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进行了发射!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太空壮举。当飞船升空的那一瞬间,火焰不仅照亮了夜空,还点燃了无数中国人内心的激动与激情。在这一刻,无数人为之欢呼,为之骄傲!
这次的载人航天任务仍然是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这三位成员组成的。王亚平,作为女性航天员,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还有人扒出了她背后的故事:21岁时她成为了飞行员,33岁时乘坐神舟十号进入太空进行授课,而到了41岁,她又一次踏上了航天员的道路。
看到这份履历,网友纷纷点赞。殊不知,这份荣誉背后所代表的是一份超出常人想象的重量。
航天的梦想扎根于心底王亚平在1980年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盛产大樱桃的小村庄。从小,王亚平就有一副好体格,在其他小朋友哭闹着要糖果的时候,她却能在家里帮忙干活。“我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帮忙,种大豆,摘樱桃什么的,我都会。”因为性格开朗,手脚麻利,村里人都说她是家里的“贴心小棉袄”。
1997年,王亚平进入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就读,一年之后,她获得了一次试飞的资格,并且非常优秀地执行了这次的任务。空军招飞中心前主管程学哲是这样评价她:王亚平很聪慧,又很活泼,很有进取心。受到表扬,王亚平却没有丝毫的自满,相反变得越发的谦逊,越发的努力。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王亚平不但刻苦地学好了自己的文化课程,而且还精通各项飞行技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青年飞行员。
2001年,王亚平成为了一名运输飞机驾驶员。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从不放松,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除云减灾,山东旱灾等各种军事行动。
9年来,她经历了1567个小时的高空飞行,荣升为一名出色的空军二等飞行员。大多数人都会满足于在这个年龄取得这样的成就,而王亚平却不一样,她有着更高的目标。
2003年,载人航天飞船发送成功,她忽然想到:“中国都有男飞行员了,女飞行员也有了,女航天员什麽时候才能出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王亚平的心里,便埋下了一枚“航天的种子”。
2009年,当中国进行第二批航天员的遴选时,她向家里诉说了自己的决定,但并未获得支持。爸爸告诉她:“你只需要在地球上飞行就可以了,往外走太危险了。”可是,“航天的种子”已经成长为一棵大树,怎会轻易地被撼动,王亚平背着家里,坚决地报名了。还好,她的努力没有白费,顺利地成为了预备航天员。
拼搏之路彰显巾帼风采但是,从一名预备航天员到一名合格的航天员,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宇宙中处于无重力状态,航天员在太空中会出现感知、动作等机能下降,严重时还会出现肌肉萎缩、骨骼退化等症状。另外,女人的生物学特征会比男人更敏锐,所以她们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王亚平并不害怕,她坚定地认为:理想如同天上的星星,虽然看上去很遥远,但是如果你肯付出,总会有一天,你会触摸到它。身为团队中唯一的女生,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释放出了令人震惊的力量。
在超重耐力训练中,航天员要经受八倍于地球引力的加速。随着机器快速转动,整个身体就好像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住,脸部扭曲,呼吸困难,甚至流出眼泪。在这样极限的锻炼里,那个红色的“停止键”就放在身边,但王亚平从来没有按下。
王亚平在加强体质的同时,也着重于技术的锻炼。例如,为太空站进行的遥操作,交会对接,机械臂作业,出舱作业等。对于女人来说,离开太空是一项巨大的考验,王亚平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上半身的力量和核心力量上,光是在模拟失重水槽中,她就做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小时的练习。
“不过,男人与女人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就拿力气来说吧。”王亚平微笑着说道。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中,他们要穿上厚重的训练衣,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另外,航天员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不仅要战胜水中的阻力,而且要承受40帕级的水压,还要控制身体姿势,攀爬器械。每一次的体能训练消耗与一次“全马”跑的消耗相当。
“项目没有男女的区别,比如引体向上,比如俯卧撑,比如俯卧撑,我都是按照男同志的标准去完成的”王亚平说道。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聪慧豁达的女性形象在王亚平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春雨滋润梦想的花田2013年,通过严格的筛选,王亚平凭借高超的驾驶技巧和出色的精神状态,被选为中国的第2名女性航天员。
此次航天飞行,王亚平的“太空教学”绝对是一大看点,她在“天宫一号”上为6000多万学生和老师做了40分钟的“空间教学”,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引发了许多青少年对宇宙的好奇。
40分钟的直播授课,不但让国人领略到了航天科技的发展,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自豪,“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也成为王亚平最为人熟悉的一种身份。
五个小型试验,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的渴望。从他们闪闪发亮的眼睛和真诚的鼓掌中,王亚平发现,一颗对科学热爱,对梦想追求,对未知探索的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了。
在神舟十号发射之后的数年中,王亚平曾到许多学校与青少年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她更直接地体会到了这些青少年对于空间的渴望,以及他们对于空间技术的喜爱。
王亚平表示,“自从那次教学结束后,我就接到了不少学生的来信,和他们进行了多次交流,这让我明白了,在空中教学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很多学生都对太空感兴趣,有些人选择了航空,甚至有的现在已经成了我的同事。”
历经八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021 年10月,她以41岁的年龄,搭乘“神州十三号”载人航天器,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的“飞天”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的首个出舱的女性航天员。这不但完成了王亚平的个人心愿的又一次实现,也象征着中国航空工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天宫课堂”在距地球400 km的中国太空站于12月9号开始授课。太空细胞,太空旋转,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水中泡腾片,一系列神奇的试验,使无数青年心中充满了对科技的憧憬。
爱是强大的后盾抛开她“大英雄”的外衣,王亚平在私底下却很幽默,也很有生活情趣。王亚平和她的老公赵鹏相识并相爱了两年,然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都是飞行员,工作地点相隔几百公里,平时很难见到对方。所以,两人决定,如果在天上相遇,就用“标准喊话”的方式,向对方问好,这是两个人的小秘密,也是一种特别的表白。另外,他们也会在执行完任务之后,立刻发送一条信息,告诉他们自己的安全。
王亚平被任命为航天员后,由武汉调任北京。赵鹏为了给老婆支持,他放下升职的大好时机,跟着老婆一起来北京,当好老婆的后盾。王亚平的培训期间很忙很累,所以赵鹏便自告奋勇地把打扫卫生、洗衣、带孩子等一切家务活都揽在自己身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婆提供“后勤保障”。
这一次,王亚平完成了为期六个月的航天任务,也是中国人首次在外停留如此之长的一段时间,赵鹏也一如既往坚定地支持他妻子追求的梦想。
“我或许是一名合格的航天员,但在很多情况下,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赵鹏和他的父母主要负责家庭和孩子的日常照料。”王亚平带着歉疚的语气说道。从女儿生下来开始,她就一直在训练,考核,再训练,再测试……很难有机会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这次“飞天”和以前不一样,王亚平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她还只有五岁半,这个年龄是最依赖妈妈的时候,但王亚平却很难做到陪她。
临行之前,王亚平和她的女儿立下了一个约定:“我希望你能够好好照看自己、爷爷奶奶,并努力学习。”女儿体贴地点了点头,并调皮地说:“妈妈,我也为你分配了一个任务,那就是‘摘’一颗星星回来。”
王亚平,翟志刚,叶光福将于2021年10月16号至2022年4号在轨道上执行6个月的科研试验以及多项在轨道运行的飞行。
每次她女儿想妈妈,赵鹏都会指向天空中的繁星,告诉她:妈妈在帮你‘摘’星星呢,她是世界上最接近这些星辰的人。然后,父女二人一起看着天上的星空,等待着王亚平的早日凯旋。
随着神州十三号载人太空船的再入舱顺利降落,赵鹏携女儿,手中拿着一束花来欢迎王亚平,一家三口,总算团聚了。离开太空后,王亚平对着赵鹏和她的父亲泪眼婆娑,也将事先做好的“星星”赠送给女儿……
航天员的落地后的日常生活完成了神舟十三号的发射任务,王亚平终于有了足够的休息机会,可以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但身为一个特别领域的精英,平日里的作息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和常人一样随心所欲。
首先,他们对食物的要求就很高了,每一道菜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三餐都经过了细菌和毒素的测试,保证航天员不会因为进食而出现不适。有些水果和蔬菜,都是基地种的,以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航天员若要在家亲自下厨,也应在基地内自行采摘,严禁到市面上自行采购。航天员的食谱都是由专门的营养学家设计的,不能吃太多的高脂高卡食物。
我国培养一名航天员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对航天员的人身安全,都采用了二级警卫的安保措施,防止出现任何事故。
有关部门还协助王亚平将他们的双亲安置在该基地,以便于他们的家庭团圆。如此优待,足见国家的用心良苦。
经过一系列的休息,王亚平的身体恢复了正常。在接受了康复培训之后,她就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2022年7月,王亚平及其同志修养完毕受了媒体采访,给国内的民众科普了航天方面的常识,以及在外太空中的种种冒险,让公众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这一领域。
同年10月,王亚平当选为党代表,参加二十大会议。开会之前,王亚平率先步入“代表通道”,面对大批的记者进行了重点的专访。在摄像机面前,王亚平开朗乐观将中国航天员的精神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亚平是烟台人,始终心系家乡,因此被选为烟台的形象代表。她自称“烟台姑娘”,向全国观众讲述自己如何从农村姑娘变成航天员的经历。
从手捧樱桃的乡村女孩,到怀抱孩子的温婉妈妈,从飞翔在天空的驾驶员,到在宇宙中遨游的航天员,从兢兢业业的空间老师,到年轻中国的代言人……王亚平的每个身份,都凝聚着她对自己的国家深切的爱。
从最初的人造地球卫星,到之后的载人航天飞船,到如今的空间站的建立……虽然我们的太空道路并没有一帆风顺,但是正是王亚平等一干航天的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攻坚克难,为中国人探寻宇宙前途,点燃了不计其数的智慧明灯。