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贵阳城的重要起点之一,便是今日大南门遗址畔,南明河上的南明桥。
这座桥的前身霁虹桥,是南明河上修起的第一座桥(《贵阳史话》),也是古代贵阳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自南明河向北跨过这座桥,就进入了贵阳的1.0版本——顺元城的范围,这座小城东至今天的老东门(武胜门),南临南明河,西至大西门,北至钟鼓楼(今中华中路北勇烈路口),方圆走一圈,也不过个把小时左右。
南明桥,南明桥北端就是大南门遗址。 摄影/吴学文
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霁虹桥的修建者是镇远侯顾成。明洪武八年(1375),这位朱元璋帐前亲兵出身的猛将开始坐镇贵州,前后达三十余年,平叛百余起,对安定西南,奠基贵州贡献良多,而坐镇贵州最为重要的一环,自然是建起一座位居“贵州之中”的山水雄城。
资料提供/贵阳市档案馆 摄影/吴学文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里关于北宋“贵州”最早出处的记载,
当时的“贵州”位于今贵阳。
明洪武十五年(1382),贵州都指挥使司建立,镇远侯顾成、都指挥使马烨指挥军民将顺元城改建为石城,城门、月楼、水关齐全,方圆九里,共建有五座城门,之后的万历和天启年间,贵阳城又继续扩建,明天启六年(1626),在北门以外再修建贵阳外城,共设四座城门。——内城五门及外城四门,加上当时贵阳著名的四大道观:文昌阁、皇经阁、玉皇阁、灵官阁,形成了内外双城的布局,贵阳人口中的“九门四阁”,便是在此时形成记忆。
供图/贵阳市档案馆
贵阳老照片,自上而下依次为:
威清门内正阳街街景;玉皇阁远景;甲秀楼;水口寺。
今日的南明桥桥面开阔,已能通行车辆,过了南明桥与大南门遗址畔的环状路口再向北,中华南路-中路-北路一线贯穿老贵阳,并以“大十字”为中心,逐次生发出百余条街巷路网,正是贵阳乃至贵州人文发展的重要轴线。
老东门(武胜门)遗址与文昌阁。 摄影/吴学文
岁月变迁,如今“九门四阁”只有老东门(武胜门)遗址和文昌阁。两处相生相伴的文化遗存依然生机勃勃,东门城墙外文昌阁马道是贵阳小孩喜爱的“滑滑梯”,文昌阁畔的广场不时便举办贵阳近年来火热的文化活动“路边音乐会”。它们也为我们寻觅贵阳的人文拓展留下了线索。站在城墙上遥望远方,东山、扶风山皆映入眼底,这一带也正是贵阳重要的“文化高地”。
左图:东门城墙外文昌阁马道; 右图:自东山仙人洞眺望贵阳城。 摄影/陈伟红
文昌阁东北,扶风山上的阳明祠与尹珍祠一左一右,见证着尹珍向北至中原学习人文,开拓贵州文教的千年往事,也是郑珍、莫友芝、丁宝桢等一位位贵州籍名人竞相“打卡”,追溯贵州文脉的人文现场。
左图:扶风山阳明祠; 右图:扶风山尹珍祠。 摄影/陈伟红
自文昌阁向南,便是贵阳另一处著名的人文地标甲秀楼。
甲秀楼前身,是王阳明私淑弟子马廷锡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修建的“栖云亭”,马廷锡在此讲学三十余年,为贵州文教贡献颇多;万历二十六年(1598),贵州巡抚江东之以“科甲挺秀”之寓主持修建甲秀楼,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于时任贵州巡抚郭子章的支持下建成。此后甲秀楼历经多次重修。修楼官员同样也助力贵阳与贵州文教发展。甲秀楼的前世今生,见证了贵阳数百年文教发展的奋举高扬。
远望甲秀楼与翠微园。 摄影/吴学文
自南明河畔远望屹立河心的甲秀楼,可见飞檐翘角,重重叠叠,倒影入波,颇为灵秀。穿过如白玉横波的浮玉桥,再看向甲秀楼四周,涵碧亭、翠微园等景观一览无遗,漫步于其间,如在画中,正应了那句“水从碧玉环中流,人在青莲瓣里行”。
甲秀楼与翠微园的人文细节。 摄影/陈伟红
甲秀楼建成后,便成为文人墨客的聚会赏游、吟诗唱和之地,时人誉为“小西湖”,留下无数诗文。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清代楹联名家贵阳人刘蕴良登楼写下的雄浑长联,从贵阳这座城市出发,一眼远望贵州作为西南山地大省的枢要地位,与数千年人文发展的悠远底蕴。
上 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
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
喜雄跨两游,支持岩疆半壁。
恰好乌撒碉隳,乌蒙箐扫,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
漫云筑国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下 联: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
想秦通僰道,汉置牂柯,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
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
对此云送螺峰,霞餐象岭,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
恍觉蓬洲咫尺,拟邀仙侣话游踪。
(选自《六碑龛贵山联语》)
甲秀楼前的长联,写景论史兼具,气势博大。 摄影/吴学文
而从文昌阁畔的贵阳老城“禹门”——老东门向西出发,沿中山东路前往每一个贵阳人都熟悉的“大十字”,街道坡度逐渐降低,便也就走过了贵阳民谣“禹门叠浪”里的头浪坡、二浪坡、三浪坡,等到走过今天的大十字广场,道路平坦无坡,不远处便是太平路畔贵州的贡院遗址,再一路向南则走到了曹状元街,仿若是明清以来数百年一位位贵州学子,跨越山川奇险,在贵州贡院“鲤鱼跳龙门”,走向人生通途的缩影。
曹状元街的街景,曹状元为贵州唯一武状元曹维城。 摄影/陈伟红
文昌阁往北的街巷里,又是另一番人文风景。走进弯弯绕绕,高低错落的电台街,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座五层重檐八角攒尖顶,附以曲栏回廊,设计精巧的阁楼。这栋华家阁楼(大觉精舍)是清末民初华家家主华之鸿打坐念佛之所。华之鸿兴办多所近代学校,又创办“文通书局”,对贵州文教影响深远。
左图:华家阁楼周边已成新潮文艺街区;摄影/吴学文 右图:华家阁楼远景。摄影/杨扬
电台街因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对东南亚广播电台置于华家阁楼而得名。由华家阁楼旁绕入文笔街一路向西,不远处便是记录着贵阳地下党员风云故事的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往南一拐,又到了民生路上的八路军驻贵阳交通站旧址……从贵阳“九门四阁”的今日遗存向四方出发,一部贵阳近代人文史的高光节点,便如在目前。
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 摄影/陈伟红
从南明桥向北,是由一条以中华路为轴线,通过众多街巷以“九门四阁”为核心形成的人文网络。而贯穿这条人文网络的核心线索,则是贯城河(又名玉带河)。
当年写下甲秀楼长联的刘蕴良,还写了另一幅名联——“一水倒环分太极,六洞横锁镇中流”,道尽了贯城河对老贵阳城格局的塑造。贯城河自东北面而来,就像一条“S”状玉带,把整个贵阳老城环分成了太极图形。当时的贵州宣慰司、布政司、鼓楼、贡院……都是沿着这条贯穿全城的河流两岸300米内修建。贯城河,正铭刻着贵阳乃至贵州的人文发展故事。
贯城河上曾经修起诸多桥梁。贯城河上最早修建的桥之一都司桥(《贵阳史话》),因近于都司衙署得名;1837年,张之洞在六洞桥附近的六洞街出生。他走出贵州,成为了开拓近代中国文教与重工业发展的晚清重臣;忠烈桥附近是忠烈宫。1901年,黄干夫、凌秋鹗等人借忠烈宫创办算学馆,这个机构后来发展成为开拓贵州近现代文教的达德学校……就这样,贵阳的人文故事便在一条贯城河的故事之间徐徐流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扩建等原因,贯城河变为地下河,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今贯城河揭盖复涌,北门桥、玉带桥、龙井桥等一个个昔时“老贵阳”记忆里的地名,也变为了人流繁盛的新地标,呼应着贵阳七百年文脉的历久弥新。
今天的贯城河与河上重新修建的龙井桥。 摄影/郑辉
贯城河过六洞桥,经水关汇入南明河。南明河是明清贵阳城的护城河,于是当我们沿着南明桥两岸的南明河逐次展开,便能看到贵阳城区在清代以来,对“九门四阁”格局的突破与延展。
南明河以南的新华路,博爱路,曾经分别是供驮马歇息的“马棚街”,“大马槽”,是贵阳清代以来作为“万马归槽”商贸通衢的见证。今日南明河畔的雪涯街,名字源于贵阳近代文教的人文地标“雪涯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李端棻、于德楷、乐嘉藻等人正是在雪涯洞与附近的丁公祠,开拓了贵州最初的师范教育,助力近代贵阳在百年未有大变局里登上全国文教舞台。
贵阳各地的老路牌集锦。 摄影/吴学文
上世纪40年代,贵阳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镇,人口激增,又迎来一次城建变革。国民政府在南明河畔渔矶湾赵家坡新建住宅、整修道路,如今黔明古寺畔的阳明路,正是这次拓建里为纪念王阳明对贵州文教发展的贡献而得名。上世纪50年代以来,贵阳又跨越九门四阁,建成了一条长约14 公里的外环城路,向四方拓展空间。
南明河畔的黔明古寺。 摄影/吴学文
若你沿着甲秀楼一路向西,再由遵义路向南跨越南明河,便能见证贵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众多发展高光节点——邮电大楼见证贵阳百年通信史,海关大楼、民族文化宫与人民广场(今筑城广场)等城市建筑群,则铭刻着贵阳改革开放时代的发展,不远处,更有今日贵阳的人文新地标青云市集,日夜繁盛,人流不息。
海关大楼与邮电大楼同框。 摄影/吴学文
就这样,从南明桥、甲秀楼、文昌阁、贯城河、南明河等一个个关键词出发,我们得以回溯、远望贵阳如何从一座小小顺元城,到明清时的“九门四阁”,再到突破这一老城格局,成为今日坐镇西南的山水雄城。推动贵阳七百年来飞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则在于不同时期涌现的贵阳人。
贵阳新时代发展的地标之一筑城广场。 摄影/陈伟红
文 | 苹果
图片编辑 | 陈金鱼
制图 | 鱼一条 九阳
文章首图 | 陈伟红
封图 | 陆宇堃
审稿专家
顾 久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贵州文库》总纂
厐思纯
贵州人物史专家
贵州省文史馆馆员
主要采访专家
谭佛佑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教育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茂林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贵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刘兆丰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段洪
《贵阳史话》主编
贵阳市档案馆(地方志办)副馆长(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