传说,是一同从广西迁徙到从江的。

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的肇兴侗寨,村中庞大的鼓楼群落精美绝伦。村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别具一格的居住方式:全村的陆姓侗族同胞分为五个房族,称为五个“团”,即“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仁义礼智信?这分明是儒家五常嘛!原来,明朝时曾有许多汉族移民入侗乡,为感激侗族同胞接纳之恩,都改认村中祖公陆氏为先祖,这才有了今日的鼓楼奇景。

肇兴侗寨,五座鼓楼各有风采。 摄影/李聪

在从江县秀塘乡,还有更神奇的一幕:

秀塘乡居住着许多壮族同胞,他们却穿着苗族的百褶裙和侗布做的衣裳,弹着侗族同胞爱弹的牛腿琴,唱着侗歌;反倒是附近的苗寨和侗寨,打起了壮族铜鼓,穿着壮族的衣裳,还会说壮语。甚至当地的一些侗族村寨在办葬礼念“开路词”时会先念壮语再念侗语。

贵州少数民族同胞们,接受起新鲜事物来也一点儿不含糊。

比如“村T”。这是一种村民自发聚集起来,上T台走秀的活动。每到有“村T”的晚上,你就能感到各村各寨的姑娘、小伙、老人、孩子齐齐上阵,带着自制的民族服饰,有的还肩挎农具,手拿糯米饭,上T台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T台”是十足的时髦玩意儿,却恰好迎合了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爱比美的习惯——传统节日里,“跳花场”时不就要互相比一比谁的身段更优美、衣服更精致?

凯里的“村T”中,连小朋友也盛装走上T台。 摄影/陈中

又比如“村超”、“村BA”。早在少数民族同胞们接触到足球、篮球之前,他们就很喜欢“斗”,斗牛、斗歌、斗芦笙,当村寨中迎来了现代运动,热情满溢的村寨荣誉感自然挥洒出来,奉献出一连串激情四射、精彩纷呈的赛事。人们又看到其他现代赛事中的“啦啦队”,于是把节日里跳的鼓舞改一改,就变成了盛大的歌舞表演——看吧,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心里的宝贝多得是,只要一点新鲜事物来激发,就能发出神奇的化学反应,我们现在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呢!

千百年前,各民族先民迈出迁徙的步伐,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停驻在贵州。漫长的岁月流过,人们在这方充满包容、富有灵性的土地上开辟家园,在和谐相处之中让各自的文化与记忆交流碰撞,绽放出无数绮丽的色彩。热烈的贵州,多彩的贵州,她还在奔涌向前、一刻不肯停歇。无尽大山的深处,还将迸发出多少五彩斑斓的神话?

多彩的神话,永远不会止息。 摄影/黄震

2024年地道风物推出

“多彩贵州:人文山水·时光峰峦”贵州文化专题!

本系列第六组文章,

主题为民族文化

包括两篇图文:

《从迁徙长诗到多彩文化,快来看贵州山地“藏宝图”!》

带你看千百年前的民族迁徙神话,

领略多彩民族文化的交汇传奇!

《贵州,有条美丽的“绣带”》

为你呈现少数民族精美刺绣,

解读穿在身上的“无字书”!

文丨猫骑士

文字编辑 | 范火花

图片编辑 | 陈金鱼 王家乐

地图编辑 | 田东玉

设计| 九阳 鱼一条

首图摄影|罗大富

封图摄影 | 罗大富

审稿专家

曾祥慧

黔东南州苗学会副会长

蒋英

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潘朝霖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原副院长

主要采访专家

曾祥慧 黔东南州苗学会副会长

蒋英 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潘朝霖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原副院长

陆刚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秀旺 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主任

黄德林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拔尖人才工作室首席专家

参考资料

李平凡,颜勇.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迁徙史[M].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

杨昌儒,高冰.百苗图现代图谱[M].贵州大学出版社

张晓松,卢现艺.符号与仪式——贵州山地文明图点[M].贵州人民出版社

潘朝霖.从水书习俗解读水族文化[M].贵州大学出版社

张中笑.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M].贵州人民出版社

范同寿.贵州历史笔记[M].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0 阅读:0
信韬评旅游

信韬评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